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我們率先評測了“段造極限”的iGame GTX 1080 Ti Kudan顯卡,全新的古樸造型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水冷混合散熱設計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的目光。那麼在NVIDIA新一代圖靈顯卡誕生後的5個月,RTX 2080 Ti Kudan顯卡也出現在七彩虹CGU現場,再歷經2個月打磨終於限量發售。據說這一次Kudan九段顯卡更是融合了蒸汽朋克風設計以及“陀飛輪”精髓,到底神祕的RTX 2080 Ti Kudan如何?

  iGame上一代九段顯卡GTX 1080 Ti Kudan的包裝豪華程度已經讓人歎爲觀止,一整個皮革箱子。而今年推出的iGame RTX 2080 Ti Kudan包裝更是增添了一份實用性!因爲這一次iGame使用了一個20英寸的行李箱作爲包裝的載體!

  這個箱子可是有名堂的,是iGame向TUPLUS定製的,正面除了TUPLUS LOGO以外,還有Kudan字樣,右下角就是10週年紀念標識。行李箱整體由全鋁打造,手感細膩,做工非常精良,看了一下京東上的售價,居然要1999元!

  在開箱的時候,摸索了半天這行李箱打開方式,原來是轉動密碼鎖後按下開關打開,採用創新性的前開蓋方式,真的夠有趣。

  打開以後,你就能看到iGame RTX 2080 Ti Kudan靜靜地躺在裏面,只要你取掉保護的海綿,行李箱就能單獨使用啦。

  iGame顯卡當然少不了配件,這一次iGame RTX 2080 Ti Kudan除了有常規的一套螺絲刀外,還有顯卡支架,畢竟Kudan的重量不容小覷啊。最驚奇的是,裏面居然有一枚iGame 10週年銀幣,999純銀,真反面有10週年、Kudan LOGO,頗有紀念意義。

  iGame RTX 2080 Ti Kudan本體終於露出真容啦,依然是繼承了上一代九段顯卡的絕學,風水冷混合散熱,當然你也可以自行選擇散熱方式,因爲一體式水冷採用了快拆設計,安裝起來很方便。

  你可以從iGame RTX 2080 Ti Kudan看到上一代九段顯卡的元素,但更加傾向於現代風格,而七彩虹的產品經理介紹,這一次設計關鍵元素在“陀飛輪”。

  陀飛輪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除了可以提高走時精度以外,還把鐘錶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峯造極的地步。因此“陀飛輪”背後也代表着精工、精細、精緻,也是iGame想要在RTX 2080 Ti Kudan顯卡上傳遞的一種精神。

  RTX 2080 Ti Kudan顯卡整個導風罩都是使用金屬打造,而“陀飛輪”的ID設計一共使用了兩百多個金屬零件進行組合,是的,無論大大小小齒輪、零部件都是金屬打造的,確實有些蒸汽朋克風的味道。其中有一個大大金色齒輪,上面還有對應的年份刻度,從2009年到2018年, 象徵着iGame已經走過了十年。

