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銅羽人,這是漢代羽人的典型形象

  衆所周知,兩漢時期是華夏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大一統”時期,最爲明顯的例子便是儒學主導地位的確立。鮮爲人知的是,這種文化上的“大一統”還體現在漢代盛行的一種肩生雙翼、大耳豎立、腿部生毛的“人物”藝術形象上,考古發現證實,無論是在漢代人日常生活的器物上還是死後墓葬壁畫、遺物中,這種形象都頻頻出現。不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可能會把這種形象與西方有翼天使畫上等號,其實學者們早有定論,這便是兩漢時期從皇帝貴族乃至黎明百姓都爲之着迷的“羽人”,即漢代人眼中的仙人。那麼,漢代羽人這一藝術形象如何產生的,與西方有翼天使有沒有關係呢?它又緣何得以在漢代盛行一時?

  【漢代羽人的歷史淵源

  我國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關於羽人的記載,可能成書於戰國時期到漢代的《山海經·海外南經》說:“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爲人長頭,身生羽。”王逸注:“《山海經》言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東漢學者王逸將書中的羽民國視爲身生羽毛、長生不死的得道之人的聚居地。而“羽人”兩個字最早見於《楚辭·遠遊》:“仍羽人于丹丘兮 , 留不死之舊鄉。”從以上記載來看,長生不死、身生羽毛似乎就是羽人最大的兩個特點。

  左邊是商代玉羽人,右邊是戰國時期漆雕羽人

  實際上,羽人形象的出現比文獻記載更爲久遠,這有賴於考古發掘工作。1989年在江西新幹縣大洋洲村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一件玉質羽人配飾,羽人通體作側身蹲坐式,鳥首人身,腰背腿部都有羽毛,可以說是人與鳥的完美結合,這是目前可見最早的羽人形象。湖北荊州也出土了戰國中期楚國的漆雕羽人,羽人鳥嘴鳥尾,雙手抱在胸前,與商代玉羽人差異較大,但也是“人鳥結合”的形象,稱之爲“鳥人”似乎也不爲過。這些羽人形象更大程度上是上古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人祭祀時使用的一種神物,與漢代羽人的內涵不同。不過,從漢代羽人與先秦時期羽人形象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兩者具有明顯的繼承關係,可以肯定這些形象就是漢代羽人的前身。

  秦漢時期的中國就與西域地區有了交流,尤其是在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後,中原與西域乃至中亞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而此時的中亞都是亞歷山大東徵後建立的希臘化國家,希臘文化在中亞得到傳播,西方宗教中的有翼天使形象很有可能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原地區,而漢代羽人較之先秦羽人最顯著的一個就是肩背生出雙翼。翦伯贊說:“像這樣的畫像, 特別是有翼的天使之出現,顯然不是中國古典藝術的傳統,而是希臘、羅馬的藝術在中國之變體,那些有翼的天使, 可能就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愛神受了變化以後的形象”況且,在兩漢“好胡人服飾、歌舞、飲食”的時代風氣下,開放包容的漢代人絕不會排斥外來文化,反而會加以改造。

  古希臘愛神阿芙洛狄忒雕像

  因此,筆者認爲漢代羽人形象除了繼承商代至戰國時期的羽人形象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西方文化中有翼天使的宗教形象,可以說它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也反映了漢代人兼容幷包的時代精神。

  【神仙思想的盛行

  神仙思想是中國古代所獨有的一種的文化現象,它萌芽於遠古時代與殷周的巫鬼時期,轉型於春秋戰國的變革時期,最終形成於秦漢時期。遠古先民出於對生命的渴望和死亡的畏懼,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而它正是神仙思想賴以存在的前提條件;殷周時期體現國家意志的上帝、祖先崇拜進一步發展了靈魂不死的觀念;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人們爲了逃避現世的種種痛苦,開始追求個體生命的精神自由,這體現在許多先秦古籍對仙人、仙境的描述,漢代的神仙思想正發軔於此;到了戰國中後期,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派人尋訪海外仙山求不死仙藥,於是以追求個人長生不死的神仙思想開始形成。

