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靜思

  暫榮暫悴石敲火,

  即空即色眼生花。

  許時爲客今歸去,

  大曆元年是我家。

  (唐)崔玄亮

  “暫榮暫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火石敲出的星花時盛時滅,盛時繁華似錦,不過也是短暫的一瞬間而已,眼前看到的景象不過是假象罷了。人生也就是這樣一般,幻生幻滅,榮華富貴猶如過眼煙雲,稍縱即逝。短短的二句話,將佛家的“四大皆空”闡述得一清二楚。

  “許時爲客今歸去,大曆元年是我家。”有形的人生只不過是大自然的過客而已。人生看到的似物非物,似相非相。清淨的心性在永恆的空的境界裏纔能有歸宿感,那纔是修禪人真正地家。

  佛教歷來認爲生死是人生的一個重大的問題。人在自然中生息勞碌,生老病死,讓人不得不產生對死亡的畏懼感。佛教對死亡的認識與解救方法讓人們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心靈的慰藉。感悟死亡就必須認識死亡,就必須從理解上超越對死亡的恐懼。惟有“空”與“虛無”才能讓人們從心裏解脫對死亡的畏懼。

  當清楚了世上一切有生有形的事物皆是幻相後,才知道佛性的存在與永恆。人們不必爲人生的喜怒哀樂所累,拋開塵俗的念頭,除卻生命、情感的牽掛後,進入禪的修行,悟出禪的性明,參透生與死的本質,在靈與肉之間超凡脫俗,達觀人生,毫無畏懼。

  崔玄亮爲自己也爲他人找到了一個精神的歸處,雖然只有悟者明白,但是畢竟還是有了一個明確的去處。

  這首詩寫的直白易懂,在文字上頗爲簡淡,但是卻含有無窮的禪理。

  文章來源:《禪·詩靜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