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討論銀行年報的非常多,特別是新增貸款的數據裏,居然接近一半都是房貸。這其實就是過去這麼多年,中國房價“一直漲的”祕密。

  具體數據如何:偉哥找了一下年報的數據,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對比銀行企業的數據:

  這個表格有什麼意義:

  1:房貸數據佔8大銀行新增貸款數據裏接近一半,8大銀行2018年新增貸款總量在2.7萬以上左右,其中47%是房貸(這還不統計其他可能繞道進入房貸的消費抵押貸等數據)

  2:最典型的建行,超過60%是房貸,建行應該改名中國房地產銀行。

  建設銀行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7535.95億元,較上年新增5405.28億元,增幅12.83%,餘額居同業首位。從投放比例上看,建設銀行2018年新增貸款中投向個人住房貸款的比例是61.45%,較2017年增長了6.7個百分點。

  3:銀行的利潤驚人,8家銀行的淨利潤高達1.2萬億。

  A股房地產公司的利潤如何?利潤最高的萬科只有338億,也就是說,8家銀行的利潤相當於36家萬科的利潤。A股最賺錢的公司也全部都是銀行。

  4:不同城市之間,房貸的利率差距巨大:

  全國房貸利率執行嚴重不均衡,從不同城市看,上海不論是不是恢復之前,依然首套房貸款有一定折扣,而更多的城市不僅僅沒有95折,基本都在上浮10%,部分三四線城市甚至上浮到了20-30%。

  從銀行成本角度看,上海能夠執行基準優惠,而其他城市基準上浮,與房地產調控無關

  同樣是首套房,當下在上海可以享受95折或者9折貸款優惠,也就是100萬貸款30年的月供5162元,而在北京就需要月供5609(按照30年計算,對比)。

  每貸款100萬,上海的購房者30年週期內,比北京少還利息16萬。而如果對比三四線城市最高的上浮30%。

  上海購房者比其他城市,最多,每100萬30年,月供少(上浮30%對比95折)1072元,累計利息差距高達38.6萬。

  5:最近樓市的波動也主要是因爲銀行釋放的貸款突然上漲

  樓市調控是否見效,房價在否上漲,其實核心原因在銀行:

  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從來沒有突然增加或者減少過,從趨勢看隨着城市化結束會越來越少。

  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有增加有減少,但從來沒有突然大幅上漲過。

  需求與供應雖然都有漲跌,但波動幅度一直都只是一個趨勢,並非突然波動,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變量自然就是錢。

  所以從過去數年看,影響房價突然波動的最核心要素,並非房地產的政策,而是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親密指數。

  最後,是不是購房依然要關注一句話,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長期看政策。銀行的房貸利率執行情況很快會繼續出現變化。

  2019年樓市走勢如何?歸根結底還是看最近的房貸政策,特別是認房又認貸、小微企業貸款、貸款利率的變化!

  誰也不能否認,樓市小陽春是出現了,數據上漲幅驚人,但謠言也很多,因爲拿今年數據環比同比說火爆都是不負責任的,同比去年市場低迷,環比2月是春節月。

  按照100萬貸款計算,從2016年執行的基準利率30年85折的優惠利率,月供只有4872.7元。

  在疊加幾次收緊調控後,現在基本只能做到25年期95折,這樣月供就變成5649.5元,也就是每貸款100萬,月供多交776.8元,如果貸款300萬,月供將變成2330.4元。

  往年非常有效的房地產調控,爲什麼在2016年到現在,基本無效,其實核心原因在銀行:

  1: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從來沒有突然增加或者減少過,從趨勢看隨着城市化結束會越來越少。

  2: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有增加有減少,但從來沒有突然大幅上漲過。

  需求與供應雖然都有漲跌,但波動幅度一直都只是一個趨勢,並非突然波動,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變量自然就是錢。

  所以從過去數年看,影響房價突然波動的最核心要素,並非房地產的政策,而是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親密指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