  莊子是戰國時期追求個體生命自由的典範

  秦始皇對神仙思想的最終形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爲第一個統一大帝國的開創者,嬴政給自己上尊號“皇帝”,“皇”是古人對祖先的稱呼,“帝”則是對掌管天地萬物的最高主神的稱呼,由此可見,秦始皇不僅要做人間的統治者,更企圖得道成仙。西方學者李約瑟說:“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迷戀於這樣一個觀念, 即認爲達到長生不老是可能的。”始皇在徐福、盧生等方士的宣揚鼓動下,派遣他們出海尋找不死仙藥,他還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巡視全國各地,以期能夠找到仙人,在神仙思想裏,羽人,即仙人,正是掌管着不死仙藥。

  徐福東渡

  秦始皇長生不老的成仙夢終究是落空了,在他死後,他建立的帝國也隨之傾塌,隨後的漢王朝繼承了南方的楚文化,而楚文化又帶有濃厚的巫鬼色彩,因此,漢代人較之秦人更爲篤信鬼神。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求仙問道上比起秦始皇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漢武帝內傳》記載:“上即位,好長生之術,常祭名山大澤,以求神仙。”武帝身邊圍繞着李少君、公孫卿、欒大等一大批方士,爲武帝煉製長生不老藥;《史記·封禪書》記載武帝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希冀能和黃帝一樣白日飛昇;他也數次東巡海上,祭祀神仙,以求能夠得到仙人的垂憐,漢武帝對不死成仙到了近乎癡迷的程度。

  漢武帝封禪大典實景演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漢武帝對尋仙問道的迷戀也激發了統治階級和普通老百姓對長生不死的追求。比如司馬相如作《大人賦》以附庸武帝修仙之好,還有2018年洛陽漢墓中出土的一度被認爲是漢代美酒實際上是“不死仙藥”的液體,還有漢代時坊間流傳着諸如淮南王得道成仙、費長房和薊子訓修仙的故事,這表明有漢一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許多人都沉溺於尋仙訪藥。以長生不死和羽化昇仙(漢代人認爲成仙必須要經過一個身生羽翼的過程,即所謂“羽化而登仙”)爲核心的神仙思想由此在漢代盛行一時,而掌管着不死仙藥,象徵着長生不死和自由自在的羽人,被漢代人接受並流行開來,成爲漢代人追求成仙夢的一種精神寄託。

  【“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

  漢代盛行厚葬習俗,這源於中國人崇信的“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和靈魂不死的觀念,也就是說人死了能在陰間繼續生活,因此對待死者要跟他在生時相一致,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古代的墓葬都有許多陪葬品,甚至還有人殉,目的就是讓死者在陰間享受跟陽間一樣的生活,這就是“事死如事生”。漢代人以長生成仙爲現世的人生目標,但生前得不到滿足,於是相信靈魂不死的漢代人同樣認爲死後也有機會“羽化昇仙”。這樣,漢代人篤信的神仙思想與“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融合在一起,羽人在喪葬習俗中又被賦予了另一層含義,因此成爲漢代墓葬畫像石、漢墓帛畫的一個常見題材。

  山東嘉祥武樑祠東漢畫像石拓片

  前文說到羽人除了象徵長生不死和自由自在外,在喪葬習俗中又被賦予了另外一層含義,這個問題可以從考古出土的漢代墓葬的羽人形象中找到答案。考古發現的許多漢代墓葬、遺址中,如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上有大量的羽人圖像,它的左右石室頂部各有一副主昇仙圖,畫面下方是墓地,從墳丘中瀰漫出許多雲氣,直至整個畫面,雲氣中有許多在羽人在飛翔,畫面上端是東王公和西王母迎接墓主人昇天。又如漢樂府《長歌行》:“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導我上太華,攬芝獲赤幢。”可見,羽人在喪葬習俗中被認爲是人類死後靈魂昇天成仙的引導者,是天堂的使者。

  【國史君的總結】

  總之,先秦時期作爲神物或鳥圖騰崇拜的“人鳥結合”的藝術形象在漢代得到繼承,同時又受到了西方文化中有翼天使的宗教形象的影響,最終形成了獨特而又神奇的漢代羽人藝術形象,被漢代社會各階層所接受,成爲漢代人渴望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成仙思潮的真實寫照。但在東漢以後,羽人形象逐漸消失,原因在於這一神仙形象被道教與佛教的神仙譜系所取代,後人只能從漢墓中出土的羽人畫像去窺見那個癡迷成仙的浪漫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