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在國共兩黨合作期間,一共開辦了六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軍官。

在這六期的學員中,每期都有名揚天下的將領。

其中最厲害的,當屬第一期的學員。第一期有些什麼厲害人物呢?

有蔣先雲、徐向前、陳庚、左權、胡宗南、杜聿明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將領。他們在國共兩黨中,都手握重兵。

1. 黃埔三傑

在黃埔軍校,被稱為三傑的是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靈不過陳庚的腿。

蔣先雲是黃埔一期的學霸,所有科目成績都攘括了第一,創造了黃埔軍校後無來者的奇蹟。

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蔣先雲做了大量有利於兩黨合作的工作,并力勸蔣介石與共產黨合作。

他在攻打奉系軍閥戰鬥中,身先士卒,英年早逝。

賀衷寒考入黃埔軍校筆試成績排在三名之外,但口試中,以滔滔不絕的辯才,技壓群雄。賀衷寒後來追隨蔣介石,沒有成大器。

陳庚東征期間,靠著自己的飛毛腿,在槍林彈雨中,背著蔣介石過河,救了老蔣一命。還有夜行160里為蔣送信求援。

蔣對他既感激又讚賞,想拉入麾下。

但陳庚有堅定的信念,毅然跟隨周恩來,參加了南昌起義。

三傑曾經都受到蔣介石的賞識,也先後都做過蔣的侍從秘書,但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陳庚成為了共和國的大將,而賀衷寒卻隨蔣逃到了台灣。

2.共產黨方面

徐向前被劉伯承元帥稱為我軍最會打仗的兩位,另一個是粟司令。

在解放戰爭時,徐帥率軍功克了全國第一堅城山西,消滅敵人14萬,推翻了盤踞山西38年的閻錫山部隊,創下了我軍以少勝多的功城奇蹟。

徐向前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是中國開國將帥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還有左權,他在陳庚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時,左權隨先頭部隊指揮作戰。他指揮果敢,行動迅猛,保證了大部隊的順利通過。

左權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等文章40餘篇,他是一位有理論修養,同時又有實踐經驗的軍事家。

3.國民黨方面

黃埔軍校三傑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文有蔣先雲,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從這裡可以看出,胡宗南的軍事才能是何等厲害。

胡宗南因個子不足1米6,報考黃埔軍校時,險些淘汰,是「哭」著進來的。

胡宗南被稱為「狡於狐,勇於虎」,參加了東征、北伐戰爭,成為了國民黨的名將之一。

杜聿明書香門第出生,一心想著投筆從戍。

杜聿明率軍參加桂南會戰,浴血奮戰18天,重創「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史稱崑崙關大捷。

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想不到的是,在淮海戰役被俘。更想不到的是,建國後,他被當選為人民共和國和政協委員。

黃埔軍校的學生,為北伐戰爭、為整個抗日戰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黃埔生人數如下,一期:635人;二期:449;三期:1233人;四期:2654人;五期:2418人;六期入伍4400人,畢業718人;七期畢業666人。

國民黨軍黃埔系學生官運來講,第一期和四期最好。

一期學生畢業早,自然佔據了最好的位置。第二、三期時間沒晚多少,資歷差了一大截,陞官速度很難趕上一期的。個別戰功特別突出或機緣特別好的,49年以前也就是中將,如方天、王耀武。這個速度,同四期學生基本一樣。

第四期運氣好,畢業時,開始北伐,第一軍惡仗不多,傷亡比粵軍第四軍,桂軍第七軍小的多。四期學生從第一軍發展起來的特別多。僅49年前當上將軍的人數,就超過前三期總和。國民黨潰退台灣後,很長一段,軍中當家的大多四期生,比如羅列、高奎元等。

五期,六期又不行了,四期學生人數太多,把好位置全佔滿。打紅軍打日本時,五、六期還都是基層軍官,傷亡率特別高。五期學生恰好趕上分共清黨,被殺了不少,跑了不少。

看抗日剛開始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這些黃埔生的官職就清楚了。一期孫元良、宋希濂師長,二期姚中英師參謀長、邱清泉教導總隊參謀長,三期易安華、朱赤、高致嵩旅長,四期謝晉元團長,六期姚子青營長。師長稍安全些,有護衛,跑的時候過江老同學還給留船。團、營長沒這種待遇,大部分犧牲了。南京保衛戰慘烈到什麼程度,旅長都上陣肉博陣亡。

