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晴雯/台北报导

31岁的健身房资深教练「柔柔」,年轻貌美有冲劲,学员评价超高,可惜正当她事业如日中天时,日前洗澡摸到右侧乳房有硬块,赴医检查竟为乳癌第二期,医师建议切除肿瘤,但她希望能同时保留乳房,医疗团队于是取出胃网膜自体脂肪瓣「造山」,成功重建右侧乳房,让喜欢海岛旅游的她,术后仍能勇敢穿上泳装,从事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

检视相片

 ▲亚大医院乳房外科主治医师王铭屿指出胃网膜自体脂肪瓣。(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柔柔」表示,家族成员并无乳癌病史,所以当摸到乳房硬块时,当下觉得「怎么可能是我」,但她仍鼓起勇气就医,经确诊为乳癌后,仍以运动员坚持不懈的精神与癌症对抗,并同意接受乳房切除,但因自己喜欢到海岛旅游,希望治疗后仍能同时保留右侧乳房、勇敢穿上泳装,术后她看到右乳比原先更坚挺,让她大大松一口气。 

替该患者诊治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乳房外科主治医师王铭屿表示,随著肥胖、环境因素等影响,乳癌连续多年位居女性十大癌症之首,且因40岁以下民众无常规筛检,等到发现硬块时,多属恶性,加上乳癌好发人数为10年前两倍,年轻族群也无法幸免,加上因现代人晚婚,故年轻族群一旦得到乳癌,对身体外观、感情及婚姻的影响较中老年族群甚剧,抗癌之路也更加久远。

王铭屿指出,传统手术在去除肿瘤病灶时,会造成外形残缺,若患者希望保有乳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针对一、二期乳癌患者,可以使用化疗加部分切除,以减少切除范围,但仍有可能使乳房变形;第二种针对三期以上的患者,通常需全乳切除,而以上两种情形,只要皮肤保留足够,均可以使用胃网膜自体脂肪瓣重建。

王铭屿强调,乳房最重要的外观为乳头及外下侧圆弧,因女教练身形较瘦弱,乳房不丰满,且恶性肿瘤位于右乳外下方,能够保留的外观非常有限,故切除胸部病灶后,一并取出位于腹腔内、覆盖小肠的胃网膜自体脂肪瓣,填补部分切除后的乳房空腔,如此就不用担心剩余乳房组织不足,乳房出现外观缺损或变形的现象,术后更兼具胸型美观与切除病灶效果。

检视相片

▲医师王铭屿手绘胃网膜自体脂肪瓣乳房重建手术步骤图。(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王铭屿建议,女性平时可多补充海藻类、纤维素、十字花科蔬菜、Omega-3脂肪酸,都具有抑制乳癌细胞产生的功能,并控制脂肪摄取,如肥肉、香肠、火腿、奶油等,因当动情激素增加,就会提高致癌风险,20岁至40岁妇女,虽无列入常规筛检,但只要有疑虑,应及早至乳房外科进行理学检查,40岁以上有家族史的妇女,或45岁以上的妇女,每两年应做一次X光摄影,若有异常则需透过超音波复检,才能及早发现病灶,降低乳癌对生命的威胁。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