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末,根據各城市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邁進萬億元GDP俱樂部的城市已經達到了16個,其中超3萬億的有兩個(北京、上海);超2萬億的有三個(深圳、廣州以及重慶);超過1.5萬億的有3個(天津、蘇州以及成都),剩餘的8個城市處於1萬億到1.5萬億(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此外還有一隻腳踏入萬億俱樂部的佛山,以及半隻腳踏入的泉州、南通以及西安。

上述20座城市是目前我國經濟實力最為強悍的20座城市,但是以上20座城市裡,最令人佩服的城市卻非北上廣深這幾座城市,而是蘇州、無錫、佛山、泉州以及南通這五座城市,特別是蘇州和無錫這個兩個邁進萬億俱樂部的城市,為什麼佩服這幾座城市呢?

上述城市,按照其性質分類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類別:

直轄市

直轄市一共有四座,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重慶,佔據了排行榜中的1、2、5、6四個位次,所以說政策及經濟地位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時至關重要的。

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

這個榜單一共有三個,分別為:深圳(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青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寧波(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三座城市均邁入了萬億元俱樂部,這三座城市都是享受特殊政策的城市。

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裡一共有8座,分別為:廣州市(廣東省省會)、成都市(四川省省會)、武漢市(湖北省省會)、杭州市(浙江省省會)、南京市(江蘇省省會)、長沙市(湖南省省會)、鄭州市(河南省省會)、西安市(陝西省省會),除西安市之外,其餘7座均邁入萬億俱樂部,一省的省會一般都是各省發展的重心及重點,省內資源政策的集中地。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其實地理位置並非是最重要的,城市地位及其享受到的政策纔是其發展的至關重要之處,比如雄安新區、浦東新區,一個政策可以讓一個地區迅速升值,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更佩服其他五座城市的原因。

地級市

蘇州、無錫、佛山、泉州以及南通這五座城市均屬於普通的地級城市,跟全國幾百座地級城市一個性質,無特殊的政策待遇,在這種情況下能闖入前20名都很不容易,特別是蘇州及無錫兩座城市,更是進入了萬億俱樂部,所以說這五座城市更加令人敬佩。


2018年GDP跨入萬億GDP俱樂部的有16座城市,新入榜的城市是寧波和鄭州。

3萬億城市城市

GDP邁過3萬億大關的,有2座城市,分別是排名第1的上海,GDP32679億元,不愧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北京GDP30320億元,排名第2

2萬億到3萬億城市

GDP在2萬億到3萬億有3座城市:深圳2018年GDP24691億元,排名第3;廣州2018年GDP23000億元,排名第4;重慶2018年GDP20363億元,排名第5.

1萬億到2萬億城市

GDP在1萬億到2萬億之間的有11座城市:天津18809億元;蘇州18597億元;成都15342億元;武漢14847億元;杭州13500億元;南京12820億元;青島12561億元;長沙11527億元;無錫11438億元;寧波10745億元;鄭州10200億元。

2019年大家覺得那些城市可以邁過萬億大關,評論區說出你的預測吧。


1、上海(直轄市,一線城市):經濟總量30133億元。

2、北京(首都,直轄市,一線城市):經濟總量28000億元。

3、深圳(廣東下屬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一線城市):經濟總量22438億元。

4、廣州(廣東省會,一線城市):經濟總量21503億元。

5、重慶(直轄市):經濟總量19500億元。

6、天津(直轄市):經濟總量18595億元。

7、蘇州(江蘇省下屬地級市):經濟總量17319億元。

8、成都(四川省會):經濟總量13889億元。

9、武漢(湖北省會):經濟總量13410億元。

10、杭州(浙江省會):經濟總量12556億元。

11、南京(江蘇省會):經濟總量11715億元。

12、青島(山東省下屬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總量11037億元。

13、長沙(湖南省會):經濟總量10535億元。

14、無錫(江蘇省下屬地級市):經濟總量10511億元。


進入2019年1月,各城市也到了收穫的季節,有關經濟數據也相繼出籠,這時候來一次「萬億俱樂部」的盤點,起碼能對中國城市發展的格局多一點瞭解。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18年,國內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已經確定的有16家,還有一家佛山沒有公佈,但概率非常大,也就是2018年為止,國內應該有17個城市,邁入「萬億俱樂部」。

