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日本胃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病患,從內視鏡檢查,僅有胃炎的程度,其主訴症狀為上腹部為中心,出現消化道症狀。本病患在日本,近年增加很多,都是屬於類型Genre)

談到診斷,要去除下列診斷,如胃潰瘍、胃癌,其它如胃痙攣(Stomach cramps)及與胃痛有關胰臟與膽管疾病,應被排除在外。也就是最低限度,要做到器官性檢查,此點很重要。固然內視鏡檢查也很重要,因為胃炎,可能也會屬於消化不良一種。此點要分得很清楚,可能會有困難,因為FD為臨床症狀先出現一種症候性胃炎。另外幽門桿菌胃炎為器官性胃炎。對FD病患做內視鏡檢查,沒有發現有潰瘍或胃癌。如果病患問,有發現甚麼疾病?,通常醫師回答:胃炎程度。病患症狀,會一直持續下去,有胃痛及痙攣,很不容易治癒,這種情形稱為胃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症狀持續,從胃炎的立場來觀察,可稱為症候性胃炎。

  雖然有胃炎徵候,內視鏡檢查可說正常。在這種情形之下,做鑑別有困難為胃食道逆流性食道炎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RED)。但逆流性食道炎,也有沒有臨床症狀,也有內視鏡檢查為逆流性食道炎性,但臨床症狀為消化不良。現在機能性消化不良,也就是在逆流性食道炎中,稱為非糜爛性胃食道逆流,這與機能性消化不良有重疊比率很高,這種情形在臨床上常見到。同時,逆流性食道炎病患主訴症狀,為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很高的也有。

  談到機能性消化不良與逆流性食道炎,在臨床上,如何做鑑別診斷的問題。這在臨床上確實也有困難的地方。如果病患有胸口很悶,或有可能逆流性食道炎症狀,可以請病患喝開水或牛奶,如果症狀有改善,很有可能為逆流性食道炎。或病患主訴症狀長短,也有助診斷。如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症狀,較持久,而逆流性食道炎病患症狀,通常為數分鐘,較短。談到疼痛,如果機能性消化不良為心窩部的灼熱感。如果要說得簡單一點,逆流性食道炎為橫膈膜以上疼痛,而機能性消化不良為橫膈膜以下疼痛。如果機能性消化不良,其疼痛較嚴重,常會夜晚掛急診,但第二天內視鏡檢查,可能正常,也就是說,有時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會出現如此,嚴重症狀。

  雖然為機能性消化不良,但日本人,罹患幽門旋桿菌機率很高,即使除菌後多數還保留機能性消化不良症。如果除菌後還有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現在新觀念,稱為幽門螺旋桿菌有關消化不良症

  其次談到治療,按日本2014年推出,機能性消化不良症的指引,分為2個階段治療。初期治療使用胃酸抑制劑,如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H2受器拮抗劑(H2 receptor antagonists可以改善胃腸運動機能,如果單獨使用1種無效,可以2種合併使用。如果無效,就要使用第2階段治療,可使用中藥的抗不安藥,或抗憂鬱藥。因為機能性,治療藥物包括安定劑和抗憂鬱症。日本所使用較新藥物,而且健保核准使用為 阿考替胺Acotiamide。這是目前使用胃機能性消化不良,最主要藥物。

 

關鍵字:胃機能性消化不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