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實際上,在很多家庭中,並沒有實現這一點,更多的情況反而是:養兒沒能防老,最後孝順自己,給自己養老的是女兒。

  之前有很多女性讀者留言控訴自己的父母,說他們只偏愛自己的哥哥弟弟,完全不把自己當回事,感覺自己在家裏沒有任何家庭地位。

  在這些讀者中,有很多即便從小到大不被父母善待,但結了婚之後依舊在盡孝,將心比心,她們給父母的愛要比父母給她們的愛多很多。

  有些父母對女兒的態度真的很過分,結婚之前不善待女兒,女兒嫁人之後就把她當成“潑出去的水”,有些父母甚至在女兒有難的時候不讓她進家門。

  這樣的家庭通常都還有一個或兩個兒子,他們的愛全都給了兒子,而且也不知道哪來的底氣和自信,覺得只要把兒子養好就能勝過一切。

  可到頭來,很多兒子被溺愛成了廢物,白眼狼,根本不對父母盡孝,甚至不給父母養老。

  相對開明的父母,對女兒和兒子一視同仁的父母,等到子女成家之後,不希望他們養老,只需要各自安好就行。而越是這樣開明的家庭,子女越是會盡孝。

  反而是那些不開明的父母,明顯偏心的父母,最後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愛女兒,只偏愛兒子,本以爲兒子結婚之後會給自己養老,結果卻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寒心也是自找的。

  養兒不能防老,女兒纔是我的“貼心小棉襖”

  60歲的鄰居趙大爺曾經就是個偏愛兒子的人,他在年輕時一心想要生兒子,既爲了傳宗接代,又爲了養兒防老。

  當初他和妻子生了女兒之後,不甘心,一直想方設法要生兒子,最後如願有了兒子,歡天喜地,如獲至寶。而女兒小綠的處境則從此一落千丈,在家裏漸漸沒了地位,成了一個照顧弟弟的僕人。

  她很早就被輟學,父母給的理由是家裏缺錢,弟弟還要上學,將來還要娶媳婦,需要多掙點錢留着給弟弟。

  那之後她就去了外地打工,雖然很努力,也賺到了錢,但她手裏留不住多少,全都被父母搜刮一空。

  多年之後,弟弟終於要結婚了,小綠稍稍鬆了一口氣,她覺得等弟弟結婚了,自己應該也能輕鬆一點了。

  但事情卻沒那麼簡單,她的弟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那種男人,因爲從小到大被父母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在他長大之後,完全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說他是廢物也不過分。

  廢物弟弟愛上的那個女人跟他是一路人,沒什麼能力,沒什麼上進心,一心只想着“啃老”。

  他們結婚,花掉了家裏所有的錢不說,父母還跟着欠了外債。他和她媳婦不爲所動,啃老啃不動了,就和家裏斷絕了來往,哪怕是父母有事求助,他也總是逃避。

  趙大爺50多歲時就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他很後悔自己當初那麼溺愛兒子,本指望靠他盡孝,結果到頭來根本沒可能。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58歲那年,老伴去世了。本來就因爲兒子的不孝而憤憤不平的他,又遭到了老年喪偶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生病住院了。

  這時候,一直不被待機的小綠出現了,她不僅肩負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而且毀了遠嫁的婚約,在老家找個男人結婚了。

  她自己操心自己的婚姻已經很耗精力了,可她卻沒有因此疏於對父親的照顧。

  小綠的孝順讓趙大爺很是愧疚,躺在病牀上的他說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話,說對不起小綠。而小綠,既然已經肩負起了給父親養老的責任,早已不在乎過去那些事了。

  病情好轉之後的趙大爺,逢人就念叨,“年輕時,總覺得養兒能防老,結果到頭來,給我養老的卻是我女兒。養兒不能防老,女兒纔是我的貼心小棉襖。”

  他這些話都是發自肺腑的大實話,小綠的孝順,大家都看得到。很多知道他們家情況的人都很感慨,有的甚至從他們家的問題中吸取教訓,開始彌補女兒了。

  現實中有很多家庭到最後都是這樣的結局,很多父母本來指望養兒防老,結果最後給自己養老的卻是女兒。

  這些案例都在提醒廣大做父母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只偏愛兒子,女兒也是你們的孩子,也值得擁有你們的愛。

  做一對開明的父母,用愛呵護子女成長,多和他們溝通,多教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把子女教育好了,纔是最大的財富,才能得到子女的尊重,才能理所當然地接受他們的孝敬。

  盡孝這種事,不能只是停留在期待之中,也不能只是停留在要求的層面。真正有意義的盡孝,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做父母的能以身作則讓子女具備尊敬和孝敬的意識,等到你們老了,根本不需要提醒,他們自然會盡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