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軍欲強化志願役官兵招募的質與量,但監察院、立法院曾多次對「募兵制」財源、人員素質提出質疑。監察院今年初公佈的調查報告直言,由於官兵招募門檻降低,國軍總體戰力似未因志願役人力比重增加而提升,也未能判斷是否募兵制優於徵兵制,另對於人事成本逐漸高昂,也可能對軍事投資預算造成排擠。

為充實國軍官兵數量與編現,軍方近年推出多項加給,並開放多元招募管道,盼吸引更多青年加入軍旅行列。不過,監察院報告對於國軍部分招募管道降低門檻提出疑慮,指專業軍士官班皆減少測驗科目,另開放「士官轉軍官」等措施,恐衍生部隊管理與人員素質問題,進而影響整體戰力,盼國軍不宜急於填補缺額「衡量而不重質」。

招募門檻降低 人員素質引疑慮

監院報告指出,行政院於二○一五年起,核定志願役勤務加給,去年也發放士官長勤務加給、尉級軍官志願役加給及留營慰助金等,但如我國要推動募兵制,政府須有充足財力支應,反觀募兵制實施後,人員維持費持續攀升,對於軍事投資已顯有排擠效應。

立法院預算中心七月提出研析報告指出,國防部二○一一年起推動「募兵制」,原冀望二○一四年底達到「全志願役常備部隊」目標,但截至去年底,志願役官兵總數僅十四萬六千七百八十五人。為增加募兵誘因,國軍不斷向行政院報准提高各項待遇,但隨著志願役人數漸增,國軍人事費需求易增難減,為避免國軍龐大人事費對中央歲出預算資源產生排擠,盼政院對後續募兵制所需人事費尋找財源因應。

行政院核賦明年度國防部三千四百六十億餘元預算,人員維持費約一千五百六十五億餘元,佔國防預算比例雖較前一年度些微下降,但佔比仍逾四成五,明年度軍事投資預算達九五一億餘元,雖較今年大幅增加,但仍未達整體國防預算的三成。

  • 國軍欲強化志願役官兵招募的質與量,但監察院、立法院曾多次對「募兵制」財源、人員素質提出質疑。圖為海軍蘇澳基地昨邀請媒體參訪營區開放預演活動。(記者王藝菘攝)

    國軍欲強化志願役官兵招募的質與量,但監察院、立法院曾多次對「募兵制」財源、人員素質提出質疑。圖為海軍蘇澳基地昨邀請媒體參訪營區開放預演活動。(記者王藝菘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