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更多課程信息請點擊此鏈接

  本期精選魏晉古體詩一首、唐代律詩一首、南宋詞一首、文言文一段,以及一則詩詞評論。

  已參與課程的學員,請堅持到學員QQ羣“簽到打卡”哦。

  點擊下方按鈕收聽講師朗讀音頻

  週一 古體詩

  《晉書·阮籍傳》說:“作《詠懷》詩八十餘篇,爲世所重。”這是指阮籍的五言《詠懷》詩,可見他的五言《詠懷》詩無散失。這八十二首詩是詩人隨感隨寫,最後加以輯錄的,皆有感而作,而非一時之作。雖然如此,第一首仍有序詩的作用,所以清人方東樹說:“此是八十一首發端,不過總言所以詠懷不能已於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

  建議掌握程度:背誦。

  詠懷其一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國魏詩人,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乃竹林七賢之一,也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阮籍生活在魏晉之際,他有雄心壯志,《晉書·阮籍傳》說:“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爲常。”

  他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謹慎避禍的態度。阮籍不經常說話,卻常常用眼睛當道具,用“白眼”或者“青眼”看人。

  正始之後,阮籍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諸人,共爲“竹林之遊”,史稱爲“竹林七賢”。

  阮籍的父親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曾經做過曹操的司空軍謀祭酒,掌管記室,後爲倉曹椽屬。阮籍的族人阮武,是位學問淵博的通達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師。

  1.“夜中”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詩》詩句:“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因爲憂傷,到了半夜還不能入睡,就起來彈琴。夜中:中夜、半夜。起坐:起身。

  2.薄帷鑑明月:明亮的月光透過薄薄的帳幔照了進來。薄帷,薄薄的帳幔。鑑,照。

  3.孤鴻:失羣的大雁。

  4.號:鳴叫、哀號。

  5.翔鳥:飛翔盤旋着的鳥。

  6.北林:《詩經·秦風》:“鴥(yù)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後人往往用“北林”一詞表示憂傷。

  週二 近體詩

  今天所選的這首詠物詩來自李商隱。詩人借孤窮悲鳴之寒蟬,寄寓自己窮困潦倒、飄泊無依的悲憤心情。

  建議掌握程度:背誦。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中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當時朝廷內部有所謂牛李(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李商隱早年被牛黨令狐楚、令狐綯父子賞識,後來在李黨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並娶王茂元的女兒爲妻,因此爲牛黨所排擠,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壓抑。他長期在各藩鎮作幕僚,宣宗大中六年(852)才補太學博士。大中十二年,死在滎陽(今屬河南鄭州)。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之巨擘。“欲取一人備晚唐之數,定在此君。”(牟願相《小澥草堂雜論詩》)。李商隱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他又與溫庭筠、段成式以駢文著名,三人皆行十六,故時號“三十六體”。王安石以爲“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唯義山一人而已。”(《蔡寬夫詩話》)其詩“感事託諷,運意深曲。”(方回《瀛奎律髓》)“遺意幽深,律切精密。”(高棅《唐詩品彙》)“高華典麗,音韻纏綿。”(陳明善《唐八家詩鈔·例言》)“微婉頓挫,使人蕩氣迴腸。”(翁方綱《石洲詩話》)李商隱之七律、七絕最受人稱道,其七律“襞績重重,長於諷諭,中有頓挫沉着可接武少陵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其七絕“寄託深而措詞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葉燮《原詩》)吳喬評曰:“於李、社、韓後,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圍爐詩話》)

  現存有《樊南文集詳註》八卷,《玉溪生詩詳註》三卷,清人馮浩注。還有《李義山詩集》六卷,《全唐詩》編其詩三卷。

  1.高難飽:古人認爲,蟬是棲息高樹,餐風飲露的,故說“高難飽”。《吳越春秋》:“秋蟬登高樹,飲清露,隨風揮撓,長吟悲鳴。”

  2.“五更”二句:寒蟬悲鳴徹夜,至五更時,稀疏幾聲,已近斷絕,而綠樹則無動於衷,無情相待。

  3.薄宦:官職卑微。梗猶泛:典出《戰國策·齊策》:土偶人對桃梗說:“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後以“梗泛”比喻飄泊無依。梗,樹枝。

  4.故園蕪已平:故園已荒蕪,透露出欲歸不得的意蘊。蕪已平,雜草叢生,已平膝沒脛,覆蓋了田園。這裏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語意。意思是說自己將要歸隱。

