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4月3日,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工匠日”的決定,自今年起,將每年的9月26日設立爲“工匠日”。這也是全國首個“工匠日”。

  杭州的“工匠日”爲何設在9月26日?原來,這背後有着一層很深的含義。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該橋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至今她依然是巍然屹立在錢塘江上的標誌性建築,被網民讚譽爲“橋堅強”。她不僅是跨時代的傑作,更是工匠精神的結晶。

  大國工匠,國之棟樑。在杭州,像記者、教師、醫生、護士一樣,工匠們也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節日,此事很有意義。

  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他們看似平凡渺小,卻能成就不平凡的業績。比如,在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評選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中,有焊接火箭發動機、焊接高鐵的頂級技師,也有爲北斗導航、“天眼”等國家重點工程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還有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和壟斷的技術工人,等等。可以說,工匠是研發、製造、加工等領域的靈魂。

  工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物質財富,工匠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工匠精神——兢兢業業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職業能力、德才兼備的職業品質,同樣是難得的精神財富。所謂大師不常有,而工匠精神人人都可以有。杭州率先設立“工匠日”,是對工匠及工匠精神的致敬。

  當然,設立“工匠日”或許容易,要確保工匠們過好“工匠日”,就不是那麼簡單。在“工匠日”前後,面向社會評選表彰宣傳一批傑出工匠,應是必不可少的行動;在“工匠日”當天給絕大多數工匠們放一天假,讓忙碌緊張的他們放鬆放鬆,也可以有;還有必要在“工匠日”當天,分多批組織傑出工匠進機關、進社區、進廠礦、進職業院校宣講自身事蹟,激勵與喚醒更多工匠與工匠精神……總之,要讓工匠們有獲得感、幸福感,並且更好地發揮工匠的引領示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