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 新聞 第1張

如果在路上遇到一個面色凶煞的人,

不僅有紋身,

還戴着大金鏈子,

你應該做什麼?

濟南 新聞 第2張

這個問題也許以前有很多答案,

但是現在有個標準答案:

報警。

告訴警察叔叔你碰見了黑惡勢力。

也許你會覺得這有點以貌取人,

可這還真濟南市公安部門發布的信息,

裡面說明瞭黑惡勢力的外在表現形式,

其中第一條就是:

濟南 新聞 第3張

雖說靠外表認定黑惡勢力不一定準確,

但確實反映了當下社會的現狀。

然而回想一下黑惡勢力的印象,

從杜月笙到劉華強,

沒有一個人戴大金鏈子,

甚至還都衣冠楚楚。

黑惡勢力的審美為何變得這麼土了呢?

濟南 新聞 第4張

要說審美變土就得先說說黃金。

幾乎所有的早期文明,

都把黃金視為最尊貴的金屬。

濟南 新聞 第5張

古埃及圖坦卡蒙黃金面具

另一方面似乎人類抵擋不了這種顏色。

2018年全國消費黃金首飾736.29噸,

全球第一。

平均每個中國人都能分一個0.5g的耳釘。

很多人都說黃金俗氣,

大導演寧浩甚至說,

他買黃金就是為了提醒,

自己是個俗人。

濟南 新聞 第6張

可是這個誇張的消費量還是說明,

濟南 新聞 第7張

在上海中心,

今天中國最高的建築裏,

有個私人博物館,

是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裏有個金器展廳,

展出了中外各時代的金飾。

濟南 新聞 第8張

馬未都曾經表示,

這個展廳的藏品都很難得,

因為歷朝歷代的文物中,

黃金飾品最難保存,

一旦有戰亂,

持有人就會把金飾熔化,

變成方便攜帶的金條。

任何一個覺得黃金俗氣的人,

到了這個展廳都會感到驚訝:

原來金飾可以做得這麼美!

濟南 新聞 第9張

同時也會有疑問,

為什麼現在能買到的金飾,

都那麼俗氣?

尤其是大金鏈子。

而且當我們回看一些老照片,

會發現民國時期,

人們並不常戴金飾。

濟南 新聞 第10張

宋美齡的很多照片,都是戴珍珠項鏈

難道人們對黃金的愛還出現過斷層?

或許金飾本身能給我們答案。

如果你有幸見過古代的金飾,

你會發現古代金飾有非常多鏤空。

這種鏤空除了帶來美感之外,

還大大降低了金飾的重量。

濟南 新聞 第11張

相比於今天粗重的大金鏈子,

古代金飾的工藝反而更精緻高級。

而民國時期開始的金飾工藝下滑,

很可能是上流社會不再愛黃金的原因。

但工藝下滑卻讓普通百姓受益,

濟南 新聞 第12張

這種尊貴的下沉,

不僅影響了中國人,

也影響了美國人。

濟南 新聞 第13張

美國有一位叫Eva Sam的華裔阿姨,

八十年代末開始在紐約開金店,

一步一步成為傳奇。

她的店裡掛滿了和Rapper的合照,

碧昂絲和Jay Z都是她的粉絲。

濟南 新聞 第14張

早期美國玩嘻哈音樂的人,

身上的服飾都很正常

他們大多處於社會底層,

受到經濟和種族兩個維度的壓迫。

可是隨着他們越來越寬裕,

他們也選擇戴大金鏈子,

濟南 新聞 第15張

而這種宣洩實際上也是最省錢的,

如果花同價錢買奢侈品,

路人還真不見得能識貨。

濟南 新聞 第16張

美國嘻哈歌手對大金鏈子的熱愛,

不僅讓Eva Sam生意紅火,

還最終影響了大洋彼岸的黑惡勢力。

國內的審美問題,

雖然不能直接甩鍋給美國,

但不得不承認,

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都受到了美國文化的沖擊,

包括最陰暗的角落。

而目前國內的黑惡勢力,

不像解放前的黑社會或會黨,

還有一定內部文化。

所有他們容易受到各種文化的負面影響。

他們早期學的是《古惑仔》,

所以開始戴小金鏈子。

濟南 新聞 第17張

後來嘻哈文化進入中國,

黑惡勢力突然發現,

說唱歌手的金鏈子居然更粗更大。

濟南 新聞 第18張

這是一張2002年的嘻哈專輯

雖然國內的嘻哈並不像美國生於街頭,

但嘻哈歌手和混混的交集遠大於普通人。

一來二去混混們就套上了大金鏈子,

大概沒人能想到,

外來文化會以這樣的方式傳播。

如果是一個家族都是黑惡勢力,

類似《教父》和山口組,

那兩代人一定會因為着裝發生爭執。

濟南 新聞 第19張

幸運的是,

中國並沒有這樣的黑惡勢力。

除了我們曾經的歷史外,

國內的黑惡勢力也不像國外,

沒法一心一意。

就像杜月笙,

表面上做着黑幫老大,

心裡卻想轉型做乾淨生意。

跟着這樣心猿意馬的老大,

能有什麼發展前途呢?

他有一天跑路去做正經生意了,

哪裡還會管小弟。

所以說幹嘛還要當小弟呢?

濟南 新聞 第20張濟南 新聞 第21張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濟南 新聞 第22張濟南 新聞 第23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