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 Saul Fia

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那段历史,我们都略知一二,它太巨大,我们不可能转头视而不见,并且透过文学的勾勒和纪录的传承,使我们对那时期的残酷血腥有著各自不同的想像。

但《索尔之子》要给观众的,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大片历史,而是大时代巨变下的小人物细节切面。

镜头到哪都跟著主角索尔,摄影全程大胆地使用浅焦加上大量长镜头,令观众著实被困在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当中,这情况亦与被自己犹太血统所困的索尔处境如出一辙。我们和索尔一样看不了太远,犹太血统仿佛罪人烙印,摆脱不了身后的一抹红字,将死之人又何需远瞻。索尔终日在集中营内工作,做的是捡拾那些犹太同胞进入毒气室前所脱下的衣服,以及清理众多尸体所留下的污秽,他每天看到数以万计的尸体已经再也没有特殊情绪,认为自己已随著灵魂死去,直到一个幸存的男孩出现,然这男孩随即在他眼前遭受二次迫害身亡,这才敲醒了他心中渴望救赎的警钟。

索尔私藏男孩遗体并且在险境中不断寻找犹太拉比,这过程是惩罚也是升华,惩罚日复一日重复著相同工作情感麻痺的自己,升华在无间轮回见识过地狱恶景的干涸灵魂,故事借用希腊神话中不断试著把巨石推上山顶却又不断失败的西西弗斯去理解一个将死之人最后的执著,西方思想还是逃不开自我救赎的命题。

但索尔的救赎为什么是孩子?一个他宣称是自己儿子却又被众人议论真实身分的犹太男孩。在整个故事里,也只出现过两个孩子(全片甚至没有年轻男子),究竟是谁的孩子并不真的重要,索尔四处奔走寻找犹太拉比也并非滥情和怜悯,而是像《人类之子》呈现的,孩子的纯真和生命力就是人类对后世的仰望,对成人来说那是一个纯净无瑕的原点。至于是黑发犹太人或是金发高加索人,最后也都不重要了,因为偏见和藩篱还不存在于他们的理解中。

光看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能看出这个团队想要拍出一部不平凡戏剧的企图心,只不过这则真挚的故事被包装在过度形式化的影像里,对我来说并非最好的入口方式。我喜爱这个故事的初衷和想法,但却无法享受这整个消化的过程。不过《索尔之子》确实补足了我心所欠缺的历史想像,因此,仍是值得观看学习的人文佳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