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

冷芸時尚圈6羣羣友

間:2019年3月17日

莊主: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討論提綱

01

面料再造與可持續性設計

02

面料再造的可持續性設計

03

可持續性設計的前景

莊主簡介

學生,本科就讀於魯迅美術學院染織專業,碩士就讀於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的紡織品設計專業(textile design)。一直覺得一名合格的設計師應當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一直致力於研究可持續性面料設計。

引 言

自工業進程迅速發展以來,環保已然成爲了世界範圍內共同關注的命題。各個行業均在積極探索如何處理生產環節中產生的廢料以及企業積壓的庫存問題,面料、材料的再造理所當然地成爲了一種有效解決措施,併成功推進了可持續性設計的發展。那麼面料再造是什麼呢?如何進行面料再造呢?這些可持續性措施有什麼弊端以及如何解決呢?這是本次我們討論的重點。

什麼是面料再造的可持續性設計?

以下所有討論內容僅代表發言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一、面料再造與可持續性設計

1. 面料再造&可持續性設計的概念

討論如下: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面料再造的“再”感覺有一些難理解,是物理層面上的拆解重新設計麼?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對,是重新的意思,面料的再造也被稱爲面料的二次處理。

廈門-Ayang-服設大四學生:

我認爲的面料再造是在原有面料基礎上,用一些手法,進行二次再造,形成新的面料。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面料再造是利用傳統手工或平縫機等設備對各種面料進行縫製加工,也可運用物理和化學的手段改變面料原有的形態,形成立體的或浮雕般的肌理效果。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那麼什麼是可持續性設計呢?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可持續設計體現在四個屬性上,即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經濟屬性和科技屬性。就自然屬性而言,它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和人類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就社會屬性而言,它是在生存於不超過維持生態系統涵容能力的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或品質);就經濟屬性而言,它是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和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至最大限度;就科技屬性而言,它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儘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建立極少產生廢料和污染物的工藝和技術系統。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可持續設計在我裏面裏就是減少設計到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 企業現在有碳足跡控制指標,從設計端就要開始控制。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之前聽建築設計的朋友聊過,他認爲可持續性是建築設計的未來,包括能源的有效利用、增進自然光照等,建築設計的目標不僅僅是爲了美觀,更是要具有功能性。通過設計,要能夠確保我們回饋給環境的比從環境中索取的更多。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是的,可持續性的定義遠遠超過於減少對環境損害的概念,我們要給予環境更多的東西,而用設計幹預策略去發展可持續是一項有效措施。那麼設計師們通過對物態的重新定義,採用面料的二次設計,強調產品應對自然友好,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是完成了可持續性設計了。

小結:

面料的再造也被稱爲面料的二次處理,通常會通過對原有形態打破重組的方式,從而改造面料原來單一、固有的樣式,迸發出新的效果,使之呈現出別具一格的形態。面料再造有可能是質的改變。

可持續性設計的要求是在社會發展中,要在產生最大效益的時候最小化其負面影響。這就要求設計師要以一種更爲負責的方法去演繹產品,既要標新立異,又得避免對環境產生危害。

那麼在可持續性設計理念中,設計師們通過對物態的重新定義,採用面料的二次設計,強調產品應對自然友好。所以在二次利用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完成了可持續性設計了。

2. 面料再造的分類及表現手法

(1)分類

討論如下: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一樣的材質,使用不同的改造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肌理狀態。那麼大家瞭解的面料再造有哪些手段呢?

廈門-Ayang-服設大四學生:

抽褶、衍縫。

潘曉錚-嘉興-攝影總監:

面料加上亮片或者加金屬。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嗯嗯,我們一般叫做堆疊,或者是用刺繡的手法把亮片或金屬繡上去。此外還有編織、針織、扎染、蠟染等等。設計師通常會結合多種藝術門類進行創作,比如摺紙、雕塑或者水彩技法等。

我們通過肌理去區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爲視覺肌理再造和觸覺肌理再造。視覺的話,就很好理解,通過圖案紋理的變化去創作。比如手繪面料中利用尿素與液體發生反應,尿素會吸收液體中的色素,形成以尿素顆粒爲中心的由淺變深的輻射形紋理。下圖是我在做實驗時候的圖。

(圖片來自Lynn)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這樣的效果是可以變回去嗎?還是永久性?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效果是永久性的。