  我們還能在每一個金齒輪旁邊看到有一系列的文字,記錄着iGame Kudan系列的成長,從GTX 580 Ti到RTX 2080 Ti。

  RTX 2080 Ti Kudan顯卡處處彰顯着細節,在整個金屬外框,有着波浪紋的造型,而且磨砂手感非常細膩,超遠一般顯卡的做工。

  看看CNC加工出來的齒牙,毫無瑕疵,而且還有倒角處理

  右上角標明瞭10週年紀念產品

  RTX 2080 Ti Kudan顯卡的背板也相當有特色,呼應前臉的波浪紋理,有專屬發光區域。

  背板上印有伏爾塔納人物造型頭像,以及10週年銘牌,以及獨一無二的RTX 2080 Ti Kudan顯卡序列號,我們拿到的是023號。

  每一張RTX 2080 Ti Kudan顯卡還會附贈一隻iGame虛擬IP形象“伏爾塔納”玩偶,質量功耗非常不錯,而且非常帥氣,顯然七彩虹在贈品上也非常用心。

  顯卡頂部擁有一個480×60分辨率的彩屏,可以自定義圖片以及顯卡狀態,並採用三個8 Pin外接供電,以求滿足RTX 2080 Ti顯卡在極限超頻下的功耗需求。

  顯卡頂部顯示器兩側各有一個金屬線圈的裝飾件,更添一份朋克風。

  從上一代GTX 1080 Ti Kudan顯卡就採用了風水冷混合散熱方案,而且還能讓玩家自由選擇風冷或者風水冷並用,祕密在於GPU散熱器集成了一個快拆式止水閥,可以自由接入對應的冷排。

  RTX 2080 Ti Kudan顯卡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原有基礎上,精簡了快拆式冷頭的尺寸,而且密封性更是大大地提高。原本GTX 1080 Ti Kudan顯卡拆卸下水冷頭時,會殘留些許水滴,但如今與瑞士廠商合作研發的新一代雙自封式水冷頭,可以將冷頭殘留液體減少至無法凝結水平,再也不用擔心多次拆裝一體式水冷頭,水冷液不足的問題,也體現着“陀飛輪”精益求精的精神。

  注意RTX 2080 Ti Kudan雖然厚度不到三槽,但iGame依然爲其配備了三槽PCI擋板,視頻輸出接口依然是標準的公版設計,DisaplayPort ×3、HDMI ×1、USB-C ×1,還有iGame顯卡的傳統,一鍵超頻按鈕,按下後會發出藍光,表示進入超頻模式,否者會停留在NVIDIA標準頻率上,建議大家直接使用超頻模式以提高性能。

  既然RTX 2080 Ti Kudan是風冷混合散熱,就來看看冷排設計吧。升級到240規格,但由於內置了水泵的原因,尺寸已經擴展到360規格,對於機箱要求甚高,必須能夠前置/底置360冷排的ATX機箱纔行,否者會有安裝兼容性問題。

  冷排鰭片做工尚可,個別有點歪,已經給你安裝好螺絲,使用的時候需要提前擰下來。

  風扇中央有“K”標,代表着“Kudan”

  水泵位置有“Kudan”象形文字,設計很不錯

  對了,冷排兩側均有RGB發光區域,有“Kudan”人物形象以及文字,採用5V 3Pin接口,可接入到主板上控制燈效。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弊端,這個冷排上的線非常多,兩個風扇4Pin接口、兩個5V RGB接口、一個水泵3Pin接口,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如果iGame能夠在一體式水冷式做好Hub,通過一根線纜連接到顯卡上就更好了,畢竟顯卡溫度控制靠主板有點奇怪。

  拆解圖賞: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RTX 2080 Ti Kudan顯卡的拆解,儘管看起來設計相當複雜,但拆解起來還是相當簡單。沒有設計散熱中框,直接集成在散熱器當中。並且針對GPU、顯存、MosFet、電感都有完備的散熱措施。

  GPU散熱底座爲真空均熱腔結構,搭配6根熱管,跟公版散熱方案一致,成本高,核心滿載下散熱效果佳。但據我們觀察,在待機狀態下,散熱效果是不如採用多熱管方案的。

  我們也順道把導風罩給拆下來了,仔細看看所謂的“陀飛輪”精神。

  做工確實是精品中的精品,沒有毛刺,有倒角高光處理邊緣,質感上佳,不愧是2萬塊的顯卡。

  2080 Ti彰顯着卡皇的身份

  iGame設計師通過觀察鯊魚鰭具備的優秀流體結構,運用仿生學知識設計了連續鰭狀鋸鐮風扇,葉面所具備的雙重導流結構可以使每一件風扇均形成兩個進氣旋,增強進風量提升整體散熱效能。

