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說實話對葉德嫻不是很瞭解,只是大概知道一點點,查查資料才發現真的是一位實力派老藝人,在71歲高齡還能拿下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也不是說她得獎的重要,是覺得七十歲的時候還活躍在熒幕實在是讓人敬佩!

葉德嫻做了一輩子的演員,1969年以歌手的身份出道,1975年開始參演電影,1982年便是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從如花似玉的青春年華到經歷過歲月洗禮的古稀老人,從來都不曾停下演戲的腳步。

我們說的「常青樹」用來形容葉德嫻那是再恰當不過了,一個當了一輩子演員的人,是真的愛這一行,拍戲早就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熒幕中扮演的角色也是自然之極,可以說幾十年演藝生涯的時間沉澱是葉德嫻最寶貴的財富!這也是其他人很難比的!

從1982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開始,陸陸續續都是配角獎,到了2011年的《桃姐》一部影片前後共拿下八座獎項,而且幾乎都是最佳女主角獎,我們不能說她是厚積薄發,因為葉德嫻一直都做的很好,同時也一直都被認可,不論是演主角還是配角都是頂尖的!

雖然看過幾部葉德嫻的電影,但是對這位演員的瞭解實在是有些匱乏,所以只是看了一些葉德嫻的資料單純說說自己的想法,總得來說我對這位高齡藝人是心懷敬佩的!


葉德嫻的演技在香港的女演員中絕對是獨樹一幟的,我們就拿她和另外兩個都在許鞍華電影裡面扮演過優秀角色的女演員鮑起靜和蕭芳芳來做一比較。

鮑起靜主演過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她演出了一個中老年婦女那種內心深處的深情,那種不動聲色下面湧動的情愫,那種煙火氣下的堅守。鮑起靜是一個特別穩的演員,看到她你就會想到冰山理論。你就會想到靜水深流。

蕭芳芳呢,她演過許鞍華導演的《女人四十》。這是一個在各種雞毛蒜皮中殫精竭慮的家庭婦女角色。她給你的感覺就是靈巧機靈,她就像一個,擅長以快打快的武林高手,她是那種能夠把跳脫與沉穩結合得很好的演員,就像她在喜劇片《方世玉》裡面演的那個方世玉媽一樣。她的搞笑,永遠都不只是那種七情面上的誇張作態,她總是能夠在這種誇張上面增加一點點真實的質感。

葉德嫻也出演了許鞍華的兩部電影,一部是《桃姐》,另外一部是《明月幾時有》。相對前兩位,葉德嫻更像一個邪派高手。早年就擅長演苦情戲的她。非常善於表演那種情感強度特別高的角色,但在這兩部戲裡面,她學會了去隱藏情感,這時候他的表演就有了一種寒冰烈火掌的雙重質感,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就像在《明月幾時有》裡面,她演出的理想主義的感覺更像是日常煙火氣裏的某一瞬間燃起的善念,而她的犧牲也被她演得非常的謙卑。她總是能反其道而行之,將兩種對立的情緒結合得分寸恰當,妙到毫巔。


先不說她的其他作品,《桃姐》這部2012年的電影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桃姐的形象被葉德嫻詮釋得太淋漓盡致了,所以《桃姐》是我對葉德嫻的第一印象。

葉德嫻與劉德華飾演的桃姐和羅傑,桃姐是羅家四代的僕人,長達六十年的悉心照顧,讓桃姐在羅家不僅僅是僕人更勝於家人。年邁帶病的桃姐被葉德嫻表演的很敏感,這個敏感是完完全全能打動觀眾的,敏感可以帶觀眾走近一個帶病卻不想拖累羅家的老人的內心——眼神裏的不安和琢磨,動作裏的衰弱和悽惶。

細節往往是最打動人的,而葉德嫻更是極其注重細節的演員。

桃姐悉心照顧羅傑的飲食健康並且去菜市場買菜從不會浪費羅家的錢

一個眼神描繪出桃姐對羅傑的樸素的疼愛

年邁多病的桃姐不想拖累羅傑要求去老人院

病情嚴重的桃姐享受著與羅傑最後的時光,畫面溫馨卻也讓人心疼有時間大家可以看看這部溫情的電影,平白的描述方式能讓你感受到最大的溫暖。

最後信用一句話,柴靜曾經這樣評價過葉德嫻:

「她一人生活,凌晨四點半獨自去山裡,趕上香港說的暴烈的黑雨,一個人在樹下躲著,聞土地和樹被雨濺起來的新鮮的腥味,去觀星,拍日全食,看海豚,說自己不怕孤單,也不需要扮演別人眼中認為應該的樣子,只要能有尊嚴地離開人世就好。」