廈門-Ayang-服設大四學生:

好神奇,自然染色,還不增加環境污染,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它是吸收的顆粒本身周圍的顏色,不是尿素去染色的。相似的還有鹽,鹽是讓顏色擴散的。

那麼觸覺肌理則指的是通過繡、縫、堆疊、編織等手工藝方法,或者是利用平縫機、熱壓機等設備對面料進行加工,讓材料表面有着凸凹起伏的觸覺變化效果。面料加工過後具有強烈的觸摸手感,從而使得面料有着非常立體甚至是浮雕的感覺。若是再結合顏色與光感,能使得立體感更明顯。

(圖片來源:Pinterest)

或者是運用化學手段改變材料固有的形態,比如說使用一些化學劑腐蝕面料,讓其具備一些凹凸感。大家還知道其他可以改造面料的化學手段嗎?無論是視覺或者觸覺上的改變。

廈門-Ayang-服設大四學生:

蠟染,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蠟染應該不太屬於化學反應,它是通過塗蠟後的部位不能上色,沒塗蠟的部分就留下來圖案來實現的。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蠟染是我爲數不多做過的。黃色的線就是蠟,是不能上色的。

(圖片來自丁育欽)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對,蠟的部分不能上色。塗蠟後揉搓留出細小的縫隙可以在後期浸泡時讓顏色浸染進去,最後表現出紋理。下圖是我在蠟染課時候做的作品。

(圖片來自Lynn)

回到剛提過的使用化學制劑的方法,我知道的還有一種日本的叫做拔染的方法,是用化學劑腐蝕面料,再經蒸化後,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呈現白色叫拔白,呈現其他顏色爲色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小結:

面料再造大致可以分類爲視覺再造和觸覺肌理再造。其中視覺再造主要指的是在平面上的二次創造,其主要通過圖案紋理的變化來表達;觸覺肌理再造則指的是通過繡、縫、堆疊、編織等手工藝方法,或者是利用平縫機、熱壓機等設備對面料進行加工,讓材料表面有着凸凹起伏的觸覺變化效果。

(2)表現手法

討論如下: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第一類,面料的加法設計。大家覺得有什麼技法是可以歸到這一類的呢?加法設計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Archer-太倉-功能性纖維面料創業:

拼接、貼合可以歸爲加法設計。

九兒-深圳-服裝設計:

不同種面料的拼接可以歸爲加法設計。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加法型:就是用各種手法,將相同或不同的多種材料進行繡、貼、掛綴等方法組合而成的立體感強、層次豐富,富有創意的新材料的類型,運用材質、色彩、質感、肌理的變化等設計,避免單調、乏味、古板,利用繡、貼、掛綴等手法,把布、繩、帶、線、珠片、羽毛、金屬鉚釘等材料運用其中,對服裝面料裝飾美化。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大家說的都是的,此外還有還有打褶、縫繡、熱壓、堆疊、串珠、扎染蠟染等等。總的來說,加法設計,也就是在面料設計的過程中,從小的單個元素或者是一個主題開始展開。許多設計師喜歡運用增量的方式去進行創作,是因爲它能夠幫助設計師不斷地豐富素材和更新想法。那麼加法設計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Archer-太倉-功能性纖維面料創業:

總感覺加法需要很謹慎,因爲感覺和可持續是矛盾的,如果爲了追求面料的設計感做過多加法就失去本身再造的意義了。設計師應該考慮增加的元素是不是可以用回收材料。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嗯,是要謹慎處理的,面料再造現在不僅僅是作爲一種創新手段,也被賦予了可持續性的身份,如果設計師在使用加法設計的同時能夠使用環保材料或者環保手段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我覺得如果不好看的話,產品也很難被大家接受,所以我不一味的提倡過簡,簡跟繁各有各的美吧。

那麼相對應的減法設計,大家又能想到哪些手段呢?我個人覺得,減法設計的難度要比加法設計的難度要大一些,減法是一個否定的態度。而在一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減去一些元素或轉變一種觀念是相對困難的。

劉海宇—紹興—面料供應商:

可以進行面料的裁剪。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按設計構思對現有的面料進行破壞,如:鏤空、燒花、爛花、抽絲、剪切、磨沙等,形成錯落有致、亦實亦虛的效果。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恩,非常全面了。裁剪可以幫助去除設計中多餘的或者是不明確的元素,都是對現有的面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進行破壞。還有我們在上面討論過的腐蝕也屬這一類,面料量感變少,並且產生殘破的感覺,具有不完整但又有一定規律的美感。

