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源於德國的單詞,很貼切地描述了那些走路的時候低着頭,用手機打字,玩遊戲,完全沉浸在手機中,忽略周圍世界的人,這個詞就是“手機殭屍”。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手機殭屍”成爲現代都市交通的主要障礙。即便...

/

有一個源於德國的單詞,很貼切地描述了那些走路的時候低着頭,用手機打字,玩遊戲,完全沉浸在手機中,忽略周圍世界的人,這個詞就是“手機殭屍”。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手機殭屍”成爲現代都市交通的主要障礙。即便向他們大喊或按喇叭示警也毫無用處。不僅如此,科學研究證實沉迷手機存在諸多健康隱患。

“手機殭屍”意外傷害頻發

在被健康問題威脅的同時,“手機殭屍”還增加了意外傷害發生的概率。在2016 年,一組豎立在索爾茲伯裏大教堂外、高20 英尺(約合6 米)、形如一雙緊握的手的雕塑被迫挪走。藝術家索菲·賴德說,因爲人們“ 邊走邊發信息”,一些人在雕塑上“ 撞了頭”。埋頭手機刷屏的行人通常無視路況,好像殭屍一樣走向車流和障礙物,由此使得交通事故的案例屢屢發生。各國爲此紛紛出招治理“手機殭屍”,希望降低與此相關的安全隱患。

英國一家公司設計“ 視力線條”,把LED 燈嵌入斑馬線任意一側,一旦有人踏上斑馬線,原本琥珀色的LED 燈就會變成紅色,提醒司機停車。奧地利爲人行道路燈燈柱裝上氣囊,防止刷手機的“低頭族”撞上燈柱。韓國推出專門針對青少年用戶的手機鎖屏APP。

25%兒童意外事故因父母沉迷手機

此前有媒體報道,廣西樂業縣的一個媽媽帶兩個孩子過馬路,其中一個孩子自己走到了斑馬線中間;另一個孩子不願拉手,便掙開媽媽的手,在馬路中間來回穿梭。更爲驚險的是,這位媽媽一直低頭看手機,直到一輛越野車疾駛而來,把正來回穿梭的孩子撞倒,她才反應過來。

據英國《鏡報》報道,調查研究顯示,近乎四分之一的父母沉迷智能手機,思想不集中致使小孩處於意外事故或走失危險之中。兒童意外事故預防中心調查發現,父母的這種癡迷行爲也影響到子女,有15%的小孩因爲低頭玩手機,不看馬路而誤入車輛行道發生交通事故。據統計,我國每年有將近兩萬名14 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事故。我國兒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歐洲的2.5 倍,美國的2.6 倍。

英國皇家學院兒科和兒童健康專業的勞爾·寇達瑞博士表示,當人們思想分散,即使只有幾秒鐘,就會導致事故發生,而手機難辭其咎。希望父母和年輕一代改變行爲,保護自己。英國兒童意外事故預防中心管理人員卡特里娜·菲利普也建議父母放下手機,多與家人朋友相處,讓孩子開心安全成長。

癡迷手機還讓健康備受考驗

執迷於手機不僅讓交通意外事件頻發,諸多研究證實,它還把健康暴露於風險中。信息化時代儼然讓手機成爲了人類的“ 體外器官”,坐公交要刷手機、走路要刷手機、睡覺要刷手機、喫飯也要刷手機,對於這些大家都習以爲常。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喫飯刷手機易讓人攝入更多熱量,增加了肥胖的發生機率。

巴西拉夫拉斯聯邦大學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招募了62 名18~28 歲的年輕志願者,讓他們從健康食品、軟飲料和巧克力中隨意選用食物,喫飽爲止。研究人員發現,邊喫飯邊刷手機,會多攝入15%的卡路里,志願者選用高脂食物比專心進食時多10%。另外,喫飯時閱讀紙質文章也會讓人多攝入熱量。一邊喫飯一邊刷手機容易讓人攝入更多熱量,不利於控制體重。

依據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herry Turkle 的研究,電子屏幕的喜愛程度,與抑鬱症自殺成正相關。《世界生物精神病學雜誌》發佈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過長時間緊盯着手機可能會導致產生一些精神疾病。此外,世界衛生組織還把手機輻射列爲“可能致癌物”。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