宋希濂有個兄長叫宋仁楚,一期招生時在湘軍方鼎英部作軍官,想去考黃埔被方勸住了。後來黃埔名聲大噪,他下定決心去考,只上了五期,結果他陞官速度一輩子趕不上他弟弟。

和鄭洞國一起報考黃埔的有陳聰謨,結果他們到時為時已晚,報名結束了。鄭洞國借用黃鰲多報的一個名額考取,陳只好回家去了,然後來年來考上了三期。陳然後的職位和鄭洞國相差甚遠。

能力是一方面,但一期的資歷實在太重要了。更可況國軍還基本上是論資排輩的。

中共這邊就不一樣,管你是黃埔出身還是農民出身,沒人沒槍,都需要你自己發展。只要你能拉起隊伍,拉起一個團你做團長,拉起一個師你做師長。中共這邊的黃埔生也基本都展現了較高的軍事能力。但相對來說過於弱小,所以傷亡率特別高。很多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就展現了很高的指揮素養,紅軍時期犧牲的最著名的有盧德銘、周逸群、王爾琢、伍中豪、黃公略、吳光浩、劉志丹、李鳴珂、蔡申熙、朱雲卿,被錯殺的許繼慎、段德昌、曾中生、董朗、孫德清、周維炯等。介紹幾個大家不熟悉的,孫德清,黃埔一期,參加過南昌起義,犧牲於夏曦的肅反。孫德清在許光達的回憶錄中有詳細描述,是許的革命引路人,許大將對孫德清的能力有很高的評價,周恩來曾讚揚他「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董朗,黃埔一期,參加過南昌起義,犧牲於夏曦的肅反。董朗被譽為不可多得的軍政人才。在紅二、紅四方面軍中,黃埔生不是犧牲於敵手,就是犧牲於張國燾夏曦之手。經過這番折騰,中共的黃埔生所剩無幾了。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黃埔軍校校歌》

黃埔四期最厲害,因為他們中間有個林彪。

1948年蔣介石在瀋陽向杜聿明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林彪能打游擊,就地籌糧籌餉,而你就不行?你們都是黃埔生,可你是一期的,他只是四期的,為什麼一期的卻打不過四期的?」

塔山阻擊戰後,蔣介石更是怒不可遏,大罵54軍軍長闕漢騫「不是黃埔生,而是蝗蟲,該槍斃!」

解放軍攻佔上海後,有兩名軍官不認識宋慶齡,動員她把房子騰出來,陳毅知道後,只能動員陳賡去給宋慶齡道歉,因為陳賡和孫夫人關係非同一般。

陳賡見了宋慶齡,暢敘友情後,宋慶齡問道:「你帶多少兵啊?」

陳賡說:「20多萬(其實只有十幾萬)。」

宋慶齡頗為驚訝:「怎麼那麼少?林彪是四期(指黃埔軍校四期)的,都帶了七八十萬兵呢。」

陳賡只能苦笑道:「他進步快。」

由此可見,林彪才是黃埔軍校生中佼佼者。

張靈甫也是黃埔四期學員,他的成名有些莫名其妙,抗戰結束,他才是74軍58師師長,就算他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因職務所限,也難有大的作為。

況且他傷敵800,自損一千的戰術飽受詬病,張靈甫在將星閃耀的黃埔四期,實在是不太耀眼的那一顆。

胡璉也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他在抗日戰場和解放戰爭中都表現平平,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他才被授予少將軍銜。

真讓胡璉出名是金門戰役,在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村,他指揮部隊擊敗了一萬多登陸金門的解放軍,其中俘虜約五千人。

這樣的戰績在解放軍將領中,根本不值一提,但他卻是胡璉軍事生涯中難得的一抹靚麗。

說胡璉是黃埔名將,也有些太牽強了。

還有一位黃埔四期的將領,雖然不太出名,但他的豐功偉績,以及卓越的指揮才能,並不比上述這些人遜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趙尚志。

趙尚志曾經帶領30多名騎兵弟兄,接連攻克了日軍盤踞的五常和巴彥兩座縣城,這等威風,就是《亮劍》中的李雲龍也望塵莫及。

日本人恨他入骨,懸賞上一萬大洋,聲稱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人肉一兩銀。並在報紙上慨嘆。「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

