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因為人地矛盾,老百姓會自發尋找適宜生活的地方遷徙。在中國歷史上主要有五次大的人口遷徙: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蹚古道,其中只有填四川是明末清初四川地區因戰亂人口大量死亡後官府處於當地經濟發展的緣故而主導的人口遷徙,其它四次均為百姓自發遷徙。

所謂關東是指的山海關以東,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謂的東北三省。嚴格意義上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的中原百姓遷徙到山海關以外生活的都可以算作闖關東,但狹義的闖關東單指清代民國時期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

明代在東北地區設有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遼東都司大體位於今天的遼寧省境內,明朝的遼東駐軍及其家屬大多生活在這一地區;奴兒干都司主要包括今天的吉林、黑龍江兩省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這裡主要是女真民族的聚居地,對中原百姓而言:這是一塊完全陌生的土地。

清軍入關後實際上將山海關外的東北故地作為自己的退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終究不能長久統治中原漢人,因此他們極力限制中原百姓向山海關外遷徙:順治開始修建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所以這個時代的關東真是要闖的——不僅要克服自然地理上的種種困難,還要應對官府的排查。

隨著近代俄、日兩國在東北的滲透活動,清政府越來越擔心自己的祖宗龍興之地會落入俄、日之手。這時東北人口極其稀少,大量土地未得開墾。與此同時清政府為應對巨額的戰爭賠款,緩解財政危機也迫切希望開發東北。處於鞏固邊防和發展當地經濟的需要清政府終於放開對中原漢人向東北遷徙的限制,於是在晚晴民國時期出現了闖關東的高潮:大量直隸(今河北)、山東一帶的農民遷徙到山海關外。

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後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明清兩代從美洲傳來了甘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有效緩解了饑荒的蔓延,到乾隆年間中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與此同時人地矛盾愈演愈烈,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下南洋是指的中國人前往東南亞一帶經商或遷徙的活動:事實上早在鄭和下西洋時期就掀起了中國人下南洋的第一波小高潮。隨著西方殖民列強進入東南亞,他們迫切需要大量勞動力開發建設東南亞,於是在明朝、清朝和民國時期大量華人湧入東南亞務工經商。除此之外,甚至有部分華人在東南亞建國稱王:納土納群島、汶萊、蘭芳共和國、暹羅吞武里王朝的建國史都和華人有關。


一個區域人口發展迅速及經濟蕭條的時候,如清朝滅亡,中原地區人口大量外出發展,在山東,河北,安徽江蘇北部,河南等地去東北發展叫闖關東。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去內蒙發展,稱為走西口,福建,浙江,廣東,江西,湖南等地進行下南洋發展。湖北,河南,山東,安徽,陝西等地到四川掙錢,叫跑四川。

要注意每個字的用法,闖關東,是沒有條件硬」闖」出一條可行的路子。 下南洋,下東南亞各國,那裡人煙稀少,傳染病很多,去南洋實出無奈稱為「下」字。 走西口是條件不錯的,風險最小的,那裡缺少茶葉,布匹,瓷器,工藝品,工具,糧食,只要去了,一般會有報酬,稱作「走」西口。 跑四川,是當時中原天災,要快遞的到四川去打工,做生意,掙錢,必須快,稱作「跑」四川。


山西人走西口 闖關東 福建人下南洋 都是基於清末戰亂民生凋敝 天災人禍 饑荒餓殍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山西自然環境惡劣 山東平原開墾已經到土地極限 供應不了多餘的人口 福建八山一水半分田 靠有限的土地更本無法生存 而蒙古 俄羅斯商路被山西人經營多年 東北的黑土地天然的讓對土地情有獨鐘的山東人垂涎三尺 而有海盜闖蕩基因的福建人南洋就是他們最幸福的狩獵場 基於這些背景 產生很有趣的現象 山西人經商 山東人開荒 福建人出海闖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