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地久天长》中对苦难「认命式」的麻木注定无法讨好观众。

刺猬公社 | 周矗

中国观众的眼泪越来越难流了。

2月17日,「王景春」与「咏梅」这两个名字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在距离北京有七个小时时差的柏林电影节闭幕式上,他们凭借王小帅导演的新作《地久天长》,首次同时包揽了主竞赛单元的影帝影后,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

「感动了德国人」成了媒体宣传这部电影的最大噱头。中国日报网在报道中称,《地久天长》的媒体场放映场全程175分钟无一人离场,整个影厅「哭成一片泪海」,吸鼻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还有德国记者在记者发布会上发言,希望影片「拿走所有的奖」。

载誉归来的《地久天长》,在国内同样引发了陈坤、黄晓明、景甜等明星的转发。著名作家韩寒更是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很多电影高级,但是不好看,很多电影好看,但是不高级。《地久天长》高级而好看。」

就是这样一部感动了德国评委与专业人士的电影,却没能征服所有中国观众。

带著极高期待心态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无法理解电影中的隐忍与宽容。三个小时的电影,终究还是挑战了观众对观影时长的底线。

(以下有轻微剧透)

影片最富争议的是最后20分钟的大团圆。

王小帅用173分钟刻画出了在时代变化中,一个渺小而又悲剧性的家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主人公耀军丽云夫妇经历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诸多转折: 因计划生育而失去生育能力、失独、下岗、背井离乡等等。

这些折磨了一对夫妇三十年的痛苦,却在电影最后完成了「大团圆式」的和解。夫妇二人平静地原谅了导致他们无法生育的朋友、导致他们失独的朋友孩子、出走的叛逆养子。一群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庆祝一个孩子的新生,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影片最后,夫妇二人来到早年夭折的儿子星星的墓地旁,笨拙地拔著墓前的杂草,相顾无言。在这份沉默中,他们似乎也与这个带给他们人生转折与苦难的时代和解。

对于这种和解,导演王小帅曾在接受《一条》采访时提到,他认为中国人在普通的生活中是极其逆来顺受的,遇到苦难总会归结为自己命不好,但这种隐忍是真正坚强与伟大的。了解中国人自己,便也是了解了《地久天长》里的这个故事。

但许多观众却无法认同这种隐忍式的伟大。

影评人阿炎认为,影片在前两个小时的孤独、时间的荒诞感、隔阂和流浪,并没有导向一个更深刻的事件,而是被生硬地拉回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这种表面的其乐融融,并没有解决其下的暗流涌动,难免让人有郁积未发的不快感。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地久天长》中对苦难「认命式」的麻木注定无法讨好观众。

当下流行的所谓「爽剧」,是影视剧中一种可以快节奏地触发观众情绪的套路。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多集中表现在对传统「忍让」、「认命」思想的批判上。

2013年,日剧《半泽直树》打开了「爽剧」的先河。主人公半泽直树在职场上备受欺凌,但他并没有为职场的「潜规则」认命,而是始终贯彻著「不能像机器一样对待身边的人」的理念,提出了著名的「加倍报」理论。

最终,《半泽直树》创下日本1989年以来的单集最高收视纪录。在一份日本网站对563位职员进行的调查,50%以上的人都表示对这部剧很有共鸣。受调查者表示很羡慕半泽直树绝对坚持自己的信念,以及有激情和能力去支持这种信念。

2018年,《延禧攻略》的爆红为「报复式爽剧」打开了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对待恶人的「以牙还牙」如同「开挂」一般,即使剧情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但却让观众连呼过瘾。据媒体报道,《延禧攻略》版权已卖给约90个国家,收益在预计3亿人民币以上。

「爽剧」共同的表现手法,是通过台词、剧情设计、音乐等元素,将主人公的痛苦、强大与以牙还牙的过程进行直白地呈现,并十分注重情绪的渲染与释放。

但这种报复式的「爽」是王小帅所反对的。王小帅在豆瓣回应网友时坦言,传达人民在苦难状态下的坚韧与善意是他的一个理想。他希望把这种善意和宽爱传播出去,而不是勾心斗角、谩骂诋毁。

《地久天长》中对于苦难的处理极其克制。比如在儿子刘星溺亡的那场戏中,所有的情绪释放场景都采用了远景的处理方式,而近景镜头的处理又十分安静。观众需要慢慢地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揣摩那份沉重与悲伤。

这种隐忍细腻的表现手法,足以让许多专业人士拍手叫绝,但却削弱了剧情的合理性和人物的立体感,无法触动那些缺乏阅历与感受力的普通观众。

比如在电影中,丽云曾经对丈夫耀军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慢慢变老」。但在一些观众看来,这么文艺的句子不应该是这位饱经沧桑的妻子能说出来的。

作家雷晓宇在微博里写到,影片完全没有呈现夫妇是如何处理愤怒的,但是事实和生活并不是这样。

「丧子、堕胎、下岗,最终,成为前进的大时代里被甩出去的边缘人物,这可能是一代人的「共业」,在这个「共业」里,完全回避「愤怒」的存在是失真的。因为「愤怒」始终缺席,所以耀军和丽云的宽容,也显得做作了。」他说。

从电影叙事上来看,没有苦难衬托的善意是缺乏感染力与共鸣的。感受不到痛苦的观众,自然不能理解王小帅这份苦心铺垫出的善意。

而且,这种被包装成中国人标签的隐忍和善意,符合国际观众的期待,但不符合国内观众的需求。

阿炎提到,《地久天长》带来的是一种「文化奇观」。对于西方人来说,集体主义思想、计划生育政策这些政治文化现象犹如异世界一样,引领著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更关注影片中人的个人情感。影片本身描绘的中国人,契合了他们东方主义的印象。