趙尚志可能是中共將領中,消滅日本人最多的,據日本軍史記載,僅1936年上半年,就有1900多名日軍倒在趙尚志領導的第三軍槍口下。

而國粉津津樂道的第三次長沙戰役,日軍戰報通告陣亡1600多人(國軍戰報,消滅日軍5萬多人)。

趙將軍的豐功偉績,無愧於黃埔名將的稱號。


1924年6月16日,對於全國人民而言,這不過是個普通的炎炎夏日。對於國共兩黨卻不一樣,因為這是他們合作的結晶: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日子。為何選在這一天呢?難道是為了湊個六六大順?

在兩年前的這一天,粵軍司令陳炯明叛變國民政府,並且炮轟總統府。若不是衛兵拚命保護,估計孫中山和宋慶齡就提前打醬油了。

幾經周折脫險之後,總統和總統夫人才平安脫險;也正是因為這一次逃亡,懷有身孕的宋慶齡才流了產,孫中山因此失去了他和宋慶齡的唯一的孩子。

自此,孫中山便記住了這次恥辱。

痛定思痛後的孫中山,對國民革命有了全新的認識:別人的部隊終究是別人的,要想徹底成功,必須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徐向前

於是乎,孫中山便萌生了單幹的想法,黃埔軍校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單憑孫中山自己,當然是辦不了軍校的。儘管他有這麼大的面子,也沒這麼好的腦子。

說來,黃埔軍校能順利被創辦,還得感謝兩個神助攻:蘇俄與我黨。

也正因此,在合作的前六期學員里,黃埔軍校也為我黨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

成立之初,和所有的大學一樣,一旦學校開始擴招,便意味著魚龍混雜,同時也就意味著江河日下。

從第七期學員開始(兩黨破裂之後),黃埔軍校便也就走上了擴招之路,雖然也有名將,旦比起之前六期、質量卻呈斷崖式下降。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真正能算得上是黃埔學員的,只有前七期的骨幹弟子,因為第七期乃是國共分裂前才開學的。

前七期畢業的所有學生總共多少人呢?12887人,而第一期只有可憐的645人。黃埔軍校畢業證書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學校已經有了4期畢業學員。同時,第五期和第六期也在訓練和招生。於是,這幫軍校畢業的學生,便組成參戰部隊,開始北伐之路。

戰爭是慘烈的,槍炮是不長眼的,生命是脆弱的。幾次戰爭結束之後,黃埔師生戰鬥減員3000人之多,更不用說那些普通的士兵了。其中一期學員犧牲300人,二期犧牲200人,三期犧牲500人,四期犧牲700人,五期犧牲300人。

最慘的當屬第一期老學長了,總共才645人的總人數,一下子就少了將近一半。不過,留下來的自然稱得上是精英。

一期剩下的學員中,有222人獲得了少將以上軍銜,其中更是有3名一級上將和5名二級上將。

第一期學員名單中的多數人,都成了日後戰爭的重要角色,其中的名將更是數不勝數。

光是能叫出名字的就有: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黃維、宋希濂、陳明仁、黃傑、鄭作民、李仙洲、關麟征、蔣先雲等等。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林彪

第二期和第三期學員因為某種原因,並沒有招收更多的學員,而學員的質量更是不如第一期那麼強勢。因此,很多不得志的青年,都被延遲到第四期才進入軍校,造成了第四期學員劇增。基數大、生源好、教官厲害,自然第四期的學員也就厲害了。

因此,第四期也是名將輩出,比如說:林彪、張靈甫、胡璉、曾中生、劉志丹、廖耀湘、李彌、劉玉章等等,這些都在抗戰和內戰的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儘管如此,第四期學員與第一期相比,還是稍有遜色。

學長果然是學長,雖然不能吊打第四期小學弟,為他們立個好榜樣還是綽綽有餘的。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是當之無愧的最強。


黃埔最優秀的學生,大部分都在淞滬會戰中殉國了!

曾有記者採訪王耀武,說道:您戰功卓著,可以算是黃埔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了。

王黯然道:黃埔最優秀的學生都死在淞滬戰場了。我何及其十分之一!

