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底相機現在被人批得最多的,就是畫質以及景深。景深幾乎完全沒法拼,畫質上可能都還好一些,畢竟只是同時代機器沒法比,現在的 E-M5 ii 去找個 5D2 對比還是可以拼一下的(73 : 79 至少沒輸得那麼慘)。

景深問題其實挺多還是個人口味問題,在於攝影師以及市場喜歡的景深範圍究竟是怎樣的?其實在某些情況下虛化會成為煩惱,超過 F8 光圈又覺得畫質會有損失,那麼 M43 或者 1 寸機器自然就更好。顯然現在國內市場的大家喜歡景深越淺越好,所以這方面還是直接認輸吧。

今年松下整理了一些 M43 的領域範圍,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攝影領域,可以說松下是認為 M43 這樣的不大不小的底還是大有其空間的;

松下認為 MTF 的核心在於 Mobility 和 Responsiveness。怎麼理解?

Mobility

首先, Mobility 好理解,便於攜帶。這個是松下那邊的大三元的核心優勢:覆蓋到等效 14mm-200mm 並且全程有足夠的光圈保證,三顆鏡頭加起來也才別人一個愛死小白兔不到的重量,當然是輕便。

從鏡頭規格來看,同等規格下 MTF 至少是可以做到比全幅輕一半的,這個似乎也基本上跟畫幅尺寸或者光圈關係一致;這意味著通常來說同樣的視角、光圈以及 ISO 的情況下,全幅比 M43 畫質好了一檔到兩檔,景深淺了兩檔,但重量和體積很可能也大了一倍;

這意味著 M43 在專業領域的一個優勢是,單兵作戰能力強:比如 7-14, 12-40, 40-150, 300這幾顆 pro 頭同樣等效焦距的情況下如果換成一個人帶全幅的等效裝備,畫面不要太美,對攝影師體能要求太高……真追求畫質的話體積和重量也是節節攀升。

Responsiveness

而 Responsiveness 這個不太清楚具體指的是什麼,如果說的是無反的所見即所得、觸摸屏什麼的話我覺得並沒有體現出足夠的說服力以及差異化。我更願意相信的是,他說的是在特定場景下迅速拍攝的能力。

比如 12-40 pro 這顆鏡頭,比傳統 70mm 多了 10mm,使得他能覆蓋到更舒服地人像視角;等效 0.6 的放大倍率,覆蓋了非常多的原來需要百微才能拍的東西; 這種能力,原本很可能需要多帶一顆鏡頭、換上鏡頭,然後才能拍攝。同理可以看為什麼很多人喜歡 24-105/F4 或者 24-120/F4,這些焦段可達性以及少帶一顆鏡頭的重量,對於挺多攝影師來說其實比明亮的光圈或者畫質更重要。

這種特性目前體現得最兇悍的大概是 40-150 pro + MC14 以及新出的 DG 10-25/F1.7。前者相當於同時具備了 80-300mm 焦段的大光圈,以及 112-420 小一檔光圈的能力;而後者意味著更極致大光圈情況下、間距超廣角的 20-50mm 的覆蓋能力;誠然這兩顆鏡頭可能很貴,但卻很可能保證了雙機雙鏡(外加一個增倍屁股)就能滿足大多數的拍攝需求。

不需要換鏡頭、不需要換鏡頭、不需要換鏡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我所想的這個大概就是 Responsiveness 的能力——一個鏡頭覆蓋更多的功能:更輕的重量、更全的焦段、更強的微距、更大的光圈(非等效)。

全畫幅有沒有這個能力?我認為將來也會有,不過至少現在似乎沒有相應的儲備,畢竟大像場下堆料成本很高,還要兼顧大光圈還會受到卡口的限制,RF 以及 Z 之後可能會有所改善,畢竟都出現了 28-70/F2 了。

但目前來說,這個能力在專業領域算是 M43 的獨佔,C 畫幅被全幅擠佔了很多的市場導致其專業性不足,挺多甚至都沒有攢滿大三元(EF-M 口似乎在走廉價路線,雖然也是個很大的競爭對手);1 寸畫幅本來有這個可能性,然而 Nikon 的 1 系列無疾而終,DL 更是胎死腹中;黑卡陣營其實也不錯(比如 RX10 m4 就是個怪物),但缺了超廣角版本(希望後續能夠有個等效 18-50,光圈先小點都肯定有人買),並且也沒有熱靴;真說會堅持往專業領域做下去的小畫幅,似乎只剩 M43。

