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圖/百度百科

  海西晨報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李琪彬

  清明假期,在遊玩過程中,有的市民會因誤食“毒物”而住院。近日,廈門市中醫院就接診了三名食物中毒的患者。他們誤食了長得與蒜苗類似的石蒜,結果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

  接診的中醫院急診科黃秋明醫師立即爲3名患者對症治療、洗胃,還將他們留院觀察。據悉,三名男子當時在其中一人家中小聚,做飯時想起家門口空地有一小簇像是野生蒜苗的植物,就去拔回來炒菜喫。結果,喫完不到半小時,三人就出現了嘔吐症狀。由於意識到中毒的原因很可能源於剛採摘的“蒜苗”,他們還將一些沒下鍋的“蒜苗”也帶到醫院。

  石蒜(圖片來自網絡)

  黃秋明介紹,這三名男子食用的其實是石蒜。說起石蒜,市民可能不熟悉,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彼岸花。石蒜是農村野外常見的一種野草。在未開花之前,石蒜長得很像蒜苗,特別是根的部分,因此許多人常常誤食。石蒜含有10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一旦進入人體,會對消化道及神經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有毒物質在人體內的潛伏時間很短,最長的潛伏期60分鐘,最短的只有15分鐘。誤食石蒜中毒後,會出現噁心、嘔吐、流涎、舌體僵硬、腹痛、水樣腹瀉或血便、驚厥、虛脫、血壓下降,甚至休克,較爲嚴重者還會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值得一提的是,石蒜也能入藥解毒,但需經特殊加工後才能使用。

  黃秋明建議,誤食石蒜早期可在飲服350毫升濃綠茶後,進行手法催吐,再送醫急救。此外,不要隨意採食不認識的野物,避免出現食物中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