淞滬會戰,投入了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其慷慨激昂可歌可泣。多少優秀的士兵為國捐軀,多少優秀的將領悄然隕落。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致敬一代熱血軍人!致敬那個共赴國難的大時代!


開門見山,國共兩黨各選3名:我軍方面,徐向前、陳賡、左權,成就最高;關麟征、杜聿明、陳明仁,能力最強。

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並稱世界「四大軍校」,短短不到10年時間,培養出無數軍事英才,尤以一期名將最多。

一、我軍方面,徐向前、陳賡、左權領銜

1、徐向前,山西五台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十大元帥之一,著名軍事家,最被低估的開國將帥之一。

解放戰爭中,我軍的主要作戰策略是運動戰和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歷次戰役投入總兵力往往數倍於敵軍,然後圍點打援,逼迫敵軍投降,很少圍城強攻,林彪、粟裕都不例外。

但徐帥卻獨樹一幟,他膽識過人,敢打大仗、硬仗、惡仗,擅長攻堅克難;謀略超人,善於出奇制勝,屢屢以少殲多,以弱敵強。

徐帥是典型的「強將手下無弱兵」,一些老弱病殘和新兵在他手中也能煥然一新,爆發戰鬥力。解放戰爭時,徐帥率軍解放山西,大膽圍城,攻克全國第一堅城——太原,消滅敵人14萬餘人,推翻了盤踞山西38年之久的閻錫山政權,創下我軍攻城戰以少勝多的軍事奇蹟。

長期以來,徐向前元帥的軍事能力被大大低估,但號稱軍神的劉伯承元帥對徐帥的軍事才華有著充分認識,他說:」我軍有兩個人最會打仗,一個是徐總指揮,一個是粟司令。」

徐帥性格深沉,靜默寡言,生活簡樸,不擺架子,為人低調正直,敢于堅持真理,人稱「布衣元帥」。1990年病逝。

2、陳賡,湖南湘鄉人。「黃埔三傑」之一,十名大將之一,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陳賡出身將門,就讀黃埔軍校期間,與蔣先雲、賀衷寒並稱黃埔三傑。三傑中,蔣先雲英年早逝,賀衷寒追隨蔣介石並無大成,只有陳賡終成大器。

陳賡在東征期間曾對蔣介石有救命之恩。華陽戰役失敗,陳賡力諫蔣介石突圍,並且背起負傷的蔣介石,一口氣跑出數十里,衝出敵人封鎖。蔣對他既感激又欣賞,想將之拉入麾下。

1933年,陳賡被捕,蔣介石親自會見了陳賡,希望能感化他為己所用,並聲稱只要陳賡公開聲明投靠國民黨,自己不計前嫌,仍然重用他,但陳賡信念堅定跟黨走,堅決不從。

陳賡長期參與領導中央特科工作,與國民黨針鋒相對鬥爭。抗戰期間,他作戰勇敢,提出「一天殺一個鬼子」的口號;解放戰爭期間,陳賡兵團挺進豫陝鄂,立下卓著戰功;抗美援朝期間,陳賡任志願軍副司令、第三兵團司令員,率軍打出了中國軍威。新中國成立後,他受命組建軍事工程學院 (哈軍工的前身),為國防軍事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蔣介石晚年曾說陳賡是害群之馬,五個胡宗南也不抵一個陳賡。蔣經國問父親:陳賡和您淵源匪淺,為何沒有跟您呢?老蔣也自問:是啊,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3、左權,湖南醴陵人,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抗戰期間犧牲的最高將領

左權早年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一期,並在陳賡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參加東征,並於1927年9月赴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打下了深厚的軍事理論基礎。

左權返回國內後,先後任紅新12軍軍長、紅1方面軍總司令部作戰參謀,並隨軍參加長征,以後又參加紅軍東征、西征,積累了豐富的指揮經驗。抗戰爆發後,左權任八路軍參謀長。

在八路軍總指揮部,除了重大戰事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決定外,一般性、日常性的軍政工作都由左權來處理,他紮實的理論修養、豐富的作戰經驗和超人的指揮能力,應付這些事務遊刃有餘,並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敵後抗日戰爭,粉碎國民黨對抗日根據地的圍剿。

