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12: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不少人會請民意代表幫忙,或對民代陳情自己的冤屈,而對於民代為選民做服務,部分人認為是理所當然,另一部分的人覺得需要包紅包感謝,但這種「紅包文化」通常都是發生在比較大的喬事上。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選民一般的陳情時、銷罰單等問題,民代一般不會像選民收取紅包,「紅包文化」通常發生在公共工程回扣、採購案或是喬職位等較大的事情,不肖民代就會私下收取這些不法金錢。

《三立新聞網》報導指出,立委王定宇曾說道,公共工程裡面有10%回扣的行情,已是業界眾所皆知的潛規則,可見「紅包文化」會因事情的大小有所區別,能取得的不法金錢更可從數十萬到上億皆有可能,因此不肖民代通常都是「小事免錢,大事收錢」。

  • 民代喬事分等級,不肖民代持「小事免錢,大事收錢」。(資料照)

    民代喬事分等級,不肖民代持「小事免錢,大事收錢」。(資料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