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交通局BRT体检政策中,交通局及体检小组可能拟定将BRT降级成公车专用道并将可能拆除刷卡闸门及月台门,那么这样是对的吗?
(交通局拟拆站外刷卡闸门新闻: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642)

若公车加入专用道,则可能造成专用道上所有列车一起塞车,公车靠站时可能挡住BRT列车前进,影响BRT行车速度甚大,失去快捷意义。BRT是捷运服务的概念,若改成公车专用道,则失去快速、便捷的意义了,会造成什么严重情形呢? 

简单分析如下:

 

对BRT乘客影响:
1.公车加入后将造成多班公车在专用道行驶,造成严重堵塞。公车靠站时会阻挡BRT前进,多台公车一起靠站时甚至要排队前进靠站让乘客上下车,造成严重回堵,严重影响BRT列车行驶之顺畅性,将造成BRT与公车一同在专用道塞车,误点情形更严重,塞车情况将使BRT降低行驶之顺畅性。举例来说好了,若BRT列车进站,则必须等8886路公车靠站完毕,才可以进站。若前面有很多台公车呢?那不就要陆续排队靠站吗?原本30秒能完成上下车,公车加入后将可能要3分钟才完成。

 

2.公车与BRT站体月台高度不一致,会增加身心障碍者进入列车之困难(公车通常较高,而BRT月台配合BRT列车,列车与月台同高)月台门位置与公车车门位置亦无相对应,因此交通局可能拆除月台门以便大众搭乘公车,然而此举会造成搭乘者的危险,将有可能使乘客跌落至专用道,对于身心障碍者或是小朋友之安全影响甚大。少了月台门防护机制,危险性将增高。况且BRT列车进站时,月台门均有固定秒数供乘客上下车,与捷运相同,若月台门拆除,将无法控制上下车时间,将会造成严重误点情形。

 

3.交通局因应让公车加入专用道,并可能拆除站外刷卡闸门并采全数上车收费。乘客上车要在刷卡机前陆续排队刷卡,刷完卡后换下一位乘客,增加乘客上车后排队刷卡之时间,如此将造成人潮严重回堵在列车刷卡机处,严重拖垮上下车速度 ,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与BRT快捷之意义背道而驰。试想看看台北捷运若全数改成上车收费会是什么样情形?

 

对原公车族影响:

1.公车族应该知道,目前公车有许多小站牌,而这些站是BRT没有设置站体的位置站距也较BRT短。若开放公车加入专用道,公车原有许多小站牌的站必须被牺牲撤掉,公车只能停靠与BRT相同的站才能搭乘,将造成公车族许多不便。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者,老年长辈们原本只要走10公尺就到达站牌搭公车,现在可能要走上百公尺啊!

 

2.若不牺牲这些小站牌,那么加入专用道之公车就必须时常在快车道之专用道与慢车道切换,有时必须切换至慢车道停靠位于人行道之小站牌,有时又必须切换至专用道停靠与BRT相同之站位。必须时常切换而造成慢车道机车与汽车之危险,将增加公车与汽机车之擦撞,更增加乘客之危险,对于汽机车族也大幅提高车祸之机率。

 

3.公车是用来辅助BRT接驳与转乘,或BRT运量超过负荷时,公车提供另外的搭乘选择,公车与BRT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BRT与公车共同行驶专用道。此外,在BRT未通车前,公车本来就一直在慢车道行驶,BRT通车后,公车裁并,在慢车道公车数量比以前更少许多,慢车道反而变得更顺畅,没有必要将公车移置BRT专用道。

  

 

(以上两则影片来自于YOUTUBE民视新闻以及网友拍摄之影片)

以上两支影片说明了公车一起在专用道上塞车、排队进站之情形,试问大家能让BRT变成如此之状况吗?大家能接受吗?由此可知,BRT降级成公车专用道是全盘皆输之局面。

BRT是「捷运」服务之概念,具有快速、便捷、容易搭乘之捷运特色,与传统公车不同,若交通局让公车加入专用道,并拆除站外刷卡闸门、月台门,那么等于是变相拆除BRT、变相拆除BRT核心价值、更是变相摧毁一条便利快捷之捷运路线。交通局应该提升BRT服务水准,而非降级此系统之服务水准。在此强烈呼吁林市长与王局长不该拆除月台门以及站外刷卡闸门,更不可降级成公车专用道。降级成公车专用道才真的是「骗局、儿戏」。

 

BRT不该降级成公车专用道之教学文:
1.为什么台中BRT改成公车专用道将是灾难?
2.BRT不该降级为公车专用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