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為掩護八路軍總部轉移,左權指揮部隊毅然承擔起斷後並吸引敵軍主力的任務。5月25日,左權在山西遼縣十字嶺率軍突圍,激烈的戰鬥中,一顆炮彈在他身邊爆炸,左權頭部受傷,當場犧牲,年僅37歲。

左權犧牲後,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家、軍事家,改遼縣為左權縣。

左權擅長軍事理論研究,又不乏指戰經驗,是游擊戰術的創造人之一,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會多一名開國元帥。

我軍其他如王爾琢、趙自選、宣俠父、蔡申熙、李之龍、黃鰲、劉疇西、許繼慎等人,均是才華橫溢,可惜為革命捐軀,英年早逝。

二、國軍方面,關麟征、杜聿明、陳明仁領銜

1、關麟征,陝西鄠縣人,抗日名將,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黃埔軍校校長。

關麟征早年參加東征北伐,作戰勇敢,且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很受蔣介石親信和重用,在圍剿紅軍時,與黃埔一期同學徐向前、蔡申熙、陳賡等交戰取勝,因此晉陞25師師長。

關麟徵用兵以穩,准、狠著稱,擅長用計,長於急襲,率領的25師被稱為「千里駒」,他便是首任師長,又因生性傲岸,有陝西冷娃之稱。

抗戰期間,關麟征先後率軍參加長城抗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以勇猛戰鬥著稱,在國民黨軍界被稱為「關猛」。特別是台兒庄戰役中,孫連仲主守,關麟征主攻,重創日軍,兩人被譽為「孫鋼頭」和「關鐵拳」。

蔣介石十分欣賞關麟征的忠誠和勇敢,讚揚說:「中國軍隊如都象52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1939年關麟征因功升任15集團軍總司令,成為黃埔生中第二個集團軍總司令,僅次於蔣介石第一心腹胡宗南),年方34歲。

可惜的是,此後的關麟征因自身性格和與陳誠的矛盾,未再獲重用,失去了征戰沙場的機會。1947年,關麟征接替蔣介石任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校長,他是黃埔軍校第二任校長,一個黃埔一期生23年後回到學校擔任校長,也是黃埔第一人。

1949年,關麟征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1980年7月病逝於香港。

2、杜聿明,陝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將領,中國駐緬甸遠征軍總指揮。

杜聿明和關麟征、張耀明一樣都是陝西人,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東征、北伐,開始嶄露頭角,因作戰勇敢不斷升遷,後來擔任第17軍第25師旅長、副師長等職,上級領導正是陝西老鄉、黃埔同學關麟征,兩人共同參加古北口長城抗戰,並肩作戰。

1937年,國民黨軍組建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被任命為第一任團長,其後先後擴編為師、軍,番號為第五軍,成為抗戰初期唯一的機械化新軍。杜聿明治軍嚴格,注重訓練,提出「操場就是戰場」的理念,麾下有鄭洞國、戴安瀾、邱清泉等當時名將。

1939年12月,杜聿明率軍參加指揮桂南會戰,經過長達18天的浴血奮戰,攻克崑崙關,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獲取重大勝利,極大鼓舞了抗戰士氣,史稱崑崙關大捷。

1942年,杜聿明任中國駐緬甸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參與指揮著名的同古會戰,他採取先攻繼守、逐次抵抗的戰術,與敵激戰半月之久,極大消耗了日軍精銳,成功牽制日軍。

解放戰爭期間,杜聿明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指揮軍隊大舉搶佔地盤,並與東北民主聯軍多次大戰,打的林彪毫無還手之力,但後來痛失好局,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被林彪、粟裕輪番血虐,並在淮海戰役中被俘。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杜聿明的女婿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

3、陳明仁,湖南醴陵人。國共雙料將軍,「黃埔一期的一面旗幟」。

陳明仁早年參加東征,以作戰勇猛著稱。惠州戰鬥中,他率領敢死隊攻入城內,第一個登上城樓。慶功會上,總指揮蔣介石命全體官兵舉槍向他致敬。

抗戰期間,陳明仁曾率軍參加九江保衛戰、桂南會戰,升任第71軍軍長,隨中國遠征軍參加滇西對日軍反攻作戰。陳明仁指揮作戰極其勇敢,率軍一舉攻克號稱堅不可摧的松山要塞,更在進攻回龍山戰鬥中豪言「拿不下回龍山,我就死在山頭上」,又是一舉奪取友軍久攻不克的回龍山,殲滅日軍18師團和50師團大部,從此威振中外,成為威震敵膽的抗日名將。

