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用“命運多舛”來形容錘子科技(以下簡稱“錘子”)命運再適合不過。

  過去3年,羅永浩治下的錘子過得尤爲艱難。2016年陷入資金鍊困境,屢傳倒閉、被收購;2017年在堅果Pro半年賣出100萬臺的助攻下,錘子迎來起死回生;2018年錘子又被打回原形,由於堅果3、堅果R1、堅果Pro 2S銷量慘淡,其再一次走在生死邊緣。

  如今,隨着錘子大隊人馬轉投字節跳動,其生存危機得以暫時解除,但未來是否繼續做手機還是個未知數。不過,無論錘子是否再趟手機這趟渾水,都與羅永浩無關,後者並未進入字節跳動。

  回顧錘子6年多做機歷程,你會發現羅永浩在營銷上總是拿蘋果大做文章,習慣性通過諷刺蘋果來標榜錘子的獨到創新和先進性,無論是頻率還是力度,均遠超其他國產廠商,而且每次營銷效果都出奇得好。我簡單梳理了下那些年羅永浩diss蘋果的言論:

  1、2013年底,羅永浩揚言將來要收購蘋果,“我會努力的,把錘子做好了,將來收購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蘋果,並復興它,是我餘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2、2014年9月,羅永浩在觀看iPhone 6發佈會時,接連發表微博抨擊iPhone 6及Apple Watch的設計不盡如人意,惋惜現在的蘋果已淪爲一家鄉鎮企業。

  3、2016年11月,羅永浩坦言,錘子就是賣情懷的。“好的企業都賣情懷:星巴克賣工作場合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間;蘋果賣非同凡響;特斯拉賣科幻般的未來和信念。鄉鎮企業才把全副心思都放在配置和斤兩上。”哦,蘋果在他眼中不是鄉鎮企業嘛,怎麼突然高大上起來,變成了“賣非同凡響”。

  4、2017年9月,羅永浩犀利評價了蘋果近幾年的表現: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從這個(創新)角度來講,我覺得(蘋果)基本上沒有什麼進步,是非常讓人失望的……我們過去對這個產品的信任,是基於它每次發佈新的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這幾年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的。”

  5、2018年4月,在堅果3發佈會上,羅永浩自信地表示,錘子將在5月發佈“具有革命性的顛覆性旗艦”手機——堅果R1,並坐等蘋果的“借鑑”。

  6、還是在2018年4月,彼時羅永浩在微博上賣力爲錘子5月15日發佈會預熱,核心招數不是別的,正是他擅長的瘋狂吹牛。比如,在談及對蘋果3件套(Mac+iPad+iPhone)的看法時,羅永浩說了這樣一番話,“5月15號之後,蘋果三件套會成爲歷史上最好的方案(深切緬懷老喬)。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失去了靈魂的蘋果會瘋狂地抄襲我們......竊以爲。”

  7、幾天後,羅永浩又忍不住diss蘋果、擡高錘子。他直言,堅果Pro2用了幾天,就覺得貴三倍的iPhone8像古董。“將來的人們翻出這個時期的手機比較,會對iPhone8 竟然還能賣那麼多感到驚訝。就像今天拿出零九年的 iPhone 和諾基亞比較(前者看起來跟今天的手機差不多,除了屏小,後者像石器時代的東東),你很難相信那時候有那麼多人選的是諾基亞,而不是iPhone。”

  8、5月15日發佈會結束後一週,羅永浩在“王峯十問”訪談中表示,錘子的產品設計在很多方面早就超越蘋果。他透露,發佈會前夕,自己去了趟硅谷和西雅圖,並秀了錘子最新研發成果給科技巨頭的大佬們看,其中一個科技巨頭的老大親口說:“你註冊了國際專利?你一定要快,我打賭蘋果看完了會幾乎完整地全抄一遍,畢竟交互專利要繞過去沒有那麼難!”羅永浩稱自己也絲毫不懷疑這一點。

  9、2018年7月,羅永浩認爲Face ID是倒退,不應該發生,“至少不應該用於解鎖,因爲用於解鎖不如指紋,但是由於蘋果給了這個潮流,大家就都跟了,我們只是去遷就這個趨勢,但是我認爲解鎖的角度遠不如指紋的方案。行業巨頭走彎路大家都跟着走,導致了今年這個局面,是非常遺憾的。”

  當然,不管羅永浩如何貶損蘋果,“鄉鎮企業”蘋果依然無比強大,2018年仍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最新市值高達9289億美元,而錘子與之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銷量、營收、利潤、估值等關鍵指標都與蘋果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更爲諷刺的是,從2014年5月20日T1問世算起,錘子涉足手機製造接近5年,整體出貨量連500萬臺都不到,市場表現非常差勁,完全上不了牌桌,國內市場前十都進不了,更甭提有朝一日收購蘋果。不得不說,認真並沒有幫助羅永浩贏,與他價值觀相同的錘友也沒有幫助錘子贏,反而在商業上一塌糊塗。

  作爲知名“相聲演員”,羅永浩理應明白,互聯網是有記憶的,過去一個勁嘲諷蘋果,都變成了今日之笑柄,印襯出自己的狂妄、無知,貽笑大方。話說,錘子已整整8個月沒推出新機,只剩堅果R1、堅果Pro 2S在降價促銷,以及維持系統和產品基本運維,形同涼涼,如果再不及時發佈新品,最終結局只會是涼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