按照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先後時間,如下:

1、上海,2006年GDP首破萬億大關;2018年GDP完成32679.87億元。

2、北京,2008年GDP首破萬億大關;2018年預計突破3萬億新的整數關。

3、廣州,2010年廣州GDP破萬億,2018年廣州GDP預計2.3萬億 同比增長6.5%左右。

4、2011年有四個城市GDP萬億,分別是深圳、天津、重慶、蘇州。

深圳:2018年,深圳市生產總值突破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7.5%。

重慶:2017年GDP19500.27億元,2018年突破2萬億毫無懸念。

天津:2017年天津GDP總量18595億,2018年可能突破2萬億大關。

蘇州:2018年,全市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5萬億元左右,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左右。

5、成都、武漢都是在2014年,GDP破萬億。

成都:預計2018年的經濟總量為15232億元;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

武漢:2017年GDP1.34萬億元;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那麼武漢2018GDP大概是1.45萬億元。

6、杭州:2015年GDP破萬億;2018年預計達1.35萬億 增長目標7%左右。

7、南京、青島都是在2016年,GDP破萬億。

南京:預計2018年GDP是12730.80億元,增長8.67%。

青島:2018年GDP是12561億元,名義增速13.81%。

8、長沙、無錫都是在2017年GDP破萬億。

長沙:2018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2017年GDP是10535.51億元,那麼2018年預計11430億元。

無錫:2018年是11426.33億元,名義增速是8.7%。

9、寧波、鄭州、佛山,2018年GDP破萬億。

寧波:2018年GDP約為11370億。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鄭州:經初步覈算,2018年鄭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200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

佛山:2017年,佛山GDP為9500億元,只要2018年GDP增長達到6%,佛山就能夠突破萬億大關。2018年前三季度佛山的名義GDP增速恰好為6%,以此計算,全年的GDP總量可達到10070億元。


大國崛起,需要大城市來支撐!

截止目前,我國GDP進入萬億的城市有17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

各大城市邁入萬億GDP的時間節點:

2006年上海GDP首破萬億大關

2008年北京GDP破萬億

2010年廣州GDP破萬億

2011年深圳、天津、重慶、蘇州GDP破萬億

2014年成都、武漢GDP破萬億

2015年杭州GDP破萬億

2016年南京、青島GDP破萬億

2017年長沙、無錫GDP破萬億

2018年寧波、鄭州、佛山GDP破萬億

17座萬億GDP俱樂部城市經濟表現

上海:從2006年到2017年,12年時間裡面,上海的GDP從1萬億到了3萬億,翻了三倍,說明過去的13年時間,是上海經濟高速發展的13年,也是長三角地區經濟最活躍的13年。

北京:從2008年破萬億,到2018年破3萬億,只用了11年,速度也是非常快。

深圳、廣州:廣華南雙雄,前後腳邁入萬億俱樂部,但是很快,到了2017年深圳超越了廣州,並且在2017年,深圳GDP增量位居全國第一。說明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增長與活力。2018年,深圳把經濟與廣州差距繼續拉大。預測2018年深圳GDP將突破2.5萬億,進一步縮小了與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見深圳的經濟增長是多麼 的強勁。

天津、蘇州、重慶:兩個直轄市加一個經濟最強的地級市,天津最近13年時間,經濟總量有所下滑,蘇州從全國第五下滑到全國第七,而重慶,開始排名上升,目前穩居中國第五位。

武漢、成都很低調:2014年,中國迎來最新的兩個GDP萬億城市,分別就是武漢和成都,這幾年武漢和成都的城市綜合實力、國際排名都在飛速提升,目前武漢的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上深廣,排名全國第五,成都排名全國第六,這標誌著我國經濟強省的省會城市,將有可能在經濟上超過直轄市。這也是今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旋律。

