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待死者總是懷着敬畏的態度,會將葬禮佈置的十分隆重,以慰藉他們的在天之靈。古人相信,人們都是有靈魂的,只有好好安葬逝去的人,纔是對他們的最大的敬意。在古代以及現在的很多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制度。而古代的貴族,更是十分看重葬禮的舉辦,陪葬品珍貴且數量巨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個陪葬品。

  這個特殊的陪葬品叫做壓舌,即在死去的人口中放一些東西,讓他含着入土。一般家境殷實的人家多放置一些玉器,而普通人家則是放一些糯米。那爲什麼要這樣做呢?一種說法是,中國人講究多做事,少說話,多說多錯。這樣,壓舌後就不會亂說話,也會減少禍患的機率。另一種說法是,死去的人可以拿這些換一些喫的。而清苦人家只能用大米壓舌,這樣他就可以有喫的了。

  還有最後一種說法,但是有待商榷,並沒有具體的科學依據支持該說法。這種說法就是壓舌物可以防止身體腐爛。人死後,口中含有這樣一件珍貴的物品,可鎮邪魔,防止身體被破壞,從而保持身體不會腐化。

  我們知道,慈禧太后去世時,她的陪葬品可謂個個都是珍品。她用來壓舌的就是一顆夜明珠,這顆夜明珠的價值高達八個億,由此可見人們對壓舌的重視。無獨有偶,許多皇親國戚的墓地被挖掘後,他們口中的壓舌都是珍貴的玉器。而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口中的壓舌則含義深刻。原來,這位皇帝口中的壓舌是一隻玉蟬。而我們知道玉蟬意味着死後可以重生。也許,壓舌是一種體現死後人的意願或身份的延續。

  但也不一定就是這樣。這一點從武則天口中所含之物便能看出。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統領着強盛的唐朝,可謂天下第一人。但是在她口中發現的卻是一個木頭。這一點令專家們費解。因爲在武則天統領時期,犯人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嘴裏就會被塞上木頭,表示死後也沒有機會再開口說話。

  古代的葬禮儀式多種多樣,但不變的就是生者那一份對逝者的尊重與懷念。逝者已矣,在他們口中放的壓舌也許使他們生前要求的,也許是他們死後,親人爲他們選擇的。關於壓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本文下面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