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的建设流程:

数据中心的规划:

面积、电量、制冷量建模工具:

10年内的IT设备SPC需求;

SPC决定了数据中心的造价;

数据中心机电系统的造价占总基建造价的70%-80%。

数据中心选址考虑:

低风险的地理位置:

1.业务环境:业务发展趋势,生活质量,业务与政府环境,保险,选址地的优惠政策。

2.尽可能低的运行成本:北方地区利用自然冷源,电力成本,供水成本,人力成本,交通成本。

3.充足的保障:充足的人才资源,土地,光纤接入,多路供电,充足的供水、供油,多路便捷的交通,多路通信接入。

业主关注的其他因素。

设计阶段的关切点:

数据中心设计要点:

国内机房设计标准:《国家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其他相关规范。

国际机房设计标准:UpTime Tier白皮书、TIA-942标准。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指引。

电气:

可满足UPTIME TIER3&4认证要求。

采用RR,DR设计,较传统2N系统节省投资25%~30%,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0%~50%,达到同等可用性的前提下大幅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采用专用维护回路设计,实现运行期的设备带载维护、验证。

贴近业务需求的混合级别设计,节省初始投资,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预留系统升级的灵活性,在设计中为未来在线扩容做好准备。

空调:

可满足UPTIME TIER3&4认证要求。

采用连续制冷设计,采用风冷水冷技术应对水源短缺和停水隐患。

水管环路设计,满足在线维护需要。

设备及管路抗地震和振动设计,保证系统运行长期安全可靠。

CFD气流模拟:

温度模拟(8台空调运行,距地1.5米处)

温度模拟(7台空调运行,距地1.5米处)

数据中心验证服务:

数据中心设计验证服务:制定整体验收验证流程,利用假负载和测试仪器对各系统进行带载功能性测试,以验证各系统和数据中心整体达到设计各项指标和客户需求。

数据中心评估服务:对既有数据中心的机电系统和环境进行测试,以确定对可靠性和能效可获提升的方面,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数据中心运维评估服务:设计数据中心运维流程、培训运维人员;对既有数据中心的运维体系成熟度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改进运维和提高人员素质来提升整体运行可靠性和降低运行成本。

数据中心运维应当从数据中心规划开始:

数据中心场地运维管理框架:

数据中心运维人员架构规划:

数据中心运维的技术手段:

企业总控中心ECC设计:

ECC基础设施设计:装修、席位、显示、灯光、多媒体等。

ECC人员岗位职责设计/梳理:岗位数及职责、人数、排班、席位布局设计。

ECC流程设计/梳理:设施管理流程与IT管理流程统一平台、统一监控、统一调度;常态运行流程与应急指挥流程设计。

ECC管理系统设计。

ECC场地设施规划设计方法:

功能间与专业系统分析:

模拟技术在ECC系统建设的应用:

模拟技术项目拓展应用(成果业绩可视化):

能力(成果)模拟展示;

技术细节设计结果再现。

模拟技术设计过程应用(设计可视化):

布局设计模拟;光学效果模拟;

视觉效果模拟。

模拟技术全过程应用(减少遗憾):

设计与实施结果验证;

设计要点可视化审核及专家会商;

遗憾描述可视化及优化可视化;

最大化责任人免责。

动力设施/环境与IT设施监控:

项目时间表(样例):

数据中心运维:规划阶段

把数据中心运维工作内容放入建设的各个阶段

做决策时,同时考虑初期投资和运维成本

建立基础的服务水平协议,以驱动数据中心的设计和运维:

公司对客户的承诺;

IT服务队公司的承诺;

数据中心场地运维与IT服务的相互承诺。

数据中心运维:概念设计阶段

评估每一个方案的可维护性。

评估每一个方案的可靠性。

评估方案是否支持自动监控和报警功能。

评估设计方案的能源使用效率(PUE,直接影响到运行成本)。

评估设计方案应对业务变化的灵活性。

评估设计方案是否很容易地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准备人员计划,包括管理架构、角色和责任、人员到位时间计划、岗位任务描述。

数据中心运维:设计阶段

在资产管理系统中使用BMS的点位表。

在设计中加入隔离阀门和后备的电路断路器,使得将来增加设备和电路时无需关闭系统。

在设计中加入UPS和电气系统的测试点用于接入假负载装置从而尽量减少运行中断。

设计完整、细化、正确的操作步骤,作为运维人员进行运维操作的基础。

预留技术资料室的空间。

开发验证计划,明确施工完成后如何测试数据中心的性能。

在监控中心显示场地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

定义对等式的BMS系统,所有主要设备都应采用开放式协议介面,运维人员应当可以对介面编程。

采用图形界面显示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了解系统性能。

把验证需求写入设计文档中,使后续提供设备的厂商和实施总包商了解他们的角色和应当提供的资源。

在设计规范中明确列出厂商应当提供的培训。

数据中心运维:招标阶段

评估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故障恢复时间(MTTR)和性能指标。

评估设备成本时,同时考虑设备头五年的总服务成本。

评估供应商时,要考察其快速提供零备件能力、提供熟练技术资源的能力,同时价格合理。

允许场地运维人员提出建议,选择可维护性好、容易运行的设备和系统。

评估设备厂商提供的维护信息、设备手册和相关培训是否足够。

选择最好的方案,而不是最便宜的。

去参观竞标商所实施的其他数据中心,评估其工作质量。

数据中心运维:施工阶段

到施工现场对安装的设备拍照,把照片与设备资产编号相关联,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中的设备。

运维团队的人员应当定期到现场勘查并报告发现的潜在问题运维和质量问题。

运维人员应当在设备初次使用时,接受厂商提供的培训,以了解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步骤。

设备安装时应当同时安装设备编码,并记录到资产管理系统中。

收集整理设备配套的文档,对文档编号,并把它们与设备编码相关联。

数据中心运维:验证阶段

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著手验证流程的准备,把验证过程放到主计划之中。

在设计阶段开发出详细的验证计划,以保证该设计在施工和运行后能够正常地工作。

在设备级、系统级以及整体上彻底地测试数据中心的性能。

将各个系统的操作进行视频记录,用于将来的培训。

记录验证的步骤并建立起标准操作流程和应急操作流程。

利用验证过程培训主要的运维人员。

在开始制定计划时就为验证留出充足的时间,在验证完成之前不要安装IT设备。

数据中心运维:运行阶段

实施最佳运维实践指南。

对IT和场地基础设施人员进行选拔、培训和评估,以交付服务级别协议所定义的性能指标。

建立一个技术资料室,存放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所有资料,包括关键系统的视频培训资料。

建立起例行的操作培训,减少人为错误。

实施厂商管理计划,控制厂商人员带来的人为错误。

采用先进的技术,用于跟踪资产、监控性能、管理工单、控制动态系统(HVAC),监视自动系统、提供实时的管理信息。

保持消防和安保子系统独立,但监视状态和报警。

制定故障恢复计划!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惠普。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