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男,今年21,大二。前段時間被診斷出了中輕度焦慮症和抑鬱症,發病到現在已將近一個半月,每天精神恍惚,頭脹,失眠,心情低落,找不回以前的感覺了,總覺得意識變得沒有以前那麼清晰了…所以緊張,害怕,期間逐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遂陷入了惡性循環…在回想和反思了我之前的種種不良習慣,一一與焦慮人格對症後,還存在一個疑惑,那就是我經常喜歡深究一些問題,通常是哲學方面的,容易過度思考,也容易鑽牛角尖。我不知道過度的思考會不會誘發焦慮症等神經或者心理疾病呢?希望知道相關知識的好心人可以幫幫我!

PS:(發病那天下午跟人辯論了好多,期間出現過大腦短暫性空白,和不知所措的感覺)


過度思考?那是一種思維障礙吧?學名叫強迫思維。

強迫思維本身不會造成抑鬱或者焦慮,但是對其不瞭解造成的恐懼,有可能導致抑鬱和焦慮。


會的

我是個會想很多的人 甚至於說 從負面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經常過度解答別人說的話 所以說一直都在過度思考 這個你看紅樓夢的林黛玉就知道了 她的心理活動和最後的下場其實就是由於她性格的一部分因素造成的 焦慮抑鬱說白了都是附加產品 所以我本身考慮的很多 有時候做的事情會想很多遍 容易受外界影響 經常性的過度思考你真的會炸 建議多和朋友說話 和相處的來的朋友在一起 懂你的在一起 或者能互補的朋友在一起 慢慢的能彌補一點這種習慣性的缺陷吧 凡事想樂觀一點就好了 不用一直過度思考 挺心累的 也沒必要在意那麼多的 其實有自己的個性的人特別酷


會,思考過度會導致腺苷過多,抑制大腦活性


慣性思考 焦慮 抑鬱引起一連串問題:

高中階段渾渾噩噩度過,扛不住外界的刺激及家庭沉重和消極的思想灌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調整身心了。(經常思考哲學問題)

1. 18-21歲突破害羞 自卑 ,欣賞城市繁華,自給自足獲得金錢支配快感。

22-25歲 急於獲得世俗成就和證明自我迫切希望自己被需要(原生家庭教育只有責罵沒有肯定放大了的心理需求),每天絞盡腦汁思考人生價值取向和終極職業方向,須不知視野尚未打開,價值取向尚未成型,職業選擇標準 和自我特質不明確,思考只帶來焦慮而無結果,於是大量搜尋信息進行分析和評估 ,決策週期不斷拉長直到彈盡糧絕 最後被迫就業,開啟惡性循環模式~所以工作經歷呈現的連貫性不強。

(以上可能是農村孩子或者是我這個完美主義者,沒有機會提前和社會發生更多的交互受制於成長以及出道早帶來的可嘗試能力邊界選擇的侷限,延遲了價值取向和職業選擇標準的明確時間,以至於不能提前以上帝視野進行職業戰略佈局,前面都是時間成本和沉默成本的浪費)

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做職業選擇時明確了職業選擇標準基本確定了職業選擇標的,但是習慣性幻想是不是還有更好的選項沒有出現在視野裡面,用選擇悖論書中說 叫做選擇最大化者,導致選而不決,時間成本放大 選擇滿意度降低 直到彈盡糧絕 再次被迫就業 開啟惡性循環模式。

以上只為說明為什麼岔路口比較多,其實我很早就跨跨行業跨職能做基礎管理崗位,因為每一次都沒有突破中層管理就開始挪動意外著每一次挪動都是一次新的開始, 沒有堅持的原因是 1.被迫就業帶來的提崗只好放棄 2.並沒有找對發揮優勢的崗位 3.我這類人需要有一個形而上的目標在前面牽引方可忍耐和全力以赴,相比外向者的習慣短期滿足 活在當下 隨遇而安,我更多時候是一個延遲滿足感的人。


我今年要高考,從小就有的強迫症今年特別嚴重,經常窮思竭慮,癥狀基本和你一樣,有時很痛苦,有時課都聽不下去。但是我現在感覺回復許多,並且基本上沒找心理醫生。我推薦一本書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推薦一種自我治療方法:不去順著它去想,然後深刻體會一下這種糾結的感覺,找到難受的背後隱藏的東西。要想具體談談感悟我們可以再聊。現在高三時間好緊我就先說這麼多。祝你早日康復。

本人男,今年21,大二。前段時間被診斷出了中輕度焦慮症和抑鬱症,發病到現在已將近一個半月,每天精神恍惚,頭脹,失眠,心情低落,找不回以前的感覺了,總覺得意識變得沒有以前那麼清晰了…所以緊張,害怕,期間逐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遂陷入了惡性循環…在回想和反思了我之前的種種不良習慣,一一與焦慮人格對症後,還存在一個疑惑,那就是我經常喜歡深究一些問題,通常是哲學方面的,容易過度思考,也容易鑽牛角尖。我不知道過度的思考會不會誘發焦慮症等神經或者心理疾病呢?希望知道相關知識的好心人可以幫幫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