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記者鍾麗華/臺北報導〕蔡政府對於中國「對臺卅一項措施」研析報告指出,中國對「綠色臺商」採取制裁措施,幹擾其經營,甚至要求上市公司設立共產黨組織;在中國的外企也被納入社會信用體系,會被編上一組十八位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監控與管理。

以政治認同為由 幹擾臺商經營

報告指出,臺商赴中發展風險增加,北京不僅嚴密監控,並以政治認同為由,幹擾企業經營。前漳州臺商協會榮譽會長、福貞公司董事長李榮福二月出席海基會舉辦春節聯誼活動時,表達支持蔡總統及政府政策,隨即遭批,李榮福被迫二度登報道歉。此次蔡總統過境美國洛杉磯到85度C喝咖啡,85度C在中國壓力下雖聲明支持「九二共識」,仍被中國外賣平臺網路下架,也遭福建泉州食安部門以中秋、十一雙節前食品安全例行檢查。

中共控制也深入企業內部,中國證監會今年六月公佈「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修正草案,要求上市公司設立共產黨組織,可以預期臺商企業設立黨組織的數量將因此增加,中共未來是否介入公司營運,引發國際注意及企業憂心。

此外,今年起所有在中國領有執照營運的外企,必須納入社會信用系統,並被分配一組十八碼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上報到「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作為全面監控、管理的工具;中國指外航、外企把臺灣標註為國家就是「嚴重不誠信」、「不利的信用紀錄」,並據此開罰,迫使外企配合。

報告也表示,美中貿易戰增加在中國營運的變數,且中國優惠措施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例如今年五月發布「關於二○一八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大幅降低太陽能光電補助,連帶衝擊臺商。至於稅務、投資等措施,大多是臺商與外資一體適用,臺商在中國仍須面對外企競爭,實質利基有限。

中國卅一項措施包括「臺灣從事兩岸民間交流的機構可申請兩岸交流基金項目」,報告指出,中國鼓勵我團體申請其交流基金,以資助經費、承辦活動等方式,明顯是透過金錢施惠、拉攏,甚至協助發展組織,試圖影響我方民間團體與個人的運作及立場,藉交流加大對我團體的操控。

  • 85度C上海門市。(路透檔案照)

    85度C上海門市。(路透檔案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