就在兩週前,美國總統還忙於發聲感謝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加石油供應量,以平抑油價。但這股溫情很快轉瞬即逝。4月4日,美國衆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一項反壟斷法案——《禁止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NOPEC),直接對OPEC說No。美國似乎有意開始行動,而作爲OPEC實際上的領導者沙特自然也要奮起反擊。

  沙特考慮拋出萬億美元殺手鐗”,OPEC也釋放威脅信號

  4月5日,據知情人士透露,沙特方面正在考慮一個“殺手鐗”,即在石油交易中拋棄美元,改以其他貨幣計價。據悉,沙特目前已向OPEC通氣,同時也對美國方面做出表態:如果美國國會通過了NOPEC法案,沙特將放棄使用美元。考慮到沙特在美國的直接投資接近1萬億美元,持有美國國債1600億美元,沙特如果真的採取行動,無疑將徹底終結幾十年來“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

  除了沙特,OPEC前主席也在日前發出明確的“威脅信號”:如果美國國會通過立法,允許美國政府起訴OPEC,那麼該石油組織就會停止運作,每個成員國都會將產量提高到最高水平,從而導致油價暴跌,而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將是美國的頁巖油。

  所謂的NOPEC,是指美國政府允許美國企業對OPEC組織發起反壟斷訴訟,並禁止一切外國組織合謀操縱化石燃料價格。換句話說,一旦該法案正式生效,這就意味着OPEC或將被強行拆分。

  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美國政界人士曾多次嘗試通過NOPEC法案,但均遭到白宮反對,美國前總統還曾威脅要動用否決權。但美國現任總統卻不僅支持NOPEC議案,而且還扮演起了“啦啦隊長”的角色,他曾在2011年出版的《強硬時刻》中談及高油價問題時說,“我們可以首先起訴OPEC違反反壟斷法”。

  “石油美元”霸權應聲倒塌?多個產油國更偏向使用人民幣

  沙特的反擊計劃對“石油美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作爲支撐美元國際地位的基石,“石油美元”的誕生正是來自1973年美國和沙特達成的協議;而隨後兩年時間裏,OPEC的所有石油生產國也都同意以美元定價石油。自此,“石油美元”的格局正式形成。但如今美國野心勃勃想稱霸油市,一旦沙特及OPEC其他成員國共同攜手,石油美元的霸權也將應聲倒塌。

  其實早在沙特之前,不少主要石油出口國就已經開始了“去美元化”的進程。2000年,伊拉克在“石油換食品”項目中就以歐元結算出口石油;去年10月,委內瑞拉宣佈正式從其外匯市場中拋棄美元,轉而優先使用歐元、人民幣等可兌換的貨幣;同年11月,俄羅斯石油巨頭要求西方買家自2019年起以歐元和人民幣等其他貨幣替代美元付款。

  不僅如此,在最近幾年,中國作爲主要的石油消費國,在石油交易結算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例如,俄羅斯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實現了部分原油交易以人民幣結算,同時還在考慮以人民幣籌款作爲目標方向的可能性。另據去年6月新華社報道,上海原油期貨的日成交量(1.8萬億元)已超過迪拜原油期貨合約,躋身全球交易量前三。

  在各國去美元化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倒向人民幣,反而美元在油市的主導地位日漸式微。可以說,美國在油市的野心以及其所採取的行動正在成爲“石油美元”走向終結的重要推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