解放戰爭期間,陳明仁先後率軍參加東北戰場和華中戰場作戰,既有血戰保衛四平的成功,也有被擊潰的敗績,因被他人告發撤職,對蔣介石產生反感,1949年在長沙主動率部起義。

與杜聿明等被俘的高級將領不同,陳明仁師主動起義,因此仍被賦予帶兵打仗的重任,先後任解放軍第21兵團司令員、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55軍軍長等職,更在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成為同時擁有國共兩黨中將及以上軍銜的將軍。

毛主席曾說陳明仁「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蔣介石則稱陳明仁是「黃埔一期的一面旗幟」,只是他到死也想不明白為何頗為忠誠的陳明仁會選擇主動起義。

國軍其他如鄭洞國、李默庵、范漢傑、宋希濂、侯鏡如、賀衷寒、黃維等雖級別不低,頗有名聲和戰績,但軍事能力還是略遜上述三人一籌。尤其是蔣介石鐵杆嫡系,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的胡宗南,實際上是著名的「常敗將軍」。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黃埔軍校每一期,都出了很多名將,不能單單地說哪一期最厲害。因為打仗都是團隊配合的,不能說是哪一個人呢最厲害。

下面我說一下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的林彪元帥吧。

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恐怕是世人皆知的吧。這一次戰役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中國全民抗戰以來,第一次在戰場上對日作戰取得得勝利。

這一次的勝利大大地鼓舞了全民抗日的決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林彪無論參加什麼戰役,都是身先士卒,第一個衝鋒陷陣,殺入到敵營的人。

要知道林彪就是靠著自己的英勇,從小小的營長,到團長,一直升上升到共產黨的高層的。可以說他的官職全部是由自己所打的戰役所換來的,是真真正正的將才。

當然林彪表現最佳的戰役是解放戰爭的時候。在東北是林彪帶領四野軍打響了三大戰役之中的遼瀋戰役的。

遼瀋戰役取得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拉開了序幕。之後林彪又帶領四野軍一路向南,直到解放海南省為止,可以說在這期間,林彪帶領的四野軍解放了大半個中國。可見,林彪在解放戰爭過程中立下的功勞有多大。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在蘇聯的幫助下,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從廣義上講,1924年創辦起至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在大陸共辦了23期,在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後,國共合作三年時間共招收了六期學生,也是黃埔畢業生質量最高的六期,培養出了不少傑出軍事政治人才,日後也成為了兩黨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要選黃埔哪一期學員最厲害,還是在第一期和第四期這兩期里選,因為第一至第四期都是大革命時期畢業的,都經過了革命的考驗和戰火的洗禮,這兩期也被認為質量最高的學員,都有著獨當一面的人物,在抗日戰爭和內戰中大放異彩。

第一期的由於正值軍閥割據,學期都比較短、只有半年時間,學員大都是兩黨從全國各地介紹和選拔入校的,畢業後直接赴往國民東征前線。其中軍事才能比較出眾的有徐向前、杜聿明、陳明仁、關麟征、鄭洞國、胡宗南、還有黃埔三傑中的陳賡、蔣先雲。

第四期於1925年底進校,目睹了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第一次北伐、中山艦事件等,激漲了學員的軍事政治鬥爭知識,四期畢業學員軍事才能也相當出眾,代表有林彪、胡璉、張靈甫、劉志丹、伍中豪、曾中生、段德昌等。

第一期個人認為我黨最厲害當屬徐向前元帥,有黃埔奇才之稱的蔣先雲,深得兩黨的器重,蔣介石曾說過「他日革命成功解甲歸田時,黃埔所有虎狼之士,方先雲可轄」,可惜英年早逝,而國民黨最厲害的當屬關麟征「關鐵拳」。第四期我黨最厲害的當屬林彪,而國民黨的非「猛如虎、狡如狐」的胡璉莫屬。

徐向前,我黨最能打的將領之一,被譽為最低調的元帥,土地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在湖北紅安成立時,下轄六個師、總兵力四萬餘人,徐向前任紅四總指揮(陳賡任第12師師長)也是黃埔畢業生第一個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指揮官,而一期中的國軍最高的胡宗南當時還是個師長。

