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中不少App均受到黑灰產違法評論困擾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

  新浪科技

  ,作者爲張澤宇,鈦媒體經授權發佈。

  “只要發現違法信息評論刷屏,就會發動大家去投訴,投訴之後下來了,但過幾天又來一批,不斷反覆拉鋸,佔用了很大精力。”

  一位在蘋果App Store新聞類位列前十的App負責人向新浪科技訴說他近期的苦惱,自從開始發力推廣之後,就陷入了跟黑產刷評論鬥爭的車輪戰和持久戰,而每次通過官方渠道向蘋果反饋,從來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新浪科技在App Store中發現,不僅僅是上述一個新聞類App深受違法信息評論困擾,在購物、音樂等20多個大類中,每個類別前十的App幾乎遭到違法信息評論的“全覆蓋”,深深困擾着App的運營者和用戶們。

  開發者:認認真真做產品 用戶評論卻看不到

  “每次都會在蘋果開發者後臺進行投訴,就是根治不了。我們只能自己組織力量,發動羣裏的小夥伴進行投訴,但每隔一兩天就來一波”,某新聞App推廣負責人小南最近很“心累”,他認爲蘋果對這件事根本就沒有重視,“推廣賭博網站明明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事,蘋果卻完全不理睬。”

  “防不勝防”,某房產類App內部人士小林也對App Store進行了類似的吐槽,“灰黑產信息數量太多了,沒有那麼多人力無時無刻盯着屏幕去看,而且現在只能對單條評論進行投訴,工作量也是蠻大的。”

  小林表示,有時候向蘋果反饋會受到回覆,但內容都是像“已經瞭解到您的問題”之類的標準回答,也無法確定究竟是蘋果算法刪了惡意評論,還是投訴起了作用。

  “我們認認真真做產品,用戶很多5星好評看不了,看到的都是博彩、賭博等違法廣告,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小林建議,作爲比較主要的市場,蘋果應該針對中國這種“接地氣”的灰黑產“玩法”做出相應措施。

  新浪科技以用戶身份致電蘋果客服,在索要了手機IMEI碼以及電話姓名之後,客服給出了重啓設備、還原手機所有設置、退出賬號重新登錄、卸載相關App再重新安裝等建議,表示沒法直接判斷出原因,將詳細記錄問題並做反饋。

  但當新浪科技詢問相關答覆是否會進行回電時,該客服表示,自己沒有權限回撥給用戶告知解決方案,稱“如果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的話,再次來電報出案例編號,同事就能看到此前提出的問題是什麼。”

  如此“官方回覆”,顯然不能解決問題。如果用戶或者應用開發者能通過簡單的重啓手機、重新登錄賬戶解決問題的話,就不會出現如此氾濫的違法信息評論了。

  法律專家:蘋果應用商店應積極履行相應的管理義務

  雖然用戶評論爲UGC內容,但是蘋果作爲App Store運營審覈方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監管義務。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向新浪科技表示,按照《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佈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李俊慧表示,蘋果應用商店作爲一種特殊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也應遵守包括《網絡安全法》在內的各項法律規定,對於用戶利用其平臺發佈不當信息應當履行相應的監管義務。

  “此外,在對應用商店內的App提供用戶評論服務時,應用商店也應遵守《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相關要求。” 李俊慧稱,按照《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對發佈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的,應當及時採取警示、拒絕發佈、刪除信息、限制功能、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並保存相關記錄。

  李俊慧解釋稱,“簡單來說,對於一些用戶利用應用商店用戶評論機制,發佈違法犯罪信息的,蘋果應用商店應積極履行相應的管理義務。”

  博彩等違法信息評論在App Store氾濫,蘋果可能會受到哪些處罰?

  李俊慧表示,按照《網絡安全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者傳輸的信息未停止傳輸、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業內人士:蘋果缺乏審覈機制

  相較蘋果,安卓各大應用市場並沒有遭到違法信息廣告的刷屏,而開發者們也一致認爲安卓廠商有更好的反饋渠道,清理力度也比較大。

  小南透露,與安卓廠商聯繫會得到及時回覆,官方人員表示實在無關的惡意差評,可以整理收集證據,然後發申訴郵件,廠商再做相應的審覈處理。

  “在安卓廠商上發現惡意評論聯繫廠商或者相應客服,把問題說明清楚之後,他們的解決速度是很快的。經過一兩個工作日,比較負面或者很惡意的評論都能刪除掉。”小林同樣認爲,安卓廠商的清理力度比較大。

  此外,在小林看來,“安卓廠商整體比較分散,是沒有蘋果這麼大的,灰黑產也更傾向於在蘋果上做這樣的動作。”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給出了不同的解釋,“由於安卓的評論賬號均爲實名手機號,而在App Store評論只需要Apple ID,安卓評論成本高於iOS端,所以安卓的評論會比蘋果好很多。另一方面,蘋果缺乏審覈機制,對開發者反饋不理不睬,也造成了灰黑產在蘋果平臺的滋生。”

  儘管應用商店無法控制用戶評論,但作爲運營主體,蘋果都應該給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一條正確而有效的反饋渠道,而面對氾濫的違法信息,蘋果也應該有所作爲,建立起相應的審覈機制不能永遠通過“官方回覆”敷衍了事。

  作爲一個已經存在3-4年的問題,爲何蘋果至今沒有解決?或許蘋果真該好好反省App Store的服務和管理體繫了,早日還給用戶和那些認真運營App的開發者們一個清朗的應用商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