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高一的小朋友跑来询问我关于打工的问题。

当然,我可以告诉他很多管道可以取得讯息,但在当下的第一时间点,我选择先询问为何要问这问题。

我:你怎么会问这事情?

小朋友:因为我不喜欢读书。

我:不喜欢读书,不代表就要去打工

小朋友:因为我想买新手机还有一些东西

我:那你现在手机坏了吗?

小朋友:有点怪怪的 (支支吾吾)

我内心大概就有底了,小朋友单纯想要多点零用钱。

我:喔,那你觉得你可以同时课业与打工还有娱乐兼顾吗?

小朋友:我想找长期的,如果时数短,排班自由的就可以。

我:那你觉得有这可能吗?


聊到这,我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语用词,因为在他这年纪,是价值观发芽的初期。

如果一个不小心,可能会让他往后的人生有所不同,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无法定义任何人生的好坏,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身为七年级末班车的我们,该如何与不同世代的小朋友沟通呢?

我们也当过高中生,也经过物质欲很强的时候,当时的我们想买的可能是球鞋、潮衣或游戏储值等。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他的想法,回答他问题很简单,但是考量到他日后的人生,我觉得我必须鸡婆一下的多问点事情,让他思考。

以下是我问他的问题:

你家中有经济困难吗?

你父母给你零用钱不够吗?

你有想过打工跟课业同时兼顾吗?

如果你不读书,你有想要干麻吗?

你有想过你现在的身份吗? (这句话不是要分人高低贵贱,是想让他知道他现在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问完后,跟他说

"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已不伤害到他人与自己的前提之下,就都是随便你自取。"

"你不用告诉我答案,你只要为你自己的选择与行为去负责任就好。"

因为我没办法预测未来一定什么是最好,我没办法给他保证,我也不愿意随便挂保证。

我认为一个小孩,能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去负责任,这就是最棒的成长了。

我们都活在一个自由得世代,不管是谁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不管是对现在的小朋友或是现在的我们,都一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