(圖片來源:Pinterest)

第三類就是鉤編設計了,相信大家對於這個更熟悉一些。用不同質感的紗線材料,利用編織或者鉤織的手段,通過穿、繞、捆的方法,形成不一的面料形態,從而呈現出凹凸起伏、交錯穿插的視覺效果。現代編織已經不再侷限於毛線等軟材料編織,金屬絲、硅膠等材料都可以用來編織。

Wiwi-廣州-設計師:

我想提問,面料再造我們在學生時代,在做創意設計的時候作用的很多,但如何才能在商業上運用?畢竟我們看到的,除了婚紗禮服,成衣上運用面料再造的確不是主流。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面料再造是常用手段啊,我們上述講過的刺繡、針織等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手段,那種故意做的破破爛爛的毛衣就屬於面料再造。很多服裝設計想要在廓形上突破有一點費力了,面料的處理就成爲服裝設計標新立異的重要手段,而且像鉤編設計有時也會輔助設計師做出不一樣的特別的廓形。大家對這方面瞭解的比較少,所以一起討論可以瞭解更多的面料知識,最後用到商業上去。

第四類就是工藝的綜合運用,在設計面料形態結構時,往往會採取加法、減法、鉤編等方法組合搭配的形式。在Giles RTW Fall2012秀場上大量的運用了燒灼的減法設計方法,而後又在燒灼的痕跡旁採用了釘珠的加法設計方式,使之有鏤空的疊加感,也有着殘破感,卻又精細的感覺。

(圖片來源:Pinterest)

此外還有燒灼與串珠、車縫和堆疊、扎染蠟染與打褶等等一起運用的形式。靈活地運用多種表現方式豐富面料,可以創造出推陳出新的效果。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3D打印算不算面料再造呀?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3D也是手段的,像Iris Van Herpen的服裝面料非常具有未來感。像這樣,通過各種特殊手法,呈現出的多元化的表面特徵,是很有利於設計師觀唸的表達的。

小結:

a. 面料的加法設計

面料設計中的加法設計,也就是從小的單個元素或者是一個主題開始展開。加法設計通常是以現有的面料爲基礎,通過粘合、打褶、縫繡、熱壓、堆疊、串珠、扎染、蠟染等工藝方式實現多層次的視覺效果和肌理。

b. 面料的減法設計

把設計中多餘的或者是不明確的元素刪除的方法,往往是對現有的面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進行破壞。可以使用物理的方法,例如抽絲、爛花、燒灼等,也可以使用腐蝕等化學手段使得面料量感變少,並且產生殘破的感覺,具有不完整但又具有一定規律的美感。

c. 面料的鉤編設計

用不同質感的紗線材料,利用編織或者鉤織的手段,通過穿、繞、捆的方法,形成不一的面料形態,從而呈現出凹凸起伏、交錯穿插的視覺效果。現代編織已經不再侷限於毛線等軟材料編織,金屬絲、硅膠等材料都可以用來編織,往往還會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d. 工藝的綜合運用

在設計面料形態結構時,往往會採取加法、減法、鉤編等方法組合搭配的形式。

冷芸也開設以下培訓課程,歡迎報名!

二、面料再造的可持續性設計

1. 可持續性設計的必要性

討論如下: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可持續設計是綠色設計的發展的延續,綠色設計已經在傳統產品設計上增加了回收和分解以及材料選擇等環境因素方面的考慮。而再接着發展時,發現環保不僅僅是設計師和企業的責任,也是政府和消費者的責任。所以,綠色設計這個概念的範圍得擴大,這就有了第二階段的生態設計,第三階段的系統設計,現在是第四設計階段:可持續性設計。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是的,這已經成爲了社會性的責任了,政府採取措施加強可持續性的發展,對企業的可持續性進行評價已成爲世界性的要求項目。而現代的消費者也逐漸開始重視企業的社會性責任,以環保、健康的方式發展,對企業形象有着極大的影響。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企業報告就有企業社會責任這一部分。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可持續性是一個全球話題,設計思維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走在有意義的創新的道路上。我們如果不做生態設計,不做綠色設計,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設計發展下去就是沒有意義的,只會浪費國家資源。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是的,很多廠家跟企業不管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都要這個季度利潤超過上一個季度利潤,在快速發展的時尚產業背後,代價卻是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脅,還有環境的破壞。比如一些皮革生產廠家排放的污水會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導致當地人們患上怪病,甚至是癌症。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要抵制血汗工廠,Zara就被懷疑過。