紅軍時期徐向前的軍事才能就大放異彩了,指揮的大兵團作戰無人能及,不少黃埔精英都敗在他的手下;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第一縱隊司令,指揮的八路軍人數也是最多的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十大經典戰役,徐向前指揮過太原戰役、晉中戰役、臨汾戰役等,均是以少勝多,其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毛主席曾說過,要不是徐向前身體原因,足以和林彪一較高下。

關麟征,國民黨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十四年抗戰靠「拳頭」打出了「關猛」的雅號,黃埔畢業後參加過東征北伐、中原大戰等,1933年率領第25師參加長城抗戰,血戰日軍第八師團而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抗戰爆發後率領第52軍在漳河南岸打得土肥原賢二第14師團落荒而逃;1938年率領52軍參加台兒庄戰役,重創板垣征四郎四第五師團,同年參加了武漢會戰。

1939年9月參加湘贛會戰擊退了日軍第六師團,後升任第15集團軍司令,也是繼黃埔一期胡宗南後第二第任集團軍司令的學生,方年才34歲。抗戰結束後,由於與「小委員長」陳誠不和而逐漸淡出軍界,選擇了急流勇退。而關麟征麾下的黃埔學生如杜聿明、鄭洞國、張耀明、劉玉章等都是抗日名將,關麟征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毋庸置疑。

黃埔四期的林彪軍事才能眾人皆知了,蔣家王朝的最大顛覆者之一,被蔣介石稱為戰爭魔鬼,黃埔眾將如杜聿明、廖耀湘、范漢傑、鄭洞國等都敗在林彪手下,而一期的陳明仁是黃埔唯一打敗過林彪的將領,在四平攻堅戰以一軍之力擋住了林彪十萬聯軍的進攻;而四期國民黨的胡璉也很厲害,陳誠18軍的主力戰將,抗戰的著名的石牌保衛戰胡璉指揮的第11師挺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而解放戰爭期間毛主席多次給予點名道姓,胡璉是國軍中一位不簡單的人物吧。

黃埔一期和四期都人才輩出,一期的徐向前、陳賡、杜聿明、鄭洞國、關麟征、胡宗南等都成為了兩黨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而四期中兩黨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就比較少了,除了林彪和胡璉兩個外,所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中最厲害的當屬第一期。


這是一個送分題——黃埔第一期學生最厲害。

很多人肯定不同意,因為在人們印象里,似乎黃埔第四期學生才是最厲害的。

為什麼筆者說黃埔第一期生最厲害?

看完下文再討論。

熟悉黃埔軍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兩句屬於黃埔的順口溜:武有胡宗南,文有賀衷寒,能文能武李默庵;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都不如陳賡的腿。這兩個順口溜是「黃埔三傑」的兩種不同提法,涉及到5個人:蔣先雲、胡宗南、賀衷寒、陳賡、李默庵。無一例外,這五個人都來自黃埔第一期。也就是說,學校公認的最出色的五個人,都是一期學生。

學校表現重要,戰場表現更重要。那麼,黃埔第一期學生到了戰場上表現又怎樣呢?

黃埔第一期學生是老大哥,也是黃埔最早走上戰場的。從東征陳炯明開始,黃埔一期生就屢建奇功:一期生陳明仁血戰惠州,第一個登上惠州城牆;一期生陳賡,在一片大潰敗中奮不顧身,先是救蔣校長於危難之間,再徒步幾十公里,求得援兵,反敗為勝,讓蔣校長對著數百名黃埔師生說:「什麼是黃埔精神,陳賡就是黃埔精神。」

不僅僅是東征,在之後的北伐戰場,黃埔一期的精英們表現也很不賴,如蔣先雲、曹淵、胡煥文、洪劍雄、張其雄、趙子俊等。據統計,從東徵到北伐,黃埔一期生戰死陣亡的共計79 人。可以說,一期老大哥的名頭,是血海里翻滾出來的。