  5.君:指蟬。警:提醒。

  6.舉家清:全家清貧。“清”字又有操守清高之意。

  週三 詞

  此首元夕感夢之作。起句沉痛,謂水無期,猶恨無盡期。“當初”一句,因恨而悔,悔當初錯種相思,致今日有此恨也。“夢中”兩句,寫纏綿顛倒之情,既經相思,遂不能忘,以致入夢,而夢中隱約模糊,又不如丹青所見之真。“暗裏”一句,謂即此隱約模糊之夢,亦不能久做,偏被山鳥驚醒。換頭,傷羈旅之久。“別久不成悲”一語,尤道出人在天涯況味。“誰教”兩句,點明元夕、兼寫兩面,以峭勁之筆,寫繾綣之深情,一種無可奈何之苦,令讀者難以爲情。(見唐圭璋《唐宋詞簡釋》)白石懷人各詞,此首記時地最顯。時白石四十餘歲,距合肥初遇,已二十餘年矣。(見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建議掌握程度:背誦。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南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屬江西)。爲人狷潔清高,一生湖海飄零,寄人籬下,終老布衣。但與楊萬里、范成大交遊並得其賞識,靠詩人蕭德藻、貴胄張鑑資助,跡近清客。其詞也有詠歎時事者,多數是寫湖山之美和身世之慨,感念舊遊,眷懷戀人,寄物託情,均精深華妙。詞風瀟灑而醇雅,筆力峭拔而雋健,講究韻律,多自度腔,有十七首詞自注工尺旁譜,其音節文采爲一時之冠。

  蕭東夫(德藻)愛其詞,妻以兄子,因寓居吳興之武康,與白石洞天爲鄰,自號白石道人。據《絕妙好詞·卷二》記載:夔長於音律,嘗着“大樂議”(詳載《宋史·樂志》),欲正廟樂。慶元三年,詔付奉常有司收掌,令太常寺與議大樂。時嫉其能,是以不獲盡其所議,人大惜之。夔學詩於蕭千巖,琢句精工。(《鶴林玉露·卷十四》)嘗爲自敘:“某早孤不振,幸不墜先人之緒業。少日奔走,凡世之所謂名公鉅儒,皆嘗受其知矣。內翰樑公,於某爲鄉曲,愛其詩似唐人,謂長短句妙天下。樞使鄭公愛其文,使坐上爲之,因擊節稱賞。參政範公(成大)以爲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待制楊公(萬里)以爲於文無所不工,甚似陸天隨,於是爲忘年友。復州蕭公,世所謂千巖先生者也,以爲四十年作詩,始得此友。待制朱公既愛其才,又愛其深於禮樂。丞相京公不特稱其禮樂之書,又愛其駢儷之文。丞相謝公愛其樂書,使次子來謁焉。稼軒辛公,深服其長短句。如二卿孫公從之胡氏應期、江陵楊公、南州張公、金陵吳公及吳德夫項平甫、徐子淵、曾幼度、商翠仲、王晦叔、易彥章之徒,皆當世俊士,不可悉數,或愛其人,或愛其詩,或愛其文,或愛其字,或折節交之。若東州之士,則樓公大防、葉公正則,則尤所賞激者。嗟乎!四海之內,知己者不爲少矣,而未有能振之於賽困無聊之地者。舊所依倚,惟有張兄平甫,其人甚賢十年相處,情甚骨肉,而某亦竭誠盡力,憂樂關念。平甫念其困躓場屋,至欲輸資以拜爵,某辭謝不願,又欲割錫山之膏腴,以養其山林無用之身。惜乎平甫下世,今惘惘然若有所失。人生百年有幾?賓主如某與平甫者復有幾?撫事感慨,不能爲懷。平甫既歿,稚子甚幼。入其門則必爲之悽然,終日獨坐,逡巡而歸。思欲捨去,則念平甫垂絕之言,何忍言去。留而不去,則既無主人矣,其能久乎?”(《齊東野語·卷十二》)

  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姜詞有汲古閣宋六十家詞本、江都陸氏姜白石詩詞合集本、王氏四印齋所刻雙白詞本、許氏榆園叢刻本、朱氏疆村叢書本、沈氏遜齋影乾隆十四年張奕樞刊本。

  1.元夕:即元宵節,在農曆正月十五。

  2.肥水:即淝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東南流經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3.不合:不應當,不該。

  4.種相思:種下相思之情。謂當初不應該動情,動情後尤不該分別。相思樹相傳爲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一記載: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並囚憑。憑自殺,何投臺而死,遺書願以屍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家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後因以象徵忠貞不渝的愛情。

  5.丹青:泛指畫像。

  6.春未綠:本詞作於正月,這時氣候很冷,草未發芽,所以說春未綠。

  7.先絲:先白。

  8.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燈名,燈節上的花燈。鄭文焯《鄭校白石道人歌曲》:蓮謂燈,此可與《丁未元日金陵江上感夢》之作參看。歐陽修《驀山溪》有“纖手染香羅,剪紅蓮滿城開遍”之句。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

  週四 文言文

  《阿房宮賦》通過對阿房宮的描寫,揭露了秦朝統治者的奢侈荒淫,同時也借古戒今,對當時沉溺聲色、大修宮殿的唐敬宗提出了警告。

  建議掌握程度:熟讀。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該文段爲杜牧《阿房宮賦》首段)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大和二年(828)登進士第,爲弘文館校書郎。他爲人剛直,不肯逢迎權貴,在仕途上不得意。早年頗有抱負,晚年漸趨消極。曾在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淮南節度使爲幕僚。在朝中當過監察御史、左補闕、史館修撰等官。會昌間,先後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大中年間,爲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吏部員外郎,又復出爲湖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

