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增值稅簡併稅率背景

   ◇進一步減稅降負

    當前,國際稅收競爭日益激烈,大家都瞭解,一些世界上較為發達的經濟體,最近已經或擬實施一系列旨在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增強本國稅收競爭力的稅制改革。因此,不論是為了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還是為了應對國際減稅的競爭,未來一個時期,減稅降負可能將成為我國稅收政策調整的大方向。

    ◇ 進一步完善稅制

  從國際增值稅發展實踐來看,為了實現增值稅稅收中性的目標,各國逐漸追求更為簡明的增值稅稅制,簡併稅率、減少優惠、拓寬稅基已經成為增值稅發展的趨勢和主流。因此,從規範稅制的角度講,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後,優化簡併增值稅稅率,是我國下一步增值稅制度改革的重點和方向,這也是增值稅立法的要求。

  二

  政策要點

  ◇取消13%這一檔稅率

  13%稅率的適用範圍,包括糧食、自來水、圖書以及化肥、農藥、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還有天然氣等工業生產資料共23類產品

  ◇購入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

  一是覈定扣除

   維持原方式不變,仍按扣除率和產成品的適用稅率計算進項稅額。

     二是憑票扣除

    重點分清扣稅憑證的種類和抵扣力度。

  ◇ 購入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覈定扣除

  第一,納稅人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貨物,按投入產出法、成本法、參照法覈定扣除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的,以銷售貨物的適用稅率為扣除率。

    第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直接銷售的,扣除率由原來的13%調整為11%。

    第三,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用於生產經營且不構成貨物實體的(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生產銷售或委託受託加工17%稅率貨物的,按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生產銷售其他貨物的,按11%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購入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憑票扣除

  ·購入農產品取得的扣稅憑證主要有:

    ·增值稅普通發票(僅指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適用免稅政策而開具的普通發票)

    ·農產品收購發票

    ·增值稅專用發票

    ·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抵扣力度

  第一,用於生產銷售或委託受託加工17%稅率的貨物:

    增值稅專用發票或進口海關繳款書上註明的金額*13%

    農產品普通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買價*13%

  第二,用於除第一項以外的其他貨物服務:

    增值稅專用發票或進口海關繳款書上註明的金額*11%

    農產品普通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買價*11%

  第三,以上兩項混用覈算不清的:

    3%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 3%

    進口海關繳款書或11%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 11%

    農產品普通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買價*11%

  特別提醒:進口海關繳款書上註明的金額是指海關繳款書上的完稅價格

  三

  納稅申報

  申報表變化

   附表一:原「11%稅率」欄次調整為兩欄,分別為 「11%稅率的貨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 「11%稅率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

  附表二:第8欄「其他」欄次調整為兩欄,分別為「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和「其他」。

  申報表填寫要點——附表二

  ◇本表第1-3欄和第25-28欄:涉及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均不包含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農產品時取得的專用發票,但購進農產品未分別覈算用於生產銷售17%稅率貨物和其他貨物服務的農產品進項稅額情況除外。

  ◇本表第6欄:本期購進農業生產者自產農產品取得(開具)的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及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農產品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

    本欄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指納稅人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農產品時取得的專用發票。

  本表第8a欄:購進的農產品用於生產銷售或委託受託加工17%稅率貨物時,為維持原農產品扣除力度不變加計扣除的農產品進項稅額。

 案例透析

  某企業為一般納稅人,2017年10月銷售布料30萬元(不含稅金額),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棉短絨20萬元(不含稅),開具了普通發票;本月購進棉花A一批用於生產布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10萬元,稅額1.1萬元;向農業合作社購進棉花B一批用於生產棉短絨,買價5萬元,取得免稅普通發票;向小規模納稅人甲購進棉花C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20萬元,稅額0.6萬元,由於倉庫管理不到位,無法確定其用途;向小規模納稅人乙購進棉花D一批用於生產布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30萬元,稅額0.9萬元 。

  分析:銷項稅額=30*0.17+20*0.11=7.3萬元

   進項稅=10*0.13+5*0.11+20*0.03+30*0.13=6.35萬元

  附表一

 附表二

 主表

來源:廈門國稅微宣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