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杂文集里面,有篇落落长的写到,音乐听演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各种优胜劣败和喜好。(虽然篇头事后整理的小段子写说是第一次谈及此事,但在我的印象中大叔已经千千万万的说上好几回了呢)也讲到了书籍。电子阅读的时代来临,可实体书还是没有办法被取代或放弃。永恒像是收集胶盘的那些人一样,会有小部分的人拥抱著实体书。还说到了手抄本的年代,读手抄本的人也无法接受印刷本吧? 

 

  不过,我是生来就在印刷本时代的人。想起皇冠在某本张爱玲的小说集后,放了张的手写原稿。当时应该要欢欣鼓舞的读了起来,可确充满障碍。我会忍不住去想她为什么要删改这个词句,甚至想她当时删改的心情。虽然原稿和手抄本是不一样的,但我想主要是中文的关系吧!其他的语文我不晓得,可是繁体中文生为全世界唯一的非音形文体,实在是有它完全无需解释的独特之处。一个手抄者的字体,若不能与书籍的文义相映衬,读起来肯定会非常刺眼难受,像是穿著雅痞的型男在捷运里吃便当一般违和。我就是一个那样在乎字体的人,而我觉得那是因为像图画一般的中文是我的母语啊! 

 

  所以,好险!规规矩矩的印刷本,干净简洁的诞生于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