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台北市内湖区发生当街掳童案件,幸好没有造成任何的伤亡,不过此一案件也使许多家长对于现在的社会安全感到十分担忧。

 

即使是该案件中的7岁小女孩身旁有大人在,都成为歹徒下手的对象,更不用说现在有多少学生是钥匙儿童,放学后自己前往安亲班或是独自开门回家。

 

所以之前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妇幼警察队就提出7个孩童外出人身安全注意事项给家长做参考,包括外出牵紧幼童、不让孩童离开视线范围、不让孩童单独活动、教育孩童危机处理、保护孩童安全、伸出援手、察觉怪异行为人士时可通报警方。

 

而靖娟基金会今天也针对6到12岁学龄阶段的儿童提出6大儿童自我保护原则,呼吁家长平时就要为孩童建立起危机意识,当危险发生时也有能力自我保护。

 

结伴同行

 

落单或前往人少又空旷的地方很容易成为歹徒下手的目标,所以平时就应要求孩子在外面时要结伴同行,若有什么突发状况,也有同伴可以彼此照应。

 

叫、跑、说

 

虽然遇到坏人时,孩童的力气可能还不足以抵抗,但可以让孩童熟悉喊叫、逃跑、求救的技能,引起附近他人的注意,增加被救援的机会。

 

财不露白

 

这个观念其实适用于所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尽量不要把贵重物品拿在手上,以免让自己成为歹徒的目标。

 

熟悉路线

 

多带孩童熟悉平时会行经的路线,包括上学、放学、去安亲班、回家等,并叮嘱孩童不要走不熟悉的路,以免发生迷路的情况。

 

练习应对

 

从平时与孩童的对话中就可以灌输一些观念,教导他们遇到陌生人搭讪或其他情况时,应该要有的自我保护及应对方式。

 

认识邻居

 

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平时与邻居、管理员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孩童遇险时,不仅可以就近求助,也能帮助到孩童的安全协助看护。

 

(首图为示意图 取自pixaba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