小結:

很多服裝、面料廠家不管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都仍只追求利潤,在快速發展的時尚產業背後,代價卻是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脅,還有環境的破壞。要想解決此類環境問題,必須重視可持續發展。

而且,現代的消費者逐漸開始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以環保、健康的方式發展,對企業形象有着極大的影響。國家也逐漸開始強化對環境的制約,對企業的可持續性進行評價已成爲世界性的要求。在這種狀況下,服飾、面料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設計已成爲產品營銷的必要條件,是實現企業長期成長的重要要素。

2. 可持續性設計的發展

a. 根源創新&例子

討論如下: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所以,在可持續性設計備受推崇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投到了環保面料的開發上。我們來進行分類討論吧。首先,從根源出發,大家能想到什麼方法呢?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原材料的選擇、工藝、製造,都要考慮到。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恩恩,原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使用天然材料,比如羊毛、亞麻等等,染色時可採用植物染的方式。比如,北田納西州生物型染料製造廠Stony Creek Colors倡導使用傳統的天然靛藍來進行面料染色,並在種植過程中盡力降低污染。儘管價格不菲,但是企業對其的需求量只增不減。看重透明產業鏈的大品牌與設計師們因爲品牌倡導的可持續性而信賴Stony Creek Colors。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從設計開始到最後生產線產出,每一個價值創造的過程也是碳足跡發生的過程。這也是企業環境會計要做的,去主導,去減少。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還有纖維再造,利用高科技來宣傳環保理念。纖維再造是將高科技與傳統紗線材料相結合,生產出具有特殊功效或者特殊效果的高性能纖維。比如被稱作“krystallos”的課題,培育的是可再生的新型面料。設計師靈感來源於琥珀的形成原理,材料選用了硫酸銅、月光石、水晶石等等,讓它們着陸在纖維組織上。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最終,設計師爲它們上色的痕跡、PVD塗層的變化以及織物的紋理變化等等都留在了織物上。這種探索爲面料研發帶來了全新的方向。

(圖片來源:Pinterest)

從根源創新的還有Dr.Hijosa的菠蘿皮革,由菠蘿葉纖維製成。目前應用範圍非常廣,並且也被PUMA看到了前景進行了合作。

(圖片來源:Pinterest)

劉海宇—紹興—面料供應商:

皮革嗎?耐用性高嗎?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我查過的資料上都沒有提及菠蘿皮革的耐用性,但是就我自己做的東西來看,實話講是沒有普通皮革那麼耐用的,但Dr.Hijosa用的是葉子的纖維,跟我的也不一樣,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給大家看一下我的薯類皮革,edible material。

(圖片來自於Lynn)

小結:

在可持續性設計備受推崇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投到了環保面料的開發上。從根源上出發,原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使用天然材料,比如羊毛、亞麻等等,染色時可採用植物染的方式。比如,北田納西州生物型染料製造廠Stony Creek Colors倡導使用傳統的天然靛藍來進行面料染色;

還有纖維再造,利用高科技來宣傳環保理念。纖維再造是將高科技與傳統紗線材料相結合,生產出具有特殊功效或者特殊效果的高性能纖維。比如被稱作“krystallos”的課題,培育的是可再生的新型面料;

從根源創新的還有Dr.Hijosa的菠蘿皮革,由菠蘿葉纖維製成。

b. 面料再造的可持續設計發展&例子

討論如下: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中國每年有近千億米布料產生,其中約有一半最終會併入庫存,即便一些慈善組織會組織回收舊衣,捐給貧困山區,但還是會有大量的衣服堆積在庫。因此有一些設計師在做廢棄面料的再利用,即提出零浪費的綠色設計理念,重新把廢棄物二次利用,再設計成本低的特點也吸引了很多的品牌。大家知道有什麼項目是回收再利用的嗎?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我見過之前有個設計師,把廢布料改造成睡袋加衝鋒衣,提供給當時逃亡歐洲的難民,體現了非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還有舊衣改造計劃也是回收再利用的好例子。設計師張娜,有個獨立項目——再造衣銀行。將舊衣物清洗、消毒後,進行解構重組成新的衣物。我的個人作品eco chic ,將難分解的tpu,pvc以及外賣保溫包裝等,與紗線編織在一起,形成新的料子。前幾年由於CELINE跟CHANEL做了大量用pvc的時裝跟配飾,導致行業內很多都在跟着這個趨勢做產品。這些東西如果被丟棄,勢必造成環境污染。我這個作品意在提供一種面料再造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圖片來自Lynn)

