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某消費金融公司上線了「遠程面簽系統」,實現偏遠地區的客戶進行在線遠程面審。3月20日,京東金融與神州信息宣佈戰略合作,共同發布「融信雲」產品;3天後,又迅速發布北斗七星智能信貸產品。平安銀行近日公佈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平安銀行汽車貸款憑藉AI技術秒批下款,累計發放1183.84億元,不良率僅為0.54%。

風控在金融科技催化下蛻變,金融行業的發展高度將離不開這雙眼睛。

大數據風控技術正在改變這個行業

回想P2P當年在市場上風起雲湧,在出現一系列問題後,很多公司紛紛跑路。對此來說,第三方金融科技並未達到要求,大數據風控在當時還遠未及,逾期壞賬率偏高,P2P平臺頻頻爆雷。而今非昔比,隨著一些系統的風險模型不斷訓練,數據不斷累積,信用體系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崛起,金融科技這雙眼起到關鍵性作用。

京東金融開發的北斗七星產品,著重打造大數據風控技術,面對未來整個消費行業的發展。京東金融有真實的消費場景,客戶有很強的消費的慾望和需求,並圍繞客戶的消費需求提供消費信貸。在客戶申請後,可在短時間內判斷出誰是准入客戶,誰是高風險客戶,第一時間可將風險拒之門外。

最直接的改變,來自客戶體驗

張先生某個小縣城的一個普通個體戶,正在遠程在線和某金融公司風控人員進行面審,這次跟他以往的體驗大不一樣。之前也有一次貸款經歷讓他身心疲憊,這裡距離本市遙遠,跑一次要個花大半天,轉車都要三四次。那次資料沒帶齊,不得不在往返回去。可想而知為了一次貸款,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成為他們最大的困擾。

對於金融公司來講,擴展業務開疆拓土是好事,可是某些地方的貸款需求並不高,設立更多的辦公點無疑增加大量的運營成本和人員成本,最終會轉嫁到客戶身上,不符合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

遠程面簽系統上線後,該公司收到客戶通過APP提交的貸款申請,通過實時視頻通話,完成客戶身份核實、業務事項核對、場景見證等貸款流程。是否是一個合格的貸款客戶,視頻那一端的眼神已經讓他們心中有數。同時解決了業內普遍存在的異地、偏遠地區面簽難的問題。

給車貸行業裝上風控引擎

車貸相比較其他產品來講更為專業,同時又是風險非常複雜的項目。在早期剛開始起步時,由於風控體系不健全,車貸險一度被叫停。為了促進更多業務發展,審批環節有失公允,裡面暗藏風險,車貸行業在起步時遭到了重創,業務在發展的時候緊急剎車。

車貸業務經過了一段時期後,開始把風控重心放在了貸後資產處置上,對人的徵信門檻並不是那麼高。所以最後換來的卻是暴力催收,甚至涉及到很多法律邊際問題。當然這類平臺不會走長遠,最近監管頗為嚴格,掃黑除惡行動,不斷有車貸公司被勒令禁止,甚至負責人被帶走調查。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通過前端引入大數據分析、智能策略引擎等工具,持續優化汽車貸款業務進件准入標準;同時優化催收策略,加快訴訟處置流程,提升不良貸款清收能力,讓車貸行業整體風險可控。

相信在金融科技不斷發展中,將成為金融行業的有效競爭力。市場的競爭環境會讓行業玩家們不得不去適應,讓自己在市場中不被淘汰,所以要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本文由車貸管家整理,為汽車金融行業從業者提供國內外最新的汽車金融資訊、互金行業動向研究及風控管理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