陌生人,願你身邊也有一個桃姐在你身邊陪著你。


當年被「重案組之虎」曹達華迷的神魂顛倒的女阿sir葉德嫻,如今也經年過七旬。

不過最近幾年,她卻獲得了不少的電影獎項!說起她,就不得不說劉德華,劉德華把葉德嫻當作乾媽,二人關係十分的好。

不過話說回來,談到葉德嫻的演技。她的演技完全可以說是時間與歲月的積累和沉澱。她的演技可以說是年輕時大膽且自然,年老後穩重且內斂。

年輕時候,她經常出演一些喜劇色彩的角色(實際上那個時候她也不算年輕,不過對於她的演藝生涯還是年輕的)。電影裡面,她能夠收放自如。作風大膽但卻不失自然。《新少林五祖》裏她飾演的千手觀音,為電影增色不少。現在還時常想起當時和胖子喫雞屁股的片段。

年老之後,她也配合著年紀,飾演一些老年人的角色。電影裏,她能夠把老人的慈祥與矛盾演的淋漓盡致。我想這與她的生活閱歷是分不開的。《桃姐》更是讓她獲得無數的電影大獎!

我是雨天論娛樂,歡迎點贊關注!


葉德嫻最近幾年才開始陸陸續續拿到很多大獎,比如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演員,如果演技炸裂表演有層次感,無非就靠兩樣天賦異稟和豐富的生活閱歷,已經70多歲的葉德嫻顯然是屬於有豐富生活經歷的一類。

葉德嫻喜歡演充滿愛與矛盾的中下階層的小人物,縱橫四海的母親,桃姐裏的老保姆,都是深入人心的角色,尤其是桃姐這一角色,可以說是給葉德嫻的演藝生活煥發了新的春天,她也憑藉這一角色獲獎無數。

《桃姐》一片整體節奏平緩,打動無數觀眾的正是靠著那些源自於生活的細節。

戲中對待兒子,對待主人的細節和眼神動作,看起來和身邊的母親毫無二致但卻實實在在的透漏著扎紮實實的演技。

觀眾靠著葉德嫻的演繹,真實的瞭解了一個老傭人的晚年生活,大家紛紛覺得自己身邊就有這樣一個老傭人,能使人不齣戲的演技,不可謂不紮實。

葉德嫻年輕時唱歌紅極一時,後來不滿唱片行業的體制開始轉行演戲,磨練了幾年演技,拿了獎就隱退享受生活。

過了十幾年之後再開始演戲,憑藉《桃姐》等片獲獎無數。

葉德嫻不但演戲好,生活也隨性自然,她是真的愛演員這一行業,也是靠著這麼多年生活閱歷的積累,磨練出了一番紮實的演技。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王安琪)


謝謝邀請!

葉德嫻是一位香港影視界資深的女演員,演技卓越,年輕時出演過多部影視劇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出色的演技讓人難以忘懷,2011年憑藉文藝片《桃姐》獲得8座獎項。

年輕時的葉德嫻不僅具有超高的顏值,演技也是相當精彩,曾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母親角色,現在年齡雖然已邁進70歲,但依然有種不俗的韻味。葉德嫻在《桃姐》中把桃姐這個人物內心演繹的極有尊嚴感,非常感人,人到晚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開心快樂的活著,在她精湛的演繹中,獲得了大家對她的一致好評和影展上的好口碑,她的演技是值得認可的。


三十多年前,有一部叫《法內情》的電影,法庭辯論的那一幕感人至深。身為妓女的母親終於見到了劉德華飾演的兒子,當她得知為她辯護的律師是自己的孩子,滄桑的臉上滿是欣喜;然而,她怕自己卑微的身份,會影響兒子的前途,隱忍不相認的場面,葉德嫻演來絲絲入扣的情感變化,是那樣深情感人。

葉德嫻和劉德華很有母子緣分。《桃姐》就是由劉德華投資拍攝的純文藝片。它洋溢著濃濃的親情,片中的桃姐照顧羅傑一家很多年,在羅傑心中她的位置早已不是僕人,而是至親至愛的家人。桃姐年老生病時,羅傑不離不棄的陪伴,實屬情感的回饋。

葉德嫻洗盡鉛華樸實自然的演技,為她贏得不少獎項。她是劉德華最敬重的長輩,在生活中的關係也情似母子,因此倆人合作分外成功。


葉德嫻,香港著名演員,當初看了《獵鷹》這部電視劇才認識葉德嫻,她在電視劇中飾演劉德華的母親,灰諧幽默的演出令我印象深刻,早期都是搞笑角色,到中老年就演一些悲情的電影,她無論演搞笑角色,悲劇人物都很專業,喜劇令人捧腹大笑,悲劇令人黯然流淚,是不可多得的演員。


你還好意思評價?拿什麼資本來評價別人,且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老戲骨,論職業,是你的前輩,論資歷,你得喊一聲老師,論年齡,你得恭恭敬敬的倒茶,就問問小編,作為一個碼農,你看看你的措辭合適嗎?好意思出來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