除了衣物,常規面料的再利用,還有食品廢料再利用,像鹿特丹水果皮革,就是利用水果廢料去創造。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還有二手傢俱的回收和再利用。

Michele-深圳-外貿兼服裝學生:

可以拿自己的衣服做私人改造。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嗯對,二手傢俱跟衣物很多都留下來了特殊的印記,這個也是一種情感鏈接。有些人會把家裏的二手傢俱、舊衣服拿給設計師重新設計,作爲新的再用起來。

九兒-深圳-服裝設計:

還有廢棄食品染色。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對,廢棄食品也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洋蔥皮跟石榴皮都可以用來染色。還有CRUSH系列環保紙張,是用廢棄有機食品製成的,包括葡萄、櫻桃、咖啡、奇異果、柑橘等等。此方式可以減少15%的原始樹漿的使用。這些大家感興趣可以多去查一查,非常的創新。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萬物皆可可持續的感覺。

小結:

面料再造的可持續設計發展&例子:將廢布料改造成睡袋加衝鋒衣,提供給當時逃亡歐洲的難民;設計師張娜的舊衣改造計劃;食品廢料再利用,如鹿特丹水果皮革;二手傢俱的回收和再利用;廢棄食品染色等等。

冷芸開設以下培訓課程,歡迎報名!

三、可持續性設計的前景

1. 可持續性設計不被市場高度認可的原因&缺陷

討論如下: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這個回收再利用成本應該不低。

黃明 廣州 6羣副羣主:

回收再利用繞不開的話題就是衛生與安全。

Michele-深圳-外貿兼服裝學生:

嚴格消毒需要監管,消毒這塊沒有完善,成本會高。消毒完後還有運輸成本。

劉海宇—紹興—面料供應商:

前面講的手法的效果和呈現是獨一無二的。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這些方式應用應該還沒普及吧。如果不能大規模生產,那就很難做到成本控制了,因爲沒有規模效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政府參與,對一些特殊部門進行大規模採購。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作爲面料設計師來看這些是比較常規的手段了,但是確實用多了很雜,所以往往在真正的商品上會用的少。這些搭配使用可以玩出新花樣,所以也成爲了現在服裝創新或者家居產品創新的重要手段。但是確實因爲很多手法比較複雜、耗時長,也是不能大規模、大批量的使用,目前多爲高定使用。如果想真正的普及還是需要技術跟人才支持的。就人才方面來說,國內院校關注這一問題較少,這方面還是教育普及不到,人們意識不到這是息息相關的問題。

Archer-太倉-功能性纖維面料創業:

我感覺面料再造設計很多時候是大規模生產的一種引領。比如之前說到的減法,大規模生產不可能簡單的去燒啊腐蝕的,需要通過工藝、材料搭配去達到這樣的效果。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這種技術能否被資本化?還是隻能停留在研究,排除,再研究,再排除?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我覺得是得研究,再排除了,不實驗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問題。但是過程中,設計師就得注意這些方面,儘量使用低成本材料,用能夠普及的手段去做等等。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新生技術的學習曲線還是處於高點。

小結:

回收材料有收集、運輸成本,也需要有消毒的費用、人工的費用,還要耗費其他的能源等,成本高。因此有些設計要價高居不下,消費門檻太高導致難普及。

如何提高產品的使用循環週期是一個大問題,天然材料往往不如合成材料經得起消耗。

做可持續性產品需要設計研發能力,缺少相關人才跟技術支持。國內關注這一問題較少,這方面還是教育普及不夠,人們意識不到這是息息相關的問題。

2. 如何提高其市場認可度

討論如下: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提高市場認可度,首先可以從政府扶持入手。我有一個想法,參考之前政府對於國產出租車的大批量採購,對於這類面料,有沒有可能給一些特殊部門如消防局,給消防服進行大批量採購先來帶動發展,通過訂單支持現行帶動資金流入。

