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肚子越來越大,尤其懷雙寶,

身體開始到處痠痛。其中,恥骨部位的疼痛實在讓人很難入睡。

最近我連手指頭關節也能痠痛,痛在奇怪的部位 ><..

上網查到一些可紓緩恥骨痛的方法,不過我想要等到卸貨纔有辦法完全脫離疼痛吧!


 

骨盆鬆弛為恥骨疼痛主因

懷孕後體內的鬆弛素和黃體素這兩種荷爾蒙,會促使韌帶鬆弛,增加骨盆的伸縮性,以容納胎兒生長的空間,但有時過多的荷爾蒙,使韌帶鬆弛過分嚴重,會讓準媽咪感受到韌帶拉扯,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國明表示,骨盆由身體兩側向中間包覆,中央連接的地方便由韌帶連接,當鬆弛素和黃體素發揮作用時,整個骨盆和韌帶都會變得較為鬆弛,但若過分鬆弛,便容易使韌帶像橡皮筋被拉緊般的緊繃,孕婦就會感到疼痛。

此外,若是懷孕前骨盆曾經受到大力撞擊或有舊傷,在懷孕期間,也會因為胎兒的壓迫而感到恥骨部位疼痛。恥骨疼痛的主要徵狀就是恥骨部位會疼痛,但也可能延伸到骨盆兩側,也就是大腿與屁股連接的髖關節,會造成髖關節無法外展,因此,任何需要抬腿或張腿的動作都會感到特別疼痛。

恥骨疼痛緩解法

就像牙齒痛一般,「恥骨疼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這個產後即會自行復原的小毛病也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減緩,不論是藉由自然的姿勢控制或是較侵入式的療法,都有其功效,孕媽咪可視個人需求選擇。

  1. 改變姿勢:盡量不要跨大步走路,避免拉扯恥骨部位。在牀上移動雙腳和臀部時,也應該用平行的行動,兩雙腿一起平移,而非一腳先往右跨,另一腳再跟上,如此容易引發恥骨痛。盡量避免跨坐,不要再增加恥骨的壓力。避免一切需要拉開骨盆的動作。
  2. 冰敷:當疼痛相當嚴重時,也可以用冰敷稍微除去疼痛感,隔著毛巾冰敷約5~10分鐘,一般就能減緩疼痛感。
  3. 針灸:中醫療法中的針灸,也可以經由某些穴位來減緩疼痛感。
  4. 游泳:游泳同樣也是利用水中的浮力,讓身體達到放鬆的感覺
  5. 電療:電療法主要是透過麻醉神經來減緩疼痛感,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6. 水療:嚴重的恥骨疼痛可藉由復健科進行水牀治療法,利用水中的浮力,使關節柔軟放鬆。

以上資料來源: 原文刊載於2008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13種方法減輕恥骨疼痛】
一般而言,恥骨聯合分離所造成的骨盆腔不舒服,大部分在幾週內就會明顯改善,以下有13種方法,可以減輕這個結構變化所帶來的不適。
1. 睡覺時放置枕頭於兩腿間。
2. 在牀上移動腳和臀部時,應該平行或對稱的行動。
3. 使用水牀可能有幫忙。
4. 游泳可以幫忙減輕關節的壓力。
5. 站立時兩腿要對稱性的站著。
6. 避免跨坐。
7. 儘量坐著穿衣。
8. 放置冰袋於恥骨區。
9. 慢速移動。
10. 骨盆腹帶的使用。
11. 坐著時背後放置腰枕。
12. 下背接受按摩。
13. 避免提重物。

 

以上資料來源: 《媽媽寶寶雜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