但对国内观众来说,这种文化背景都太过于熟悉,他们更多关注的则是影片中的细节真实和历史反思。随著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中国观众希望能在影视作品中展示出强大和自信的对外形象,《流浪地球》正是符合了观众的这一预期。

著名「IP推手」侯小强的那句「不符合时代情绪的IP都是耍流氓」,虽然过于商业主义,但也直接切中了《地久天长》的痛点。

鉴于《地久天长》在柏林的辉煌,王小帅曾对媒体表示,希望这部电影在票房上的表现「能在600亿的中国电影市场里有1%的空间」。

但从现在的票房表现看来,连千分之一似乎都很难达到。截止3月27日,上映6天的《地久天长》的票房仅为3472万,远远落后于同天上映的《老师好》与《波西米亚狂想曲》。四月又有即将上映的《雷霆沙赞》和《反贪风暴四》,《地久天长》似乎已经无力翻身。

图片来源:艺恩数据

即使手握「柏林金熊」与「流量明星」两张「王炸」,《地久天长》在票房上还是没能像剧情一样「团圆」。

《地久天长》中,王源饰演叛逆的养子

就在一年前的2018年柏林电影节上,国产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并在最佳处女作奖颁发环节被评委特别提及。

但导演胡波却无法见证这一时刻。就在2017年的10月12日,他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多媒体把胡波的死,归结到《大象席地而坐》的监制王小帅身上。

一条王小帅痛斥胡波的微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作为专业的电影人与投资者,王小帅认为,胡波坚持的「文青」理念与「四个小时」的电影时长,既无法取悦观众,也无法让他面对投资人。他选择用几近侮辱性的语言抨击了胡波,也抨击了那些「对著空气骂世界」的文艺青年。

胡波事件之后,重振旗鼓的王小帅带著173分钟的《地久天长》回归,很多观众认为三个小时的时长是对胡波的致敬。不过,《地久天长》低迷的票房又似乎印证了王小帅当年的判断。

作为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王小帅擅于用独特的叙事技巧与镜头语言,表现底层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虽然他的拍摄对象是普通人,但他的电影视角却非常知识分子化。面对质疑,他曾经公开表示,他的这种「不识时务」不需要改变,而需要坚持。

他虽然曾在媒体采访中多次表示「不在乎票房」,但他依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他的上一部作品《闯入者》曾被院线安排了最差的场次和排片。愤怒的他以一句「我的观众,请你挺我!」,来为艺术电影呼唤更多的观众。

但艺术片在商业上的劣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影评人苏打认为,《地久天长》票房低迷其实是在预料之中。「首先从卡司来看,除了王源以外,其他演员的基本上知名度不高。其次,《地久天长》虽然创造了记录,但在整部影片中,王小帅还是沉浸在他的个人表达之中,对于观众来说并不友好。而且,三个小时的这个时长也很难拿到拍片。」

这是艺术电影一贯的通病。艺恩数据显示,2018年的艺术电影中,仅有两部电影票房过亿,分别是以7.5亿票房领跑的《无问西东》和2.8亿的《找到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均由章子怡、姚晨等一线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数据来源:艺恩数据

而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江湖儿女》以七千万票房位居第四,斩获第2届澳门国际影展评审团特别奖的《暴裂无声》则以五千四百万票房的成绩位居第五。

2018年,观众更加熟悉的则是狂揽36亿的《红海行动》,这一数字超过了2018年票房前十位的艺术电影总和。在网路上呐喊者「欠艺术电影一张电影票」的观众,并没有真实用脚走进电影院。

「艺术电影从来都是小众影片。国内的中小学艺术课形同虚设,艺术鉴赏能力也从未成为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很难期许艺术电影有市场。一二线城市排片少,还都是非黄金时间,很多时候由于时间原因只能放弃。至于三四线城市,根本就不会有排片,如果做个全民调查问卷,金熊奖是哪一个电影节的奖项?相信比例一定低得超越你想像。」阿炎说。

艺术电影不但缺少专业的观众,也缺少专业的艺术影院。

艺恩数据统计,截止至2018年4月25日,国内200个城市供拥有1429个专业艺术片和商业艺术片影院(主要播放商业片,但是确保为艺术片开设专场),主要分布于一二线城市,覆盖高消费和高学历群体,其艺术影院占全国艺术影院比例近50%,北上广深四市占全国艺术影院比例为15.4%。

但在北京七所代表性的艺术影院中,艺术电影播放场次和排片都相对较低。在与商业片同样的票价下,艺术电影很难与商业电影进行正面抗衡。

数据总结:艺恩数据

不过,苏打认为,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并不是两极对立的关系。「很多像管虎一样的第六代导演是能够在自我表达与商业中间找到平衡的,这将是未来中国青年导演要努力的方向。」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出「流量失灵,口碑驱动」的态势。《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2018年有10部影片通过口碑实现了票房逆袭。这些电影在上映初期排片率和票房低迷的情况下,依然依靠好口碑弯道超车获得成功。

图片来源:《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

王小帅本人对于艺术电影的预期也保持乐观。「去年到现在,《小偷家族》《绿皮书》等很多大家意想不到,觉得不会有好成绩的电影,收获都很不错。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在发生了。所以我们有理由,抱著乐观和希望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变化,拥有自己的市场空间。」王小帅说。

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质量的关注,或许是文艺片崛起的开始。

「文艺片在中国,只会越来越好」,苏打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