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米大學生”海璐璐求職受挫的故事嗎?幾年過去了,這個可愛的女生找到了“白馬王子”,而且事業有成。在鄭州一家特教中心,她兩與20多位“袖珍”老師一起陪自閉症兒童一起玩耍,一起成長。

“螢火計劃”特約

攝影&視頻/吳瑋 編輯/小爲

出品/騰訊新聞 騰訊圖片

支持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兒藝會 “一點愛”專項基金

點擊視頻觀看:袖珍夫妻的日常生活 已放棄生育

2019年3月,鄭州一家自閉症能力訓練中心教室內,伴隨着歡快的音樂,陣陣鼓聲富有節奏的響起,特教老師們正在進行課程模擬練習。在這裏接受治療的自閉症孩子大多年齡比較小,這些特教老師就像他們的哥哥姐姐一樣,每天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如果不仔細觀察,你會認爲這些特教老師也是一羣孩子,這些特教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身材矮小,因爲他們都是“袖珍人”。

特教老師中有20多名是袖珍人,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年齡最大的40出頭,最小的是90後,因爲家庭貧困和身患殘疾從小受人歧視,如今經過專業的培訓,成了經驗豐富的特教老師。他們把希望留在這裏,也把愛留在了這裏,這些袖珍人中有7對兒已經結爲夫妻。

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等反應爲特徵的發育障礙疾病,自閉症隔絕了孩子與世界的交往。袖珍老師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好孩子們的玩伴,袖珍老師由於身子矮小,有些甚至童心未眠,更容易被孩子們親近,在和孩子們一起玩的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訓練遊戲,通過“玩”爲自閉症孩子進行康復治療,只要一面對孩子他們就充滿微笑,用飽滿的激情一直不停的和孩子說話、遊戲,好像從來不知道累。

身高僅有1米的璐璐是袖珍老師中個子最小的一位,然而她的學歷卻是最高的。2014年,來自洛陽農村普通農民家庭的璐璐,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本科學習,畢業後因爲個頭原因求職屢屢被拒,她得知鄭州康達能力訓練中心正在招聘袖珍人教師後,就來到這裏,一干就是5年。目前璐璐主要擔任培訓諮詢和袖珍老師的師資管理工作。

自閉症兒童往往在三歲之前發病,家長一旦發現可疑,可一邊康復一邊觀察,在兩歲以前進行幹預康復,有可能使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正常發展,很多自閉症兒童由於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而貽誤治療,抱憾終身。作爲全國首家採用袖珍老師對自閉症孩子進行康復訓練的機構,吸引了很多來訪的家長和同行。璐璐的工作崗位經常需要接待,她更加註意形象,特意爲自己搭配了幾套得體的職業裝,平時上班也會化個淡妝,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自信。

春天來了,草色青蔥,柳葉嫩黃,璐璐也和小姐妹們一起做了美甲,給自己一個嶄新的心情。璐璐看着漂亮的指甲說,平時做諮詢工作都是先通過電話和微信進行溝通,最後再約到學校參觀,爲了便於打字,我從不留長指甲。

璐璐的老公李洲瑤也是這裏的袖珍人特教,也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他們是在袖珍人的羣裏認識的,網戀後先後來到這裏,2015年結了婚,李洲瑤是山西人,比璐璐大兩歲,身高1米5的他在袖珍人個頭裏算比較高的。李洲瑤長了一張童顏,聲音也是童音,他天性溫柔細心,讓璐璐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甜蜜愛情,璐璐經常調侃說自己和老公是“最美高差”。(如果您想幫助中國的自閉症兒童,請點擊【燈塔自閉症援助】)

李洲瑤從十來歲就出門打工,喫了很多苦,他學過美髮,最初希望從事美髮職業,可因爲身高原因屢屢被辭退,如今在這裏任教不僅能和妻子在一起,還很有成就感,他對現在的生活特別知足。每天早晨,李洲瑤都會給璐璐梳一個漂亮的髮型再去上班,兩人一起努力撐起他們的小家,因爲種種原因,他們和其他袖珍人夫妻一樣選擇不生孩子,把這裏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全心呵護。璐璐說,我有對我這麼好的老公,還有這麼喜愛的工作,我太幸福了。

自閉症兒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嚴重者危及生命。因爲同樣有着不尋常的遭遇,這些袖珍老師也更能理解自閉症孩子和家長的內心。滿是各種玩具的教室更像一個小型遊戲室,璐璐和孩子坐在鞦韆上,李洲瑤用力的推着鞦韆,教室內迴盪着他們的笑聲。

每天上下班,李洲瑤總會騎着電動車帶着璐璐一起回家,兩人一路聊着天兒,有說不完的話。

“別人伸手能夠着的,我踩着凳子一樣可以!”晚上回到家,璐璐站在小板凳上和老公一起做晚飯,這段時間廚房的燈壞了,他們夠不着沒辦法修,做飯時就湊合着靠油煙機的燈來照明。

璐璐的父母已經60多歲了,哥哥是正常人,比她大十歲,爲了節省開支,璐璐夫妻倆和袖珍同事蘭蘭夫妻合租了一套離單位比較近的公寓房。每天喫完晚飯,他們會圍坐在客廳沙發上看看上課拍的視頻,聊聊天,上網搜搜喜歡的東西。璐璐說,爸媽從小在她身上花的錢和精力太多了,還供自己讀到本科,一路走來太難了,現在要努力工作讓他們相信自己能過得很好,讓父母放心。

春暖花開,單位組織特教老師聚餐,璐璐帶着袖珍老師們歡快的走在路上,“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這幾天我們還有很多活動要做。”璐璐邊走邊說,“有時候自己的負能量來了,但一看到孩子對你笑對你很依賴,就能放下一切不開心的事,孩子從我們這裏得到了快樂,我們也從孩子的進步中找到自信,特有成就感,走在路上都充滿了自豪。”

璐璐就像一棵積極樂觀的向日葵,無時無刻掂起腳尖努力朝着太陽的方向生長,綻放着陽光和微笑,能說會唱的她還擔任了鄭州市金水區孤獨症康復協會的祕書長,經常組織一些公益活動,擔任各種活動的主持。璐璐說,希望全社會關注自閉症孩子,哪怕只是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友愛的交流,不要用怪異的眼光去傷害他們,一起守護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讓他們找回同樣的世界。

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千萬,璐璐夫妻兩呵護的孩子們是幸運的。請點擊【燈塔自閉症援助】幫助其他自閉症兒童,或進入騰訊公益平臺,幫助他們好好生活。也可以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燈塔自閉症援助”進行愛心捐款。

“燈塔國際公益影像節”於2019年3月30日——4月5日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舉辦,活動由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央美術學院主辦,騰訊新聞協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一點愛”專項基金承辦,活動涵蓋自閉症研討會、自閉症課程落地以及電影、圖片、繪畫作品展等,歡迎到場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