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Http,访问网页,请求介面,可谓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Http呢?这篇文章,会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虽然说,在开发中我们即便不去了解,也不会影响到我们,但对于常见的面试环节,这个不得不显得尤为重要,知之总比不知强。

什么是Http?

说白了,它是一个标准,比如你去做火车,需要凭借火车票或有效证件才能去乘坐,那么这就是标准,标准,是人制定的,需要按照它去执行的,要不然没有这个标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这样将会非常的混乱,同样,我们的Http,它也是一个标准,一个协议,是网际网路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路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英文全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翻译为:超文本传输协议,这个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

HTTP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散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伺服器发送所有请求。Web伺服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1.0和Http1.1:

HTTP1.0最早在网页中使用是在1996年,那个时候只是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网页上和网路请求上,而HTTP1.1则在1999年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各大浏览器网路请求中,同时HTTP1.1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HTTP协议。 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缓存处理,在HTTP1.0中主要使用header里的If-Modified-Since,Expires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HTTP1.1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例如Entity tag,If-Unmodified-Since, If-Match, If-None-Match等更多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带宽优化及网路连接的使用,HTTP1.0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伺服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TTP1.1则在请求头引入了range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利用带宽和连接。

错误通知的管理,在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伺服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Host头处理,在HTTP1.0中认为每台伺服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但随著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伺服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Multi-homed Web Servers),并且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Host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头域会报告一个错误(400 Bad Request)。

长连接,HTTP 1.1支持长连接(PersistentConnection)和请求的流水线(Pipelining)处理,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在HTTP1.1中默认开启Connection: keep-alive,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TTP1.0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

Http的主要特点:

1、简单快速:客户向伺服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伺服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伺服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2、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3.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伺服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4.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著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伺服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5、支持B/S及C/S模式。

B/S及C/S模式【扩展】

C/S模式:

  C/S(Client/Server,客户/伺服器)方式的网路计算模式,A、伺服器负责管理资料库的访问,并对客户机/伺服器网路结构中的资料库安全层加锁,进行保护;B、客户机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收集用户信息,通过网路向伺服器发送请求。C、C/S模式中,资源明显不对等,是一种「胖客户机(fat client)」或「瘦伺服器(thin server)」结构。D、客户程序(前台程序)在客户机上运行,资料库服务程序(后台程序)在应用伺服器上运行。

B/S模式: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伺服器)方式的网路结构,A、客户端统一采用浏览器如:Netscape和IE,通过Web浏览器向Web伺服器提出请求,由Web伺服器对资料库进行操作,并将结果传回客户端。B、B/S结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但伺服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资料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都将在这里完成。即当浏览器发出请求后,其数据请求、加工、返回结果、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伺服器完成。

Http之URL

HTTP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 URI)来传输数据和建立连接。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URL,全称是UniformResourceLocator, 中文叫统一资源定位符,是互联网上用来标识某一处资源的地址。

http://www.vipandroid.cn/cert/get_news_speak.php?open_id=100#name

从上面的URL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URL包括以下几部分:

1.协议部分:该URL的协议部分为「http:」,这代表网页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Internet中可以使用多种协议,如HTTP,FTP等等本例中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HTTP"后面的「//」为分隔符

2.域名部分:该URL的域名部分为「www.vipandroid.cn」。一个URL中,也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域名使用

3.埠部分:跟在域名后面的是埠,域名和埠之间使用「:」作为分隔符。埠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如果省略埠部分,将采用默认埠

4.虚拟目录部分:从域名后的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为止,是虚拟目录部分。虚拟目录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本例中的虚拟目录是「/cert/」

5.文件名部分: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名部分,如果没有「?」,则是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部分,如果没有「?」和「#」,那么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结束,都是文件名部分。本例中的文件名是「get_news_speak.php」。文件名部分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如果省略该部分,则使用默认的文件名

6.锚部分:从「#」开始到最后,都是锚部分。本例中的锚部分是「name」。锚部分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

7.参数部分:从「?」开始到「#」为止之间的部分为参数部分,又称搜索部分、查询部分。本例中的参数部分为「open_id=100」。参数可以允许有多个参数,参数与参数之间用「&」作为分隔符。

URI与URL区别

很多人会混淆这两个名词。

URL:(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的缩写,统一资源定位符)。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的缩写,统一资源标识符)(代表一种标准)。

关系:

URI 属于 URL 更高层次的抽象,一种字元串文本标准。

就是说,URI 属于父类,而 URL 属于 URI 的子类。URL 是 URI 的一个子集。

二者的区别在于,URI 表示请求伺服器的路径,定义这么一个资源。而 URL 同时说明要如何访问这个资源(http://)。

URI 示例:

大家把浏览器地址栏里访问网站的地址认为是URL就好了,也就是以HTTP/HTTPS开头的URI子集。

埠与URL标准格式

何为埠?埠(Port),相当于一种数据的传输通道。用于接受某些数据,然后传输给相应的服务,而电脑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再将相应的回复通过开启的埠传给对方。