九兒-深圳-服裝設計:

現在國家號召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會不會有一些扶持。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另外從做到規模化這個角度來看,是否有匹配的IT系統可以支持生產效率提升。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技術問題是大問題了。如果有技術支持,那肯定是很好的發展趨勢。所以普及這方面的教育,還有着重培養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前面講到成本問題,可持續性面料需要耗費其他的能源,例如把竹子做成織物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跟化學製品等等,這樣會消耗大量資源,增加成本。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回收再利用,也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位於Ventura 的巴塔哥尼亞公司是有機和再生材料服裝的早期領跑者,他們在1993年開始用回收蘇打瓶生產夾克。巴塔哥尼亞公司說,即使有運輸量,但與製造新的衣物相比,運輸回收服裝所使用的能源比其減少4倍,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3倍多。

還有李寧,李寧ECOCIRCLETM環保服裝系列中,用的ECOCIRCLE系統循環再生的纖維由帝人集團提供。ECOCIRCLE可以像普通織物一樣被裁剪成時尚服裝,然而當這種衣服髒了舊了時,穿着者可以把它送回指定回收地點,再次粉碎,製成衣物,如此無限循環往復,一件衣服在輪迴中實現“節能減排”。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最開始的那件衣服是需要它專門提供的麼?還是任何衣服都能進入它的循環系統?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原料可能是舊衣服、廢報紙,甚至可樂瓶的。這是日本2002年研製出的一種面料,將回收的聚酯類衣物經過粉碎、化學反應、聚合等步驟製成再生的滌綸纖維面料。

還有很多設計師在做可持續的產品,用的低成本的東西,最後卻加上了很高的價格標籤,這就沒辦法普及化了。個人認爲,如果不具有普及性,那所做的可持續性設計是不具有意義的,這是宣傳手段,不是真的在做可持續性設計。像英國品牌Allermuir,其推出的AXYL可持續性傢俱系列,所用的鋁來自於回收原料,其能量消耗也僅僅是打造新鋁的百分之五,椅子的外殼,桌子的桌面等都是用回收的尼龍跟木質纖維製造的,大大節省了製造成本,但價格卻是高居不下,大衆消費不起如何普及?難道只是停留在做出了這個東西,讓其只成爲一種概念?

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

是的,需要普及,那還是規模化那個問題了,要考慮技術、勞動效率等。但消費者對可持續的認可度是在不斷上升的。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對,首先就得是向公衆普及可持續性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像政府宣傳、慈善組織的公益課、公益廣告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起到主要作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僅憑良知去做肯定是不夠的,還是要像商業一樣去談。得向企業跟公司說明,雖然前期投資大,但是其帶來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視的。第一,消費者重視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第二就是可持續性設計其實會在生產過程中節省更多的能源,還對環境好。還有就是向大衆說明其重要性,可持續性設計對身體好,對所處的環境好,那人們會更傾向於買這些材料所製作的產品,有需求就會有重視了。

小結:

首先要向公衆普及可持續性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比如政府宣傳、慈善組織的公益課、公益廣告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起到主要作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宣傳其重要性外,還要向企業跟公司說明,雖然前期投資大,但是其帶來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視的。也要向大衆說明其重要性,可持續設計對身體好,對所處的環境好,那人們會更傾向於買這些材料所製作的產品,有需求就會有重視。另外,政府的扶持也是重要的一點。

希望設計師跟企業在研發以及定價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普及性。如果不具有普及性,那所做的可持續性設計是不具有意義的,只是在打情懷牌。

3. 可持續性設計的前景展望

討論如下:

九兒-深圳-服裝設計:

什麼時候能大規模普及就好了。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恩是的,這是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我覺得現在不夠落實,很多時候只是在空喊口號。或者做的不夠實際,像前面講的定價太高,不能普及,還有例如前面所講的荷蘭的The New Raw工作室所做的“打印城市”項目,其所打造的超大號長椅,以3D技術重塑了廢棄塑料,公衆因其扭曲的樣子太過譁衆取寵,不夠實用,而不太認可。設計師還得有能夠爲不同環境不同品牌設計的能力,像這樣的公共區域,做的形狀不好也是對於公共空間的浪費了。當然我也並不是一味地宣揚實用性,只是覺得公共場合還是美學與實用兼備的好。

