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健博會上體驗新潮健康產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餘瑾毅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衛中 通訊員 王夫之 劉龍騰

  根據武漢市產業發展規劃,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定位是:聚焦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的規模製造,成爲大健康產業實現新一輪快速發展的增長極。

  武漢發力大健康產業,爲何選在江夏?

  區位優勢明顯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毗鄰光谷生物城。憑藉地理交通天然聯繫,能夠實現與光谷生物城之間高效連接,促進產業要素積極交流、產業功能錯位互補、產業發展協同共進。

  畢馬威企業諮詢 (中國) 有限公司調研世界相同產業案例後認爲,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相對地位和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利用與承接光谷科研實力,形成良性產業協同發展。

  該公司認爲,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與光谷生物城,很像新加坡啓奧生命科學院和大士生物醫藥產業園的關係。二者區位條件與功能定位極爲相似。

  大士與啓奧直線距離15公里,車程約30分鐘。啓奧以研發爲主,大士是主要的製造中心與成果轉化中心。啓奧研發機構的成果轉化需求促進了大士製造規模的擴大,大士提供的廣闊轉化基地也增強了啓奧對於研發機構的吸引力。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與光谷生物城的距離也在30分鐘交通圈內,光谷生物城在產業功能上重點突出生命健康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發和大健康領域獨角獸企業的孵化和培育。“光谷南”可從園區層面直接與光谷生物城建立緊密聯繫,成爲光谷生物城內研究機構和孵化企業產業化和規模化製造的“不二之選”。

  產業空間寬裕

  光谷生物城10年快速發展,已建成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生物農業園、醫療器械園、醫學健康園和智慧健康園。園區可建設面積23.5平方公里,產值1200億元,每平方公里產值51.1億元,土地利用率指標入列全國第一方陣。這也表明,光谷生物城發展空間接近天花板,產業溢出將持續加快,萬億大健康產業板塊必須拓展產業承接空間。

  近年來,江夏通過整體規劃,實現產業園區向北部金龍大街一線集中佈局,做好產業集羣承接發展的空間準備。

  金龍大街東起藏龍島西至長江邊,藏龍島已與光谷金融港深度融合,成爲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拓展承接地區。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爲等公司由藏龍島起步,已沿金龍大街沿線佈局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良好的光電子信息及互聯網產業基礎,也爲大健康電子、健康大數據等產業提供依託。相關企業認爲,江夏AR、AI、大數據等產業優勢,可爲聯合研發可穿戴設備等大健康電子設備提供更多可能。

  金龍大街沿線現已有生物製藥、診斷設備與試劑、創新葯物等規上企業9家,2018年實現產值28.02億元、稅收2.13億元。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大健康產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資源與潛力突出。

  同時,江夏產業園區人口結構兩極化趨勢明顯,區域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潛在醫療服務需求逐步釋放,個性化、高層次醫療服務、高端康養、智慧醫療等領域市場需求巨大。

  發展動力充沛

  建立完備的產業體系,建設齊全的生活配套,融合綠色的生態環境,構建“生活、生產、生態”融合的大健康產業綜合區,是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的最大特色和亮點。

  江夏區謀實業求發展,幹部羣衆團結一心求發展,發展的動力充沛。

  2015年1月28日,上汽通用武漢基地投產儀式上,時任武漢市委主要領導說,短短3年時間,江夏快速崛起一座汽車城,體現了“武漢速度”。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地方政府的真誠服務,不斷增強投資方者的信心。通用武漢基地一期還沒正式投產時,上汽通用就已決定投建二期,並另投100億元。

  不久前,江夏區負責人在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專班會上提出,即將出臺的大健康產業“黃金十條”必須要想企業家所想,建立區域創新鏈、服務鏈、金融鏈、人才鏈,讓企業家到江夏安心經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