更多可能性

便攜性我覺得真的是未來的方向,這是所有小底相機的核心優勢;而 Responsiveness 未來會是所有相機的共同發展方向,目前只是 M43 稍微領先,就像無反結構其實 M43 也只是稍微領先而已;

然而小型化和可攜帶型,我覺得也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挺多情況下尺寸似乎不大不小,其實帶起來還是不如 iPad / 筆記本之類的方便,現在的相機總是一個厚平板加上一個筒子;在相機以及鏡頭設計上真心覺得可以更多地去玩光學結構以及工業設計,比如 TG系列的潛望式結構,PEN 的折射半格(我真的超愛奧林巴斯),黑卡一類的摺疊電動變焦等等;但這個現在似乎更多是 1 寸及以下相機的專屬,較少看到在 M43 以上還能玩得溜的(12-32 以及 14-42?只在狗變上玩有意思?)

我可以稍微期待下:在 1 寸畫幅領域出現,一塊摺疊超廣角鏡頭的口袋機器,隨身攜帶在身上旅遊多爽;或者,一個稍微厚一點像磚頭一樣的潛望式長焦大光圈三防相機(就算不三防,不會突鏡頭的等效 70-200,就算只有 F4 光圈也是挺嚇人的,狗仔隊估計超愛);甚至,是不是能夠有顆一寸畫幅的雙鏡頭機器,同時滿足上述的兩個述求?想想簡直不要太美好,在低於 800g 左右的體積下實現大光圈下的兼顧超廣 + 望遠,不需要換鏡頭喲。

甚至,再想想此前膠片時代的各種幅面設計,如 617 或者 xpan 這類的全景相機,或者直出就是 6x7 或正方形幅面的機器等等;做個 16x9 幅面的廣角相機,鏡頭尺寸上是不是可以更便攜?甚至,針對魚眼鏡頭設計的凹凸式感測器?真心覺得可以玩的東西很多,現在感測器比以前膠片方便多了,怎麼在玩法上反而落後了?

不過,但這類機器,真的不指望會在可換鏡頭機器上出現,這些玩法估計都比較適合一體式地設計,這個可能更多是 1 寸以及 1/1.7 以下相機的出路。

回到畫質

小畫幅畫質真的不行?其實可以嘗試去看看 500px 裏 RX100 / RX10 拍的照片,可以嘗試回頭去看之前的 43 系統時代他們做的很多事情,可以看看自己感興趣的題材的老照片,可以選擇的很多。小畫幅真的沒有那麼差,攝影核心玩的不是感測器尺寸。

  • 之前 43 System 時代的照片: Four Thirds | Four Thirds | Gallery
  • RX100 的星空: Sony RX100 Series Astrophotography Review – Lonely Speck
  • 已經宣告死亡了的 Nikon 1 系列在 Flickr 也依然有諸多不錯的照片:Nikon 1 Cameras | Flickr
  • 緬懷下曾經 Nikon D80 時代的口袋神機 LX3:LUMIX DMC-LX3 | Flickr
  • 甚至,手機拍出來的東西:@apple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可能國內都訪問不了……

總結

總的來說,小尺寸畫幅相機的出路、或者優勢,個人認為就上面這幾個:

  • 便攜性
  • 響應性
  • 可能性

其中,響應性與便攜性是需要平衡的,小畫幅大重量更能達成更高的響應性;而更多的可能性其實大感光器也並不是不行,只是可能成本更高,所以全畫幅不可換鏡頭相機相當少(好像只有 RX1 以及 Leica Q 系列?);

說來這也好玩,這些其實本來就是現在的所謂全畫幅在歷史上的優勢:膠捲取代了原本一片一片的大畫幅感光片;旁軸以及反光結構使得所見即所得,小畫幅使得相機攜帶方便、甚至能揣兜裏;135 膠捲出了半格以及 xpan 這樣的全景,120 玩成了 645, 66, 612, 617 等多個幅面;變焦鏡頭的誕生使得反逼得換鏡頭麻煩的中、大畫幅相機淘汰;

小畫幅在過去獲得了成功,現在卻遭受滑鐵盧,這大概也是始料未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