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8年考上了復旦歷史系研究生,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複試的經驗和準備思路。首先複試非常重要,即便初試成績再高,如果複試表現不好的話,也是會被淘汰的。初試成績低的同學不用擔心,只要複試表現得好,很有可能被錄取。在我看來,進入複試以後初試成績就沒那麼重要了,越好得學校尤其看重複試。因為初試是應試,可以突擊準備,看不出考生究竟有多少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和「內功」。而在複試中,往往問幾個問題就看出考生是否有學科素養和真才實學了。研究生的任務是「研究」而不是考試,如果再會考試,但不知道這門學科的基本內容、方法、門檻,簡言之不知道如何「研究」,是肯定不行的。本科時曾上過一門上海醫學院開的通識課,課上的老師說過一段話,印象很深。老師說不少外校考過來的,考試很厲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考試了。但複試的時候一看實驗室都沒進過,也不知道怎麼操作實驗,這樣的學生肯定不要的,總不能讓老師從頭教你怎麼做實驗吧。這段話實際就說了複試的取捨標準——你有沒有跨過學術的最低門檻,文理相類。一定要注意,跨過門檻不是通過考試,而是有沒有基本的能力獨立地進行研究。如果報考學校很好,那麼跨過基本門檻僅僅不夠,要有研究的「問題意識」和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總結一下,複試比初試更重要;進入複試以後初試成績其實無所謂了,初試成績高不要自滿,成基低也不要氣餒,大家處在同一起跑線;初試最看重的是基本的學術能力,而不是考試能力。

複試要考英語的,很多同學對此很頭疼。對於中國史而言,英語的比重不是特別大,英語不太好的同學可以鬆一口氣了。當然不是說英語不重要,而是沒有重要到一錘定音的地步;這裡不是讓考中國史的同學們放棄英語,而是寬慰你們一下,在英語上不必做到「完美」,有不足很正常,不用太過焦慮。對於世界史來說外語(不僅僅是英語)就相當重要了,最好還要掌握第二外語,因為這是治世界史的基本工具之一。其他學科不太瞭解,就不多說了。復旦中國史複試考察英語的形式是,給一份外國人用英語寫作的歷史學研究論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外漢學」),難度不小。給定5分鐘左右時間準備,然後老師會讓你通讀一遍,生詞很多,肯定有不會讀的單詞,怎麼辦就看你的臨場反應了。之後老師會讓你概括大意,在根據文本問你一些問題,這裡都可以用漢語回答,但是難度也不小,文章中有很多專業辭彙和長難句,準備時間也短,關鍵辭彙和句子不懂文意就通不下來。歷史系複試沒有英語自我介紹、日常對話之類的,這一部分相對於專業英語考察就容易的多,也好準備的多,背一下句式單詞就沒問題。對於中國史專業的同學來說,專業英語不用太擔心,一方面比重不算太大,另一方面別人的英語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還是要認真準備,努力背單詞。推薦一本參考書,沙露茵、(美)馬紫梅(Marry G. Mazur)《歷史學專業英語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這是很多學校的專業英語教材。

專業課部分就是重中之重了,能不能通過複試就看專業課複試。這裡不妨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主考老師,你希望招什麼樣的學生呢?如果這個學生要跟著你讀研究生,你希望他有什麼素質和能力呢?實際上複試中的每位老師都有否決權,只要有一位老師覺得不行,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很遺憾了。複試基本不存在什麼「黑箱操作」,之前都不認識,何必要為難你?如果為難你,那麼多去找找自身的問題。最可怕的是明明不懂這個學科的基本要求還自以為是,覺得幾本教科書就窮盡了所有的知識,甚至偏執到頂撞老師,如果你是主考老師的話,你會要這樣的學生嗎?