  杜牧是晚唐文學大家,古文、詩賦、書畫無一不精。他作詩力求“苦心爲詩,唯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杜牧《獻詩啓》)當時人評其詩“情致豪邁,人號爲‘小杜’,以別杜甫。”(《新唐書》本傳)宋人評其詩“風調高華,片言不俗”(蔡絛《蔡伯衲詩評》),“豪而豔,有氣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因爲晚唐詩風柔靡,杜牧力矯其弊,“恐流於平弱,故措詞必拗峭,立意必奇闢。”(趙翼《甌北詩話》)徐獻忠評其詩“含思悲悽,流情感慨,下語精切,含聲圓整,而抑揚頓挫之節尤其所長。”(《唐詩品》)

  杜牧尤其長於七絕,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清人馮集梧爲他的詩作注,名《樊川詩集註》。《全唐詩》編其詩八卷。

  1.阿房宮:秦宮名,故址在今陝西長安西北。《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秦孝公之子)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里。”

  2.六王:指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君。這是說六國滅亡了。

  3.兀:高而上平,這裏指樹木被砍光,山禿了。

  4.驪山: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南。從驪山向北建築,再往西折。

  5.二川:指渭水、樊川。溶溶,水盛的樣子。

  6.廊腰:遊廊曲折好像人的腰能曲折一樣,所以說“廊腰”。縵,迴環的樣子。

  7.檐牙:房檐的滴水瓦排列着像一排牙齒似的。檐牙好像翠烏向高處啄食一樣。

  8.心:指宮室的中心。角:指屋角。諸角向心,像鉤一樣發生聯繫,諸角相向,又像兵戈相鬥。這是說建築結構極其對稱而嚴整。

  9.盤盤焉:盤旋、曲折的樣子。

  10.囷囷(qūn)焉:迴旋的樣子。

  11.蜂房:蜂巢內六角形的小室,這裏比喻建築物的多而密。水渦,水的漩渦,比喻建築物的曲折迴旋。蜂房水渦,都是遠觀鳥瞰的印象。

  12.矗:聳立的樣子。落,居(聚居之處),這裏略等於說院落。幾千萬落,幾千萬個院落。

  13.波:指渭水。阿房宮跨渭水,建有長橋。

  14.複道:樓閣間架在空中的木質通道,像現在的天橋。

  15.冥迷:雙聲連綿字,模糊不清。

  週五 詩詞評論

  嚴羽:字儀卿,一字丹邱,自號滄浪逋客,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南宋理宗時期,一生隱居不仕。傳世有《滄浪吟卷》,其中有《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後人將之獨立成書,題爲《滄浪詩話》,是一部具有鮮明理論主張和較強系統性的詩話著作。

  建議掌握程度:熟讀並理解。

  詩者以識爲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爲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故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爲下矣。”又曰:“見過於師,僅堪傳授;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也。”(節選自嚴羽《滄浪詩話》)

  嚴羽自謂“說江西詩病,真取心肝劊子手。”(《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旨在廓清江西詩派末流的影響,對新起的晚唐詩風給予當頭棒喝。他批評近代諸公“以文字爲詩,以才學爲詩,以議論爲詩。”提出“當以盛唐爲法。”嚴正地把盛唐與大曆以下劃清界限,認爲這是“入門須正,立志須高。”的標識。

  爲了抨擊宋詩,他重新思考詩歌的本質,在魏晉“緣情說”及殷璠、司空圖等人詩論的基礎上,提出“別材”“別趣”和“興趣”,以及“妙悟”與“以禪喻詩”等詩學命題,具有獨到而豐富的理論價值。

  嚴羽論詩,帶有濃厚的復古思想,他辨別體制,論述詩法,品評詩人,具有充分的理論自信,對明清時期的“格調論”“神韻說”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但是他給宋代日益自覺的創新精神的進一步發展設置了障礙,也引起了清人的批評。

  “妙悟”是嚴羽提出的最爲重要的詩學範疇,不僅在當時,而且對於後世詩歌批評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雖是詩話的形式,各部分之間卻有着內在的邏輯關係,系統地闡發了他的理論主張。

  建議大家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並參與欄目的交流,分享學習心得。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在『網易雲音樂』APP中搜索“楚凌嵐”,點擊其“個人主頁”按鈕,並訂閱『日有所長』電臺,即可收聽講師爲您朗讀的推薦篇目。

  如果,您對我們的課程感興趣,可以聯繫客服QQ報名。如果對某一輯的篇目感興趣,也可聯繫客服購買單次課程講解的音頻。

  欄目策劃:君振;圖文編輯:君振

  圖片來源:網絡

  日有所長 · 1904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