杭州在調整自己的姿態:杭州在21世紀初的頭幾年,經濟總量一直位居中國前8,可是隨著武漢和成都的崛起,杭州經濟總量被中西部的中心城市超越,如今杭州的經濟轉型非常成功,同時也成功申請了2022年亞運會,新興產業與互聯網將經濟,為杭州的經濟快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京、青島:這兩座城市都有一個相同的命運,特別是青島,曾經的GDP也是中國前十名,奈何內地省會城市的崛起,將青島的排名下滑到了12名,南京,本來有實力進入全國前十,但是由於人口和土地面積受限,GDP總量略遜色杭州,比武漢和成都還要低一個層級,不過南京很快就要合併鎮江,所以,非常有可能,南京GDP進入前十,位列第8名。

長沙、無錫「生死對手」:每年長沙和無錫的GDP都咬得很緊,每次發布預估值,無錫的GDP總量都在長沙之上,可是真是數據一出來,長沙GDP又把無錫趕超了,讓很多人沒有弄清楚,GDP總量到底是無錫多,還是長沙多。在這裡,蔣昊補充一點,長沙的GDP總量大概率高於無錫。

寧波、鄭州、佛山,誰更強?:雖然這三座城市的GDP都在2018年破萬億了,但是對比經濟綜合實力,寧波要更強一點。其次是鄭州,然後是佛山。

綜上所述:

以上17座「萬億俱樂部」城市,你最看好誰呢?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國內各大城市的經濟建設也都取得優異成績。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十四」座城市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

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經濟總量更是遙遙領先,特別是上海成更是成為國內首個踏入「三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毫不誇張地講:上海不僅是長三角地區經濟中心,更是成為國家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三座城市經濟總量達到九千億,距離「萬億俱樂部」也僅一步之遙。其中只有鄭州是中部城市,其餘都是東部沿海城市。鄭州作為後起之秀能有現在的發展成就已經非常值得驕傲。

以上這十四座城市包括寧波、佛山、鄭州都是國家城市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為地區經濟發展再作貢獻。

除此之外,還有合肥、西安以及瀋陽這些城市也有比較不錯的經濟實力。各自也有獨特的城市發展優勢,未來潛力也是不可小覷。

經濟總量踏上「萬億」,就代表城市進入新的臺階,各方面資源與以往大不相同,各種公共服務,交通、環保等等,整個城市的面貌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希望這些城市能夠再接再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回答,喜歡可以點贊、關注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一直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階段性意義的中國GDP總量

1956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千億元

1982年中國GDP突破5千億元

1986年中國GDP突破萬億元,達到10,309億元

2006年,中國成為第四大經濟體超過英國。

2007年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2位

2017年中國GDP總量高達827122億元。

誰能想到2006年的時候中國經濟總量還只是日本的一半,經過四年的發展終於在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到2017年中國GDP總量已經是日本兩倍多,2017年中國GDP總量突破萬億的城市有14座之多。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屢創發展神話,超越一個又一個目標,中國經濟將繼續以高速增長砥礪前行,假以時日中國經濟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
上海30133億(2017)

直轄市。世界級金融中心,第一座萬億GDP城市。2018年數據尚未正式公佈。

北京28000億(2017)

首都。世界一線城市。第二座3萬億城市,北京2018年經濟同比增長達到6.6%,雖然具體數字還不得知,但突破三萬億已是必然。

深圳22438億(2017)

計劃單列市。深圳2018年經濟總量已經突破2.4萬億,同比增長7.5%,首次超越香港。同時深圳也是所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當中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廣州21503億(2017)

副省級省會。全國第三個萬億俱樂部成員,雖然被深圳後來居上,但是目前仍然遙遙領先第五名重慶。預計2018年有望突破2.3萬億。

重慶19500億(2017)

直轄市。儘管2018年數據沒有出爐,但成為第五座2萬億城市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天津18595億(2017)

直轄市。先於重慶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不過以天津近幾年的經濟增速來看,2018年晉級2萬億梯隊是不太可能了。

蘇州17319億(2017)

地級市。名副其實的地級市之王,經濟數據吊打一眾副省級。在江蘇這樣的經濟強省擔任龍頭,實力可見一斑。

成都13889億(2017)

副省級省會。近幾年進步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不過從成都的名次開始,距離前邊七強城市的差距就比較大了。

武漢13410億(2017)

副省級省會。成都合併簡陽之後,武漢的GDP總量被成都超越,不過武漢目前人均經濟數據還比成都還是有優勢的。

杭州12556億(2017)

