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發汗和骨盆修復有必要麼?

滿月發汗是坊間流傳的一種,麻麻們在滿月後通過一些汗蒸儀器配合中藥發汗湯,達到驅寒排毒,達到祛除月子病的效果。滿月發汗的程序一般是這樣的:按摩疏通經絡-中藥燻蒸-等汗散盡,就可以了。

滿月發汗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並非人人適合做滿月發汗的,有些人做了護覺得非常舒服,但是有些人做完卻感覺很累,那就適得其反。

  首先,你要確定在生產後是否被風寒侵入,有的話才需要汗蒸。

  其次,如果產婦身體太虛,月子期間就經常大汗淋漓,關節痠痛,那就不適宜發汗了。

  再者,惡露還沒排乾淨也是不建議做發汗的,至少要等惡露乾淨之後,身子沒有俺麼虛弱纔可以發汗。

  此外,側切傷口沒有恢復好也不要去發汗,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我本人是在新加坡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新加坡屬於熱帶國家,氣候溫熱潮濕,產後一定要喫薑,這點是跟國內不一樣的。

再者,因為懷孕時期,大部分的孕媽多多少少都會經歷水腫,妊娠後,從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周達到高峯,並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後兩周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後,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由於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妊娠後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後見輕,是屬於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滿月發汗可以幫助緩解水腫,但是如上所述,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做滿月發汗,所以在新加坡,大部分的孕媽都選擇的是馬來婆的產後按摩。

產後按摩可以:

舒緩僵硬的部位、放鬆緊繃的肌肉。

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排毒效果

促進乳汁產生

加速剖腹產傷口復原

提高免疫力改善媽咪的產後抑鬱/產後憂鬱症

我作為兩個娃娃的媽媽,對我來說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減體重排水分,我生我老二的時候是29歲,不算高齡,身體健康,作息規律,大部分時間心情愉快,工作輕鬆,唯一困擾的就是體重將近200斤,整個身體大腿都是緊繃的,產後很虛弱,喝很多水,結果出院當天,體重仍然是200斤整。回家之後開始找馬來婆按摩,每天都有掉體重,一共按摩了7天,體重恢復到了產前。每天掉秤的速度驚呆我了。

這就是產後按摩的好處,對比滿月發汗這種項目,如果可以結合一下效果是最好的。

另外一個是骨盆修復。

因為我在國外,這裡的就醫理念就是順其自然,就比如從懷孕開始,沒有檢查黃體酮,沒有hcg 檢查,當初懷老大的時候不懂,跑去門診傻乎乎的趙醫生驗血,結果試紙就把我打發了。

自然,產後也是沒有什麼檢查,沒有b 超,沒有測量前後有沒有脫垂,醫生就是簡單看了一下,縫針的地方有沒有恢復好,有沒有感染的跡象,然後會做一個宮頸切片而已。

我第一個孩子,是專門跑回國做的骨盆修復,去了兩個不同的美容店,大致就是先按摩,然後手動或者用機器幫助擠壓骨盆兩側。

做這個的同時,我有去做產後醫院的一些點擊治療幫助修復盆底肌,後來我向醫院的醫生諮詢骨盆的修復,被醫生罵了狗血淋頭,醫學上根本就沒有骨盆修復這樣的手段。

需要做的是盆底肌,腹直肌的修復,因為你可能面臨的是產後漏尿,膀胱壁脫垂,腹直肌分理,生活上多有不便。

總結下來,產後發汗可以根據身體狀況結合產後按摩效果更加,骨盆修復就沒有必要了,很多美容院會偷換概念,還是去正規醫院做一個盆底肌的檢查吧。

最後祝大家都能恢復到產前的窈窕身材,如果不能,就來我的公眾號:胖媽碎碎念 一起嘮嘮嗑吧。


健身房上康複課,骨盆前傾已改善,腹直肌也還可以,腹橫肌比較差。但是,盆底肌去醫院修復了並沒有什麼卵用。打噴嚏該漏尿還是漏尿。去那些機構還不如自己鍛煉,真的坑爹。


肯定是有效的,但是也要找到專業的醫生,不能盲目做,否則花錢不僅僅沒效果,甚至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真的有效果,很多人都在做,但是要選擇專業得