  這個背板設計也深得編輯喜愛,評價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採用了與iGame RTX 2080 Ti Vulcan X OC顯卡一致的PCB方案,堪稱奢華的16+3相 iGame Pure Power的i.P.P 至純供電系統,其中3相顯存供電,其餘16相都是核心供電。

  iGame在PCB元器件上不僅僅侷限於用好料、使用穩定,還追求佈局工整美觀,這也是少數顯卡廠商能夠做到的。

  RTX 2080 Ti使用的TU102-300A超大核心,11顆三星GDDR6顯存圍繞着,默認頻率爲14Gbps,但很容易就能超上16Gbps。

  除了使用了自行研發I.P .P(iGame Pure Power)至純供電電感外,還大量採用了美國KEMET的KO鉭電容。

  而MosFET則是來自安森美FDMF 3170 DrMos,最大通過電流70A,也是目前最頂級的MosFET。

  由於供電相數衆多,PCB正反兩面均有一顆uP9512P PWM IC。

  “360一體式水冷排”拆解,其實就是240冷排與水泵的組合,由於水泵被膠水粘死防止位移共振,不便破壞性拆解。

  快拆式一體式水冷安裝方式:

  握緊套件中的自封止水接口,兩隻手指將卡扣環向後方拉,然後套入到顯卡的對應位置上,鬆開卡環就完成安裝。

  相比上一代Kudan顯卡,RTX 2080 Ti Kudan顯卡的自封水冷頭尺寸更小,更容易安裝。

  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現已支持Dynamik Light極幻霓虹軟件,它肩負其七彩虹旗下所有產品RGB光效同步任務,可以模塊化自定義不同區域RGB效果,流動、呼吸等多種RGB燈模式。

  Dynamik Light已預置了多種RGB燈效,不僅可以自定義顏色,還能對亮度、方向、速度進行個性化控制,凸顯“玩家至上”精神。

  當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通電亮起來的一瞬間,簡直驚呆了,彷彿“時光齒輪”被激活了一般,科幻的藍色光逐一點亮每個年份,而中間的仿寶石設計會透出幽幽藍光,效果太讚了。

  如果你選擇流光燈效,效果也是非常討喜。iGame設計師算是比較懂何如運用RGB燈光增加顯卡的設計感,而不是用RGB燈光去破壞設計感。

  背板的燈光同樣很柔和,支持RGB流光效果,如果發光面積更大一些就更出彩了。

  第二代iGame Status Monitor屏幕需要軟件的支持,點擊iGame Zone II軟件右上方的LCD即可進入,你可以在這裏選擇顯示內容,有風扇轉速、顯存佔用、核心頻率、溫度、型號/日期/時間、GPU使用率、自定義圖片可選。

  除了顯示顯卡狀態以外,還能夠自定義圖片、GIF,更多詳情可以參考之前的評測。

  基準性能測試:

  測試平臺是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遊戲平臺,Intel Core i7-9700K,搭配上微星的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芝奇 Trident Z DDR4 3200MHz 8G×2、Intel 600P 512GB。

  由於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的特殊性,我們將會因地制宜測試多種情況下的基準性能,分別是NVIDIA默認頻率(1350-1545MHz)、一鍵超頻下風冷散熱(1350-1815MHz)、一鍵超頻下風水冷散熱(1350-1815MHz)、手動超頻(1410-1875MHz)。

  通過GPU-Z查看顯卡的功耗限制條件,發現一鍵超頻BIOS下的默認TDP就高達320W,而通過30%的上浮,最終可以高達415W TDP,幅度之多實屬罕見,也給極限超頻帶來穩定的因素。

  超頻過程我們就按下不表了,按照我們的步進式超頻方法,最終默認頻率+60MHz,顯存頻率+1000MHz順利通過所有3DMark測試,超頻幅度尚可,也是Turing顯卡的正常表現。

  下面我們來看看四種狀態下,手上這張編號023的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成績如何:

  很明顯,在常規的FireStrike、TimeSpy測試中,按下一鍵超頻按鈕後,性能提升7-9%,幅度不錯。如果加裝了一體式水冷散熱,性能還能往上提升1-2%,看來溫度降低確實有效提高性能,這也是GPU BOOST 4.0的特性之一。你也會發現,光線追蹤測試Port Royal似乎對於頻率不太敏感,而DLSS測試更是幾乎一樣,可以反映DLSS性能與Tensor Core數目有關,與核心頻率關係不大。