到了抗戰時期,黃埔一期生們大多已走上中高層軍事指揮崗位,開始在抗日戰場展現各自的能力。胡宗南指揮的第1軍,在淞滬戰場幾乎打得精光;宋希濂指揮的第71軍36師,在富金山戰役中面對數倍的倭寇,不屈不撓,幾乎全軍覆滅也不後撤一步,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余程萬指揮的第74軍57師,在湖南常德與日軍血戰十幾天,最後8000勇士只剩下不到一百多人;杜聿明指揮部隊血戰崑崙關,消滅日軍中村旅團,居功至偉;左權作為我黨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也是黃埔一期的優秀畢業生。他在指揮反掃蕩的戰鬥中英勇犧牲,朱老總知道後痛不欲生,寫下詩句:「名將以身殉國家, 願拼熱血衛吾華。 太行浩氣傳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抗戰期間,黃埔一期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腔熱血,為中華獨立奮戰沙場,不愧是吾輩之楷模。

當然了,並不是說其他的黃埔生不優秀。如黃埔第三期的王耀武和方先覺;黃埔第四期的胡璉、張靈甫、林彪等,也都非常厲害。但總的來說,從整體出材率和所處的位置來看,都明顯稍微弱於黃埔一期生。綜上所述,黃埔一期生確實是歷屆黃埔生中最優秀的。

參考資料:

1. 陳予歡:《黃埔軍校》

2. 曾慶榴:《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黃埔軍校整體而言,一到六期的水平明顯超過後面各期。而一到六期之中,第一期最是人才輩出。

黃埔軍校堪稱是中國現代軍事家的孵化器。倒不是說裡面的軍事培訓多麼厲害,而是裡面出了大批國共兩黨名將,這些人在未來數十年的金戈鐵馬中主宰了中國的命運。

軍隊講究論資排輩。一般而言,這種持續辦理的軍校,越到前面的學員,其資歷越高,不過也有可能出現某些後起之秀超越學長。

就黃埔軍校而言,1-6期出人才明顯超出後面的幾十期,可以說有一個斷層的下降。這一方面因為前六期得以參加北伐戰爭,獲得了大幅度增長經驗和資歷的機會,另一方面前六期是在國共合作下辦理的,後面的則是在國民黨發動反共事變後辦理的。那一次事變,國民黨不但殺了大批共產黨,還殺了十倍於此的國民黨左派,可以說把自己的基層組織打得稀巴爛。所以後面出的人才不如前六期也就不奇怪了。

那麼,前六期裡面,哪一期最厲害呢?有的人說第四期。這有一定原因,就是第四期是黃埔軍校第一次擴招。前面每期幾百人,第四期一下子兩千多人,翻了好幾倍。人數多了,自然名人也就多了。而四期的名人裡面,出了一個林彪。這位是黃埔學生中帶兵最多、地位最高的,解放戰爭後期擁有百萬大軍,還曾擔任過副統帥。捎帶著就把四期整體的感覺給提上去了。

但實際上,黃埔四期比黃埔一期還是不如的。

四期除了林彪之外,剩下兩千多人裡面,能拿得出名頭來的並不是太多。比如共產黨這邊的劉志丹、曾中生、伍中豪等,都是英年早逝的人物。國民黨這邊黃埔四期最強的是胡璉,打仗確實有兩手。其他李彌官拜兵團司令,實力平平;愛妻模範張靈甫長得帥名頭大,其實也就是普通有勇無謀的猛將;謝晉元是抗日民族英雄,八百壯士威震天下,可惜只到團長就慘遭暗算;劉玉章官拜副總司令,但最大的戰績是兩次帶兵逃亡成功。

(胡璉)(我就是不放張靈甫照片)

而一期的名頭可就響多了。徐向前雖然帶兵數量不如林彪,元帥排位不如林彪,但軍事實力比林彪差點也有限。陳賡被稱為黃埔三傑之首,兵團級戰鬥在全國屈指可數;左權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英年早逝的有蔣先雲、李之龍、許繼慎、宣俠父、王爾琢等人。

國民黨方面,黃埔虎將陳明仁曾擊敗林彪,實力在滑頭胡璉之上。此外還有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范漢傑、侯鏡如、桂永清、黃維、宋希濂,以及黃埔三傑之賀衷寒等人。這些人至少的也是兵團司令,多的則指揮數十萬大軍,而且多數人都是驍勇善戰。這個陣容,可比張靈甫、李彌、劉玉章等強出八百里了。

(陳明仁)

由此可知,黃埔四期除了有林彪之外,其他整體比黃埔一期差得多。最厲害的還得數黃埔一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