Masion Margiela 、Ralph Lauren、Gucci等大牌還有零售商Selfridges等等都相繼發表聲明不再使用皮草做產品,這些大品牌已經做了榜樣,側面證實了這是大趨勢,更是帶動了可持續性設計的發展。此外,國家現在也非常的重視。像英國、挪威和歐洲最大的皮草生產地荷蘭都在逐步關閉水貂農場,皮草農場。所以,大勢所趨下,人們都越來越在意“可持續”這個頭銜了,這也是可持續性產品的未來發展的好前景。

Poirot-寧波-設計師:

去年國外很多快時尚的客戶都對環保的面料有,而有環保認證的工廠才能被認可。

Amy-廣州-2羣副羣主:

現在大公司都要求面料需要經過環保檢驗。

九兒-深圳-服裝設計:

可能在回收方面還沒有形成產業鏈,原料上就有點舉步維艱。

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是的,還得大力宣傳有哪些組織在做回收衣物,不然大衆即使知道了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卻沒有相應渠道。可持續性設計可以有力推動產業的發展,像面料改造這樣的手法,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庫存問題,還通過與生物化學實驗室以及先進環保面料工廠合作,推動了零污染零廢棄等更多技術的探索。做這方面的企業可以多做宣傳,讓大衆知道。在中國做可持續性設計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無論是人力、製造技術還是原料上,資源都非常的多。說起來是充滿了希望的,但真正做起來困難還是很多。這需要業內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重視可持續性設計吧。

小結:

現在不夠落實,很多時候只是在空喊口號;或者做的不夠實際,像前面講的定價太高,不能普及。但很多大品牌已經相繼宣佈棄用皮草等,已經樹立了榜樣,可以有力的帶動可持續性發展,並且促進可持續性產品的設計、研發。 在中國做可持續性設計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不僅是國家重視,而且無論是人力、製造技術還是原料上,資源都非常的多。

說起來是充滿了希望的,但真正做起來困難還是很多。這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重視可持續性設計。

莊主總結

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提出的很多觀點都值得深入探討。以下是我根據大家的討論整理總結所得:

一、面料再造與可持續性設計

1. 面料再造&可持續性設計的概念

面料的再造也被稱爲面料的二次處理,通常會通過對原有形態打破重組的方式,從而改造面料原來單一、固有的樣式,迸發出新的效果,使之呈現出別具一格的形態。面料再造有可能是質的改變。

可持續性設計的要求是在社會發展中,要在產生最大效益的時候最小化其負面影響。這就要求設計師要以一種更爲負責的方法去演繹產品,既要標新立異,又得避免對環境產生危害。

那麼在可持續性設計理念中,設計師們通過對物態的重新定義,採用面料的二次設計,強調產品應對自然友好。所以在二次利用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完成了可持續性設計了。

2. 面料再造的分類及表現手法

(1)分類

面料再造大致可以分類爲視覺再造和觸覺肌理再造。其中視覺再造主要指的是在平面上的二次創造,其主要通過圖案紋理的變化來表達;觸覺肌理再造則指的是通過繡、縫、堆疊、編織等手工藝方法,或者是利用平縫機、熱壓機等設備對面料進行加工,讓材料表面有着凸凹起伏的觸覺變化效果。

(2)表現手法

a. 面料的加法設計

面料設計中的加法設計,也就是從小的單個元素或者是一個主題開始展開。加法設計通常是以現有的面料爲基礎,通過粘合、打褶、縫繡、熱壓、堆疊、串珠、扎染、蠟染等工藝方式實現多層次的視覺效果和肌理。

b. 面料的減法設計

把設計中多餘的或者是不明確的元素刪除的方法,往往是對現有的面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進行破壞。可以使用物理的方法,例如抽絲、爛花、燒灼等,也可以使用腐蝕等化學手段使得面料量感變少,並且產生殘破的感覺,具有不完整但又具有一定規律的美感。

c. 面料的鉤編設計

用不同質感的紗線材料,利用編織或者鉤織的手段,通過穿、繞、捆的方法,形成不一的面料形態,從而呈現出凹凸起伏、交錯穿插的視覺效果。現代編織已經不再侷限於毛線等軟材料編織,金屬絲、硅膠等材料都可以用來編織,往往還會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d. 工藝的綜合運用