副省級省會。杭州近十年來的經濟可謂是跨越式的進步,城市地位一路飆升,未來將會是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

南京11715億(2017)

副省級省會。南京發展一向低調,但實力可遠遠大於影響力,南京是第十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也是人均經濟數據僅次於一線的城市。

青島11037億(2017)

計劃單列市。山東省經濟龍頭,素有北方第三城的稱號,也是北方第三座萬億城市,2018年GDP規模已突破1.2萬億。

長沙10535億(2017)

省會。非副省級省會當中的No.1,2017年GDP首破萬億,人均經濟數據力壓武漢位列中西部所有城市之首。

無錫10511億(2017)

地級市。又一個江蘇出品,和蘇州一起成為地級市當中的王炸組合。雖然規模不及蘇州,但是人均數據毫不遜色。

寧波9846億(2017)

計劃單列市。2018年首破萬億。一座低調務實的經濟強市,民營經濟發展強勁,民富程度很高。

佛山9549億(2017)

地級市。2017年距離萬億僅僅四百多億,所以即使尚未官宣,入圍萬億俱樂部也是毫無懸唸的事情。

鄭州9130億(2017)

省會。近十年來城市地位提升最快的城市。已經官宣2018年GDP突破萬億。這也是中西部地區第五座萬億城市。


「萬億GDP城市俱樂部」是近幾年媒體炒的比較熱的一個話題。城市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城市經濟規模越大,意味著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越強。

(深圳)

2018年全國大陸地區有17座城市GDP超過了萬億元。其中超過3萬億的有上海和北京2個;2-3萬億的有深圳、廣州、重慶3個;其餘12個城市在1-2萬億之間,這些城市包括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佛山和鄭州。除此之外,香港的GDP也在2-3萬億元之間。

(香港)

以上17個萬億城市,GDP總量約佔全國的20%以上,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佔全國的70%以上。可見,城市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而且,城市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驅動裏還在增加。

從區域分佈看,這17座萬億城市有四座分佈於北方地區,即北京、天津、青島和鄭州,其餘13座全部位於南方。這也佐證了我國經濟重心位於南方的說法。

從東中西部區域分不開,西部有2座(重慶和成都),中部有3座(武漢、長沙、鄭州),其餘12座都位於東部。可見我國經濟佈局並不平衡。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就分不了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深圳、廣州、佛山等8座萬億城市,加上香港,剛好佔了「萬億城市俱樂部」的半壁江山。


隨著中國城市經濟的發展,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越來越多,而城市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也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2017年,「萬億俱樂部」又新添了兩位成員,分別是長沙和無錫。目前,中國大陸城市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已經有14個,分別是以下城市:

1、上海:經濟總量30133億元

2、北京:經濟總量28000億元

3、深圳:經濟總量22438億元

4、廣州:經濟總量21503億元

5、重慶:經濟總量19500億元

6、天津:經濟總量18595億元

7、蘇州:經濟總量17319億元

8、成都:經濟總量13889億元

9、武漢:經濟總量13410億元

10、杭州:經濟總量12556億元

11、南京:經濟總量11715億元

12、青島:經濟總量11037億元

13、長沙:經濟總量10535億元

14、無錫:經濟總量10511億元

從經濟總量上看,這14個城市中,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大關之外,其它的城市經濟總量都在1~2萬億之間。而上海更是一騎絕塵,成為中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2018年,中國城市經濟總量「萬億俱樂部」有望再新添三位成員——寧波、佛山和鄭州,因為在2017年這三座城市的經濟總量都超過了9000億元。

自2006年上海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拉開了中國城市經濟總量「萬億俱樂部」的帷幕。而2008年北京經濟總量也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入這個「俱樂部」,隨後的廣州、深圳、天津、蘇州等等城市也相繼進入「萬億俱樂部」。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會有更多的城市經濟總量會進入「萬億俱樂部」。

2017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經濟總量都超過了2萬億元,它們的經濟實力強,其經濟總量總和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與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韓國大體相當。未來中國城市經濟總量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由「萬億俱樂部」的門檻提高到「2萬億俱樂部」。2018年,重慶和天津的經濟總量都有望進入這個「2萬億俱樂部」。未來還會有哪些城市異軍突起?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