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TapTap優質小遊戲,遊戲日報白樹來向大家報到啦~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部大火的劇,不管是微博還是朋友圈,小夥伴們應該都被刷屏了。那就是《都挺好》,雖然該劇已經完結了,但劇中那些具有典型性的家庭矛盾、親人關係和教育方式依舊能引起觀衆們的熱論。白樹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遊戲,就是這麼一部關於家長與孩子,關於教育方式的遊戲——《無心人生》。

  在遊戲中,我們需要扮演一位剛剛面臨女兒自殺事件的母親,去探索女兒自殺的真相。遊戲內的畫面幾乎叫做“沒有畫面”,接近純文字,只有在表現重要線索和結局時纔會有幾張簡筆畫。

  同樣地,這款文字類遊戲不需要任何操作,可能我們看見的最多的遊戲提示就是那一句“點擊屏幕繼續…”了。劇情發展中有多個選項和結局可以達成,豐富了遊戲的可玩性。

  有玩過的玩家這樣解讀《無心人生》這個題目:在母親過度的掌控欲之下,女兒成爲了聽任擺佈的玩具,沒有親情、沒有友情,然後結束了自己沒有“心”的一生。遊戲評論區裏時刻有玩家代入自己的現實生活,訴說着自己的苦悶,也有玩家表示自己遇到開明的父母是自己最幸運的事。

  遊戲中自殺的女兒喜歡畫畫、喜歡物理、喜歡架子鼓、不喜歡穿裙子……,但在母親看來,學畫畫沒有出路、物理不是女孩子學的、架子鼓沒有鋼琴高雅、女孩子就應該穿裙子……這成了母女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父母將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兒女身上,這種壓力以愛爲名,實際上是將孩子綁上自己的曾經想要走的路。

  前段時間大火的遊戲《中國式家長》很是引起了一波議論,大家紛紛表示這很真實了。不管是《無心人生》還是《中國式家長》,白樹發現,所有的矛盾都離不開這五個字——父母的期待。

  《無心人生》的官方在遊戲上線後,發出了一篇名爲《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的帖子,裏面說道:“這個遊戲的目的不在於爲了勾起大家深藏內心的疼痛,而是希望有所警醒,我們經歷過的苦楚,不再有下一代來經歷。”很多時候,父母的“這是對你好”都是最爲真誠的,他們見識得比我們多,經驗比我們豐富,他們的一些經驗確實是值得我們去聽取的。但他們的觀點也可能落伍,這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激烈的抗爭或是無聲的忍耐,而是靜下心來,和他們好好談談——

  告訴他們,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我能過得很好。

  許多年後,我們也會成爲父母,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們纔會明白爲人父母的想法。希望到了那一天,各位小夥伴們能夠成爲優秀的成年人,成爲自己孩子的榜樣。

  好啦,關於這款遊戲的分享就這樣結束啦~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