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思想境界要看是從哪個方面?如果說從民族大義這個方面,反映電視劇的思想高度的話,我可以分析一下

這三部劇都是晚清到民國期間的戲份比較多一點,《大宅門》,如果有民族大義的話,那就是白景琦和日本人,之間的周旋,八國聯軍進北京,白景琦留在老鋪裡面保護店裡面的中藥材,和日本兵喝酒交朋友,保住了店裡的老鋪,沒有什麼正面衝突只是為了自保。再到後來,9.18事變後,日本進中國,後攻佔北京,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拉白景琦下水,當他們的維持會長,白景琦誓死不從,再到後來,支持民族抗戰,為後方提供藥材,和醫藥配方,也體現出民族大義。從側面體現出抗戰行動,屬於可以團結的民族資產階級,為抗日戰爭貢獻出一份力量!

《闖關東》中,朱開山一家戰亂中在東北開創一番家業,和日本人有正面衝突,開始為爭奪山河煤礦的開採權,朱開山的公司和日本利益集團,產生了矛盾,愈發升級,再加上朱開山的二兒子,在抗日中犧牲,家國讎恨,逼迫朱開山和日本人兵戎相見,打死了日本兵和一個軍官,也算是抗日英雄。

大染房,陳六子通過發展實業,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思想意識比較超前,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對抗國外資本的入侵,起到了積極作用,相較於前兩部,可能思想高度要低一點,這部劇勵志性更強一點,屬於屌絲逆襲成為大富豪。


我覺得這三部作品裡大宅門和另外兩部的切入點完全不同,闖關東和大染房都是窮苦老百姓底層的人經過千難萬險一層層闖出奮鬥出來的,都是社會最底層,就像郭德綱說的十八層地獄裡掏下水道的低的不能再低的人,處於生死邊緣的小人物的故事,這兩部相比較大染坊是比較單個的相對孤立的故事,比較像陳六子這樣的乞丐升級富家翁是很少的,而且現在覺得雖然看起來有些情節感人,但仔細回味劇情上和現實比起來略微有些浮誇,流於表面,闖關東本身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一種現象,事件,是一大羣人,當時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都有,而以山東人最多,在這龐大的移民浪潮中截取了這麼一家作為人物原型,代表,從側面反映體現那個時候這些羣體的共同特點,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引起共鳴,當時的東北地廣人稀,環境惡劣,人如果不鬥天鬥地使盡渾身解數是沒有辦法生存下來的,既要和嚴酷的自然環境搏鬥,又要和各種錯綜複雜的人的勢力糾纏,周旋,造就並影響了現代東北人的性格,而大宅門白家是屬於世代官宦之家,富豪人家,家底殷實,起點要比絕大多數人高的多,雖然劇情也很寫實,但畢竟宅門裡的事不是大多數老百姓所能瞭解清楚的,不過通過這部電視劇也讓很多人瞭解了宅門,大戶人家是個什麼概念,他們的生活狀態是個什麼樣子,特別是經歷了種種悲歡離合,時代變遷,從清末封建王朝,到民國新思想,外敵入侵,再到新中國,接連的社會巨大變革,這三部作品都很優秀,時代也很接近,但我覺得完全不同,基本沒有可比性,如果要從藝術性角度分析,不是我這個普通老百姓能夠評說的,還要聽專業人士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