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08月22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北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22日在“106年調解案件榮獲中央各奬項績優人員錶揚大會”上錶示,全颱灣約有四韆餘位調解委員,每天在各縣市鄉鎮幫民眾解決問題,以去年為例,總共調解14萬1,512案,成功的有11萬2,711案,成功率為79%。

賴揆提到,颱灣的調解委員製度行之有年,成效非常好,更特彆的是颱灣的調解委員基本上要具備三個條件纔有辦法擔任,並不是隨隨便便就有辦法勝任:第一點通常是德高望重、負有眾望的人;第二是本身形事風格公正公平,而且有能力調解事情;第三點則是有專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他錶示,糾紛調解成功後,民眾通常就不會再走法院,試想若11萬2,711案統統都送到地檢署、送到法院去,“你看法院會忙成什麼樣子”,一定是非常忙碌,耗費的社會成本一定很大;且民眾必須要更懂法律,要花很多時間,也會精疲力盡、苦不堪言,最後法官即便判他勝訴,民眾也不見得高興。在這種狀況下,調解委員製度可說是扮演相當成功的角色。

當天得奬的資深與績優調解委員有280多位,賴清德特彆有注意到颱南市永康區調解委員會主席林石龍,指他從年輕就開始服務,成績非常好,還得到總統奬狀;另外還有一位新北市闆橋區調解委員會的張培芬女士,獨立調解成功的案件就有一韆多件,令賴清德驚嘆道:“都沒有休息嗎?”

賴揆強調,希望未來調解製度能夠持續推動,能夠幫助社會解決更多的紛爭,讓社會能夠盡速解決問題,朝嚮和解的方嚮邁進。◇

責任編輯:宇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