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的對答    -- 吳玲瑤
 

我的表妹接受家裡幫她安排相親,對方是醫學院畢業的,而表妹學歷只有五專。男方對長得漂亮的表妹頗滿意,但臨走時對她表示意見:「不要以為人長得漂亮,就可以不好好念書。」表妹回他:「不要以為書念得好,就可以長得這樣隨心所欲。」她自己很得意,冒出這樣不服輸的話,但被阿姨罵了好幾年。表妹卻說為了自尊,不能不這樣回。

歷史上記載許多經典機智對答的故事,非常有趣,讀來讓人羨慕得很,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恨不早生五百年,乘人未說我先說」,但真正遇到那種場景時,卻是結結巴巴無言以對,吞下了別人的不敬。等到事後,想出的智慧話語卻沒有同樣的場景表現。

東漢孔融十歲時就嶄露頭角,每個人都說他聰明,

偏有一個叫陳韙的中大夫不以為然,說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果然機智,立馬回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扳回一城,傳為美談。

說話是一門藝術,怎麼說,說什麼,什麼時候說,都要拿捏得好。機智的對答針鋒相對,有時幽默俏皮又辛辣刻薄,很過癮,但也不是人人能做得到。清朝紀曉嵐曾經問「老頭子」走了沒?他說的老頭子是指皇上,皇上聽到不悅地說:「紀昀無禮,何得出此輕薄之語,有說則可,無說則殺。」攸關生死,紀曉嵐怎樣也要急中生智為自己開脫,回說:「萬壽無疆之為老,頂天立地之為頭,父天母地之為子。」皇上滿意他的說法,免死。

鄰居一位太太一直嫌先生小氣,不肯帶家人出去旅行,遊說了半天,先生仍不為所動,還對她說:「幹麼花那個冤枉錢,買本旅遊雜誌看看,又開眼界又省錢。別瞎想了,快去買菜做飯吧。」妻子不知道哪來的靈感,馬上回答:「買菜?幹麼花那個冤枉錢,買本菜譜看看,不也是又開眼又省錢嗎?」回得好!她為自己的機智拍手稱慶,先生瞪大眼睛呆在那兒,好像這才發現娶了一個不笨的太太。

一直以來作家總是為窮所困,但有個聰明的頭腦。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不是很有錢,有一次戴了一頂破舊的帽子,被別人譏笑:「你腦袋上那東西也叫做帽子啊?」他機智地借用說:「那你帽子下面那玩意也稱作腦袋?」讓原來要笑他的人自取其辱。

德國詩人歌德有一次在公園裡散步,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一位反對他的批評家,這位傲慢的批評家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從來不給傻瓜讓路。」歌德卻說:「我恰恰相反,我讓。」說完閃身讓批評家過去。

待人接物中有人特別注重言辭風度的修養,找機會磨練語言技巧,不僅言談寓意要深刻,見解要精闢,還要辭句簡潔得當,靈活果斷,隨機應變。有智慧的回應可看出一個人的知識與氣度,不讓迎面而來的汙辱上身,扔回給對方接招,靠的是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功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