在設計面料形態結構時,往往會採取加法、減法、鉤編等方法組合搭配的形式。

二、面料再造的可持續性設計

1. 可持續性設計的必要性

很多服裝、面料廠家不管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都仍只追求利潤,在快速發展的時尚產業背後,代價卻是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脅,還有環境的破壞。要想解決此類環境問題,必須重視可持續發展。

而且,現代的消費者逐漸開始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以環保、健康的方式發展,對企業形象有着極大的影響。國家也逐漸開始強化對環境的制約,對企業的可持續性進行評價已成爲世界性的要求。在這種狀況下,服飾、面料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設計已成爲產品營銷的必要條件,是實現企業長期成長的重要要素。

2. 可持續性設計的發展

a. 根源創新&例子

在可持續性設計備受推崇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投到了環保面料的開發上。從根源上出發,原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使用天然材料,比如羊毛、亞麻等等,染色時可採用植物染的方式。比如,北田納西州生物型染料製造廠Stony Creek Colors倡導使用傳統的天然靛藍來進行面料染色;

還有纖維再造,利用高科技來宣傳環保理念。纖維再造是將高科技與傳統紗線材料相結合,生產出具有特殊功效或者特殊效果的高性能纖維。比如被稱作“krystallos”的課題,培育的是可再生的新型面料;

從根源創新的還有Dr.Hijosa的菠蘿皮革,由菠蘿葉纖維製成。

b. 面料再造的可持續設計發展&例子

面料再造的可持續設計發展&例子:將廢布料改造成睡袋加衝鋒衣,提供給當時逃亡歐洲的難民;設計師張娜的舊衣改造計劃;食品廢料再利用,如鹿特丹水果皮革;二手傢俱的回收和再利用;廢棄食品染色等等。

三、可持續性設計的前景

1.可持續性設計不被市場高度認可的原因&缺陷

回收材料有收集、運輸成本,也需要有消毒的費用、人工的費用,還要耗費其他的能源等,成本高。因此有些設計要價高居不下,消費門檻太高導致難普及。

如何提高產品的使用循環週期是一個大問題,天然材料往往不如合成材料經得起消耗。

做可持續性產品需要設計研發能力,缺少相關人才跟技術支持。國內關注這一問題較少,這方面還是教育普及不夠,人們意識不到這是息息相關的問題。

2. 如何提高其市場認可度

首先要向公衆普及可持續性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比如政府宣傳、慈善組織的公益課、公益廣告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起到主要作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宣傳其重要性外,還要向企業跟公司說明,雖然前期投資大,但是其帶來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視的。也要向大衆說明其重要性,可持續設計對身體好,對所處的環境好,那人們會更傾向於買這些材料所製作的產品,有需求就會有重視。另外,政府的扶持也是重要的一點。

希望設計師跟企業在研發以及定價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普及性。如果不具有普及性,那所做的可持續性設計是不具有意義的,只是在打情懷牌。

3. 可持續性設計的前景展望

現在不夠落實,很多時候只是在空喊口號;或者做的不夠實際,像前面講的定價太高,不能普及。但很多大品牌已經相繼宣佈棄用皮草等,已經樹立了榜樣,可以有力的帶動可持續性發展,並且促進可持續性產品的設計、研發。 在中國做可持續性設計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不僅是國家重視,而且無論是人力、製造技術還是原料上,資源都非常的多。

說起來是充滿了希望的,但真正做起來困難還是很多。這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重視可持續性設計。

莊主: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跟莊副羣主:丁育欽-武漢-6羣副羣主,目前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二國際商務專業,學習ACCA,希望能和時尚行業深度接觸。

跟莊副羣主:黃明-廣州-6羣副羣主,目前任職於由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主辦的《商品與質量·奢侈品》雜誌,法學專業,期待能夠更多的結識奢侈品行業從業人員。

總結整理:Lynn-北京-面料設計師

編輯:Fu Di

感謝您的閱讀,

期待今後更多的討論也歡迎大家來分享!

冷芸時尚微課

👇試聽】冷芸時尚微課👇

“服裝業創業創業者線上課堂”之

“創業者如何進行人員招聘”

本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誠意原創。如果您閱讀後感覺有所收穫,感謝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點贊,轉發,關注,打賞。感謝您對知識的尊重!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