  而超頻後,性能還能繼續提升7-9%,符合Turing顯卡超頻定律,比起NVIDIA默認頻率高13-18%不等,建議大家日常最少啓用一鍵超頻使用,有一體式水冷加持,即便是長期超頻使用也是可行的。通過觀察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三種狀態下的頻率曲線,你可以清晰看到,風水冷混合散熱下,頻率表現更爲穩定,不像單獨風冷頻率波動嚴重,超頻狀態下最高可以達到2115MHz,穩定頻率也有2085MHz,在頂級非公RTX 2080 Ti顯卡中也非常少見,顯然iGame應該有特挑過核心的緣故。

  溫度測試:

  我們分別測試了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在一鍵超頻狀態下,風冷、混合散熱兩種情況下的散熱能力。溫度測試過程中全程進行封箱處理,測試機箱爲先馬渦輪颶風版,測試環境溫度約爲24.5℃。待機溫度是進入系統後記錄10分鐘,滿載溫度則是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記錄10分鐘。爲了讓大家能直觀看到顯卡的溫度變化,特意用GPU-Z Log to file功能輸出所有顯卡數據,採集10分鐘做出折線圖展示給大家看。

  在單一風冷狀態下,待機溫度爲41℃,滿載72-74℃波動,對於一張頂級非公RTX 2080 Ti顯卡來說表現已經非常不錯,況且噪音控制也很棒。在加裝了240一體式水冷散熱下,待機溫度更是下降到只有32℃,而滿載溫度也只有57-58℃,表現真得很出乎意料,實在是太好了,難怪加裝了水冷下,顯卡核心頻率更高更穩定了。

  功耗測試:

  通過我們專門購置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可以分別精確地測量顯卡PCI-E、外接電源接口瓦特數,顯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則是在進入系統後記錄1分鐘取平均值。

  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此處的功耗並不包括240一體式水冷功耗,待機下只有區區19.6W,未一鍵超頻下功耗爲220-270W之間波動,符合NVIDIA公佈的TDP。但當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進入了一鍵超頻狀態後,功耗就會被極大地提高至接近350W高位,由於我們針對顯卡的採樣時間在1ms,顯卡的尖峯功耗可能更高,因此大家應當選購功率更大的電源,建議800W起步。

  總結:顯卡中的“陀飛輪”

  Kudan系列作爲iGame顯卡的巔峯之作,每一張Kudan顯卡都凝結了當時最頂尖的性能、最頂尖的設計。而iGame RTX 2080 Ti Kudan顯卡絕對無愧於九段之名,同時還賦予其“陀飛輪”的全新基因。

  從外觀設計上來說,脫胎於GTX 1080 Ti Kudan那種古樸之美,RTX 2080 Ti Kudan糅合了蒸汽朋克風,五個金齒輪、兩個銅線圈、三把風扇無一不在表達其設計理念。而做工之精細,遠超現有的顯卡,只有你親眼所見、親手觸摸纔會感受到iGame的拳拳誠意以及傾注的心血。

  RTX 2080 Ti Kudan還融合了iGame目前最好的技術,新研發第二代顯卡LCD側彩色動態顯示屏,可自由定製顯示內容;iGame真空冰片科技,真空超扁平密閉腔體能夠顯著改善散熱效果;還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套件,採用了自封快拆式結構,做到滴水不漏。。。。。。這一切都彰顯着Kudan顯卡的頂級定位,每一代都是卡皇之皇。

  19999元的售價可能讓絕大部分玩家望而卻步,但別忘了其限量的特性,全球只有1000張,而且還匯聚了iGame最頂尖的技術與設計,讓“RTX 2080 Ti Kudan”彷彿擁有了“藝術品”的特性。甚至可以說,iGame絕對是不計成本以藝術品的屬性來打造的RTX 2080 Ti Kudan,你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