埠的作用:因为 IP 地址与网路服务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实际上网际网路上是通过 IP 地址加上埠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的。埠是通过埠号来标记的,埠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

URL标准格式

通常而言,我们所熟悉的 URL 的常见定义格式为:

scheme://host[:port#]/path/.../[;url-params][?query-string][#anchor]

scheme //有我们很熟悉的http、https、ftp以及著名的ed2k,迅雷的thunder等。

host //HTTP伺服器的IP地址或者域名

port# //HTTP伺服器的默认埠是80,这种情况下埠号可以省略。如果使用了别的埠,必须指明,例如tomcat的默认埠是8080 http://localhost:8080/path //访问资源的路径url-params //所带参数query-string //发送给http伺服器的数据anchor //锚点定位

URN,uniform resource name,统一资源命名,是通过名字来标识资源,比如mailto:[email protected]

URI与URL的区别【总结】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意思是统一资源标识符,用于唯一的标识一个资源。

Web上可用的每种资源如HTML文档、图像、视频等都是用URI来定位的。一个URI由三部分组成:

访问资源的命名机制

存放资源的主机名资源自身名称,由路径表示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意思是统一资源定位器,它是一种具体的URI。可以用来标识一个资源,而且还指明了如何锁定这个资源。

URL是Internet上用来描述信息资源的字元串,主要用在各种WWW客户程序和伺服器程序上。采用URL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格式来描述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件、伺服器的地址和目录 。

一个URL由三部分组成:

协议

存有资源的主机IP地址(包含埠号)主机资源具体地址

请求方法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

常见状态码

当浏览者访问一个网页时,浏览者的浏览器会向网页所在伺服器发出请求。当浏览器接收并显示网页前,此网页所在的伺服器会返回一个包含HTTP状态码的信息头(server header)用以响应浏览器的请求。

HTTP状态码的英文为HTTP Status Code。

下面是常见的HTTP状态码:

200 - 请求成功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500 - 内部伺服器错误

HTTP之请求消息Request

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伺服器的请求消息包括以下格式:

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四个部分组成。

请求

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著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

Get请求例子,使用Charles抓取的request:

第一部分:请求行,用来说明请求类型,要访问的资源以及所使用的HTTP版本.

GET说明请求类型为

GET /cert/get_news_speak.php?open_id=100 HTTP/1.1

为要访问的资源,该行的最后一部分说明使用的是HTTP1.1版本。

第二部分:请求头部,紧接著请求行(即第一行)之后的部分,用来说明伺服器要使用的附加信息

从第二行起为请求头部,HOST将指出请求的目的地.User-Agent,伺服器端和客户端脚本都能访问它,它是浏览器类型检测逻辑的重要基础.该信息由你的浏览器来定义,并且在每个请求中自动发送等等

第三部分:空行,请求头部后面的空行是必须的

即使第四部分的请求数据为空,也必须有空行。

第四部分:请求数据也叫主体,可以添加任意的其他数据。

这个例子的请求数据为空。

POST请求例子,使用Charles抓取的request:

第一部分:请求行,第一行明了是post请求,以及http1.1版本。

第二部分:请求头部,第二行至第六行。第三部分:空行,第七行的空行。第四部分:请求数据,第八行。

HTTP之响应消息Response

一般情况下,伺服器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过来的请求后会返回一个HTTP的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空行和响应正文。

第一部分: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消息 三部分组成。

第一行为状态行,(HTTP/1.1)表明HTTP版本为1.1版本,状态码为200,状态消息为(ok)第二部分:消息报头,用来说明客户端要使用的一些附加信息第二行和第三行为消息报头,Date:生成响应的日期和时间;Content-Type:指定了MIME类型的application/json,编码类型是UTF-8第三部分:空行,消息报头后面的空行是必须的第四部分:响应正文,伺服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文本信息。空行后面的html部分为响应正文。

GET和POST的区别

GET提交的数据会放在URL之后,以?分割URL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EditPosts.aspx?name=test1&id=123456. POST方法是把提交的数据放在HTTP包的Body中.

GET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因为浏览器对URL的长度有限制),而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没有限制.

GET方式需要使用Request.QueryString来取得变数的值,而POST方式通过Request.Form来获取变数的值。

GET方式提交数据,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一个登录页面,通过GET方式提交数据时,用户名和密码将出现在URL上,如果页面可以被缓存或者其他人可以访问这台机器,就可以从历史记录获得该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HTTP工作原理

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伺服器请求Web页面,以及伺服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伺服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伺服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伺服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1、客户端连接到Web伺服器

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伺服器的HTTP埠(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例如,http://www.oakcms.cn。

2、发送HTTP请求

通过TCP套接字,客户端向Web伺服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

3、伺服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

Web伺服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伺服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

4、释放连接TCP连接

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则伺服器主动关闭TCP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5、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

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位元组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1、浏览器向 DNS 伺服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2、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埠 80,和伺服器建立TCP连接;

3、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伺服器;

4、伺服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5、释放 TCP连接;

6、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补充】

常用的HTTP请求头

常用的HTTP响应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