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被瘋狂刷屏的一部清宮劇——《延禧攻略》,

於媽(於正)號稱不管是服裝還是髮飾等,都無限接近歷史。拋開仍然大開金手指,

莫名開掛的女主劇情,

到底是否真實還原歷史了?

關於化妝

彈幕中怨念最深的咬唇妝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延禧攻略》中,只畫下唇和內側,不畫上唇和外側的非常「時尚與潮流」的咬唇妝,被無數網友在彈幕中無情吐槽與質疑。

實際上,這種只畫下半唇的點唇樣式,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當今流行的「咬唇妝」實際起源於中國明代而不是韓國。

明朝時就流行著「桃花妝」、「酒暈妝」。唇妝上,和魏晉時期的小巧唇妝非常像,和現今的「咬唇妝」也極其相似。

而在清朝時期,宮廷女子和民間女子穿扮上有很大不同。但在點唇的樣式上相對統一,以桃紅色為主,塗抹的範圍很小,呈花瓣形。

高度稱讚的統一柳葉眉

《延禧攻略》終於擺脫了以往清宮劇中的韓式大粗眉,統一畫上了纖細高挑的眉形。

▲郎世寧 《乾隆帝后妃嬪圖卷》之令妃

清朝的專制制度使得女性地位低下,為迎合男性審美,眉形均為眉頭高、眉尾低的形態,形狀纖細修長,彎似新月,越發襯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態。當然當今這種眉形是沒有這種涵義的了。

關於配飾一耳三鉗終於被普及

乾隆在四十年選秀女時說:「旗婦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朕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戴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行禁止。」

▲金環鑲東珠耳飾

一耳三鉗這種習俗是滿族婦女必須遵守的。 女孩出生後,一耳穿三孔,戴三鉗(亦稱環),富者用金、銀、翠、玉為質,貧者以銅圈充之。

超龐大鈿子的錯用

▲晚清後旗人女子出嫁照片

鈿子發展到清朝後期,變得越來越龐大,像這種挑桿鈿子通常都是在旗人女子嫁為新婦的時候佩戴的。而劇中使用有些許超前。

1:1復刻超精美團扇

▲米色紗貼絹桃樹仙鶴圖烏木雕花柄團扇

▲緙絲海屋添籌圖團面扇

劇組團隊為了防止出現小道具錯誤,團扇直接復刻了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皇后的「米色紗貼絹桃樹仙鶴圖烏木雕花柄團扇」,高貴妃的「緙絲海屋添籌圖團面扇」等幾乎都按1:1復刻。

滿漢不分、錯穿歷史的髮式

▲禹之鼎 《喬元之三好圖》(部分截圖)

清朝早期的髮式非常簡單,主要是辮長盤髻。而《延禧攻略》中的「兩把頭」、「三綹梳頭」與「雁尾」等都是錯用穿越而來的。

▲咸豐 枚貴妃春貴人行樂圖(部分截圖)

「兩把頭(把頭髮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髮髻)」盛行於咸豐時期;「雁尾」是明末漢女流行的爆款,直到慈禧年間才有一些回潮;「三綹梳頭」也是明代中國女性(主要是漢族)最具代表性的髮式。

▲1868年,南方地區婦女梳頭照片(部分截圖)

錯用的旗頭座,由兩把頭漸變成的一個獨立配件以後,腦袋上梳的髮型也漸漸演變。一般是在清末到民國比較盛行。

◣民國時期 婉容

▲劇中較為正確的常服髮辮

▲冷枚《春閨倦讀圖》

關於服飾的分析,

具體可稍後查看系列(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