先談談要不要提前聯繫導師。要是肯定要的,因為這代表你基本的研究範圍和學術興趣。但是聯繫導師不是一封郵件過去說我要選你做導師,這樣既不禮貌也讓老師摸不著頭腦,結果多半是老師回復一封婉拒的郵件,石沉大海也是常事。也不要講太多自己初試多少分、從哪個學校來的、對歷史多有興趣云云,這不是重點,幾句話帶過就行。關鍵在於說清楚你為什麼要聯繫這位老師,當然是因為他的研究你有興趣,你以後要跟著他研究。那麼你就要了解他在研究的領域是什麼,你在這個領域中想要研究什麼具體問題、你對這個領域瞭解多少,你讀了哪些書?你的問題意識什麼?對研究生有沒有清晰可行的規劃?重要的是介紹自己的學術經歷和未來研究方案,後者一定是複合學科規範、可行的,絕不能是誇誇其談,空洞無物,這樣只會把缺點完全暴露出來,還不如不聯繫。聯繫導師很重要,如果你能把我說的做好,讓某位老師很中意你,那麼複試就沒太大問題了。如果你足夠真誠好學(這裡的真誠好學不是你的語氣,而是要通過你的學術能力體現出來!),即便老師有原因無法收你,也會對你提出具體的建議,這也是非常寶貴的!

專業課的內容其實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要有兩個大方向,一個是畢業論文寫什麼內容,一個是對於研究生有沒有學術上的規劃。對於跨考的同學來說,本身基礎不如科班出身,更要加把勁了,最好(也是想要同學複試的最低限度)自己獨立完成一篇符合歷史學專業規範的學術論文,8000~10000字為宜,自己體會一下如何找問題、找史料、連綴材料行文成篇,這比看多少書都要強。之前說過很多次問題意識,那麼什麼是問題意識,怎麼找問題呢?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就是看它解決了什麼問題,充分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你自己的研究在學術史脈絡上處於什麼位置,它要回應什麼。所以問題意識來源於「學術史回顧」,大量閱讀專著對某個問題(如中國近代的「自由主義」)有明確的瞭解,知道這個問題目前的研究狀況,還有哪些供後來者開墾的園地,還可能在哪些既有結論上做突破甚至顛覆。當然這很困難,會纏繞於所有研究者的整個學術生涯,但是作為初學者,必須走出這一步。

什麼是歷史研究的「公器」,基礎中的基礎?——專著?教材?都不是,是史料。複試的標準可以簡化為一條——熟悉不熟悉史料。前文說的建立問題意識也要依靠史料,好的問題是從史料中找出來的。閱讀史料纔能有「現場感」和對以往的「去熟悉化」。不熟悉史料即便在複試中說得天花亂墜,也只是隔靴搔癢,體悟不到研究的三昧。所以對於複試而言,專著不重要了,看過這個領域的幾本基礎和權威專著即可,要把大量時間花在熟悉史料、閱讀史料上。史料浩如煙海,是看不完的。先熟悉目錄,比如唐史的史料有哪些,這都要知道,即便沒看過,也得知道作者、名字、辨析作用和價值;打個比方,要知道《冊府元龜》大體有什麼內容;《元和姓纂》這種工具書怎麼用。唐史最基礎的史料是《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這是要根據自己興趣精讀的。每個領域的史料都不同,在這裡不能窮盡。

除了史料還要看理論,尤其是比較新的理論。看理論能幫助你破除一些既有成見,促使自我反思。如果是史料是零散的資源,那麼理論就是幫助你構建大廈的框架。同時讀史學理論也能幫助你儘快知道「歷史是什麼」「怎麼研究歷史」等基礎問題,簡單說能讓你變得「內行」。這裡推薦幾本。嚴耕望《治史三書》,卡爾《歷史是什麼?》,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布洛赫《為歷史學辯護》,彼得·伯克《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後現代史學看一看詹京斯《歷史的再思考》。專著的讀法也要與初試時不同,專著要精讀,最好讀完一本寫一篇3000字的讀書筆記,重點是寫出作者的寫作邏輯以及如何處理史料的,如何論證問題。多看多寫,對初學者大有裨益。

以上都是比較高的標準和要求,如果都能做到、做好,什麼樣的複試都沒問題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向我提問。也可以聯繫我,QQ:59561198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