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這個問題著實不怎麼好回答。

《弟子規》是清代學者李毓秀寫的,原名《訓蒙文》。後來,清代的賈存仁修訂、改編,最後定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分成孝悌、謹信、親仁、學文等篇章,為了便於吟誦,三字成為一句,琅琅上口,每一句講述的都是至關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規範。

「弟子」,就是學生,當然不僅僅指小朋友,廣而言之,凡是想要學習古聖先賢文化的人,我們都可以稱為「弟子」。「規」即規範、規矩。因此,《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的啟蒙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