產後恢復並不是這些全都需要來一套的,而是根據寶媽身體評估出來的結果而定,但是有這些癥狀的話做這些項目效果還是有的,有一個地方是不管產前還是產後都要及時重視的就是盆底肌功能,這個不僅關係健康也關係到夫妻之間的生活質量


中國每年約有1800萬新生兒的降生,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新生代媽媽不斷增多,女性對自身產後康復重視程度也在日益提升中,懷孕、生產、恢復不良會對女性身體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及後遺症,據有關部門統計,產後恢復行業的年產值已超過5億元,全國市場潛力超過千億元!

中保職業培訓學校作為國家認證的正規優秀培訓基地,擁有一流的師資力量,從理論基礎到手法操作再到特效調治,資深老師一對一教學,讓學員學習無憂。理論、實操+辨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員獨立操作性;每日作業、隨堂檢測、課程階段性測試等課堂方式,確保學習內容的掌握,通過學習後能獨立為新生媽媽提供產後形體、機能、心理、組織機能等多重恢復;


看你是去哪裡做,正不正規,我就沒去過,現在也恢復了


雖然我是產康的從業者,但是下面我要說點實話

我一直都提倡大家,多運動,多健身,多鍛煉,但是,這樣的運動健身鍛煉是長期的,日積月累堅持的,這樣我們的體質會提高,身體的自愈能力會更快

接觸了這麼多產後的寶媽,不能說每一個有健身習慣的寶媽產後自我恢復的就比常人快,但是沒有運動習慣再加上天生體質因素或者年齡的因素綜合一起,就會恢復的更慢

滿月發汗,骨盆修復,腹直肌修復等等產後修復的項目,做了肯定比你沒有做效果好的多的多,如果沒有改善?那為什麼做的越來越多?

因為目前,我們大部分的寶媽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堅持長期運動,尤其二胎寶媽,很多寶媽有了二胎,連過來做項目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更別提我們還幫寶媽帶孩子

當然也有,家裡有保姆或者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的,媽媽有大把的時間精力去練練瑜伽,做做修復,美美容


在懷孕後期,為了分娩時嬰兒可以順利入盆,產婦的內分泌發生改變,體內的孕激素和鬆弛素使得骨盆及腰椎的韌帶鬆解,產道擴張,如果分娩後勞累過度或受風著涼 劇烈運動,體內激素代謝不完全,韌帶的柔韌性下降,導致脊柱及骨盆的結構穩定性下降,另外,懷胎十月,腰椎間盤和骨盆都處於長期負重的狀態,壓力持續增大,產後勞累過度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及骶髂關節錯位。

此外,產後體態改變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像骨盆失衡 骶髂關節韌帶損傷 盆底肌損傷都有可能,在沒有檢查清楚前,不建議自行處理,以免加重癥狀。

如果是產後骨盆失衡的問題,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體徵檢查及觸診,全面評估再進行手法調整關節,自己進行儀器按摩鬆解作用不大,而如果是骨盆失衡加上盆底肌損傷的情況,通常是手法治療加上儀器一起進行治療,這樣子比較好。但無論是那種情況,患者自身都要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恢復,不然單純依靠治療,自己不鍛煉,很難徹底恢復。

所以,如果有明顯的產後腰骶部不適的人羣,接受正規的盆底康復治療還是有必要的,但是,這類治療及功能鍛煉,只是把鬆弛的骨盆恢復正常的結構,並不能把骨盆的結構人為的縮小,所以認真鑒別這類康復中心的宣傳,也可以作為分辨他們是否專業的標準。

這方面可以看看 @骨科醫生王明傑 師兄和 @倩Sur 老師的科普文章

倩Sur:尿失禁、腹股溝疝、子宮脫垂、X功能障礙...你需要做盆底肌力量訓練了?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

zhuanlan.zhihu.com圖標骨科醫生王明傑:為什麼要做骨盆整復治療?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