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外交困境近日越來越險峻,中國大陸選在蔡英文總統出訪回國的隔日,宣佈與薩爾瓦多建交,中國大陸兩年多來,已連奪我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與薩爾瓦多等五友邦,目前我國僅剩十七個邦交國;外交部表示,因薩國多次向我要求投資近一千五百億新臺幣的聯合港等開發案,我方真的無法接受,主動宣佈兩國斷交。

對我國來說,在外交上被中國大陸打壓愈來愈艱困,少一個邦交國對我國在世界上發聲難免會受影響,自從中美貿易大戰開打至今,不僅導致大陸當局疲於應對,股市下滑,以致對臺決策似乎陷於慌亂失序,而只要中國大陸仍繼續陷在泥沼中,不管理性與否,對臺政策求穩定,恐怕難以出現,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將更不可捉摸,勢必也會持續很久一段時間,政府應要有心理準備。

我國應針對外交資源的重整與有效利用著手,雖然有效經營邦交國是很重要,但就國際現實而言,建構臺灣與美國、歐盟與日、韓等民主國家的實質外交關係,對臺灣國際參與機會,與戰略上安全考量,也許會更具實體效益些。

任何國際上的外交,不止在鬥力,也鬥智,而鬥智所憑藉的,便是巧妙運用,且看我國是否能運用薩國與臺灣斷交的惡劣局勢,反過來創造另一個從谷底翻身的契機?這也是未來臺灣在面對外交骨牌效應中,可以思索解套的方向。

中國大陸對我國在國際上的打壓,或許在共產黨使用大量金錢之後,可以達到其目的,但是可能逼迫老百姓對中共產生反感,對中國統戰而言,利弊得失還在未定之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