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是資本市場上最“杯具”的公司之一。

嘉楠耘智,世界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去年淨利潤達3.6億元,過去兩年間,它的營收增長近30倍,淨利潤增長超過200倍!

賺錢賺到手抽筋,但謀求上市之路卻極其坎坷。

2016年,嘉楠耘智希望被創業板公司併購,卻因高估值、高業績承諾被深交所發函質疑,最終失敗;之後申請掛牌新三板,因爲“幣”圈太亂,又被股轉公司婉拒;年中轉道港股,如今又要懸了……

港交所官網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嘉楠耘智的上市申請已失效。雖然失效並不意味着失敗,但失效後重新申報上市得在3個月之後,今年肯定無法在港股上市了。

並且,據路透社報道,港交所和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對嘉楠耘智的模式和前景提出了質疑

比特幣價格決定着礦機的售價,也決定着行業的繁榮和衰退。今年幣圈波動不斷,即使是礦機巨頭的日子也沒那麼好過了。

也正因此,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掌握全網90%算力的比特幣礦機三巨頭,都想搶在潮水退去之前,登陸資本市場

只是現在來看,它們的行業屬性、商業模式,都讓其上市之路充滿了變數。

/01/

成也比特幣,敗也比特幣

2013年成立的嘉楠耘智,是比特幣世界的“賣鏟人”——礦機生產商。

商業模式說起來也很簡單,不斷研發出算力更高的礦機,然後賣給想要挖幣的礦廠主,公司99%的收入都來自礦機銷售。

2017年,比特幣迎來大爆發,最高站上了2萬美元,全世界都爲“幣”瘋狂。

2018年之前的比特幣走勢圖

“幣”的瘋狂直接帶來礦機需求急劇上漲。依靠領先的技術,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嘉楠耘智業績直線起飛。

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營收13億元,淨利潤3.6億。相比2015年的4769的營收和151萬元的利潤,分別增長近30倍和200多倍。

這麼好的業績,不登陸資本市場太可惜了,實際上公司早在籌劃,只是太過一波三折了。

2016年,魯億通(300423)計劃以30.6億的估值併購嘉楠耘智,嘉楠耘智承諾2016年至2018年淨利潤合計不低於7.9億元。然而,這次併購卻因高估值、高業績承諾不了了之。現在來看,嘉楠耘智能輕鬆完成對賭承諾,世界真是充滿魔幻。

A股行不通,嘉楠耘智又轉道新三板。2017年8月,嘉楠耘智提交掛牌申請。雖然業績牛逼,但是在股轉公司不停對其商業邏輯、可持續經營問題的追加問詢下,嘉楠耘智的回答愈加無力……

掛牌新三板無果,今年5月15日,嘉楠耘智選擇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根據港交所官網披露的最新信息顯示,嘉楠耘智的IPO申請已經無效。

失效並不意味着失敗,但根據港交所的規定,IPO發行人可以在失效之後重新激活上市申請,只不過要在失效後3個月才能重新申報。無論如何,嘉楠耘智今年肯定無法在港股上市了。

更要命的是,這次港交所之旅,嘉楠耘智也受到了質疑。據路透社報道,港交所和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對嘉楠耘智的模式和前景提出了質疑。

也是,今年數字貨幣行情不好,比特幣價格崩得一塌糊塗。

比特幣價格可是整個數字貨幣世界的錨,芯片設計、晶圓代工、礦機生產、開礦挖幣、炒幣、ICO……這一整個產業鏈其實都建立在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的基礎上。

比特幣價格2018年走勢

“市場強勁時,礦機生產商跟着‘喫肉’,而一旦遭遇加密貨幣大熊市,幣價格無法負擔挖礦成本,礦機生產商的命脈也就斷了。”有市場人士這樣評價。

/02/

比特大陸招股書透露礦機生產商寒冬下的生存現狀

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說自己是行業第二,老大是比特大陸。

嘉楠耘智未披露今年上半年業績,無法知曉幣圈崩塌對其影響究竟有多大,但9月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比特大陸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透露出礦機生產商寒冬下生存現狀。

比特大陸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礦機,佔比超90%,且比特大陸過去幾年的業績要強於嘉楠耘智:2015年—2017年,比特大陸淨利潤分別爲0.49億美元、1.14億美元、7.01億美元。

《財經》報道稱,比特大陸提供給機構的報告顯示,其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已達11.4億美元。而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今年上半年營收28.5億美元,淨利潤7.4億美元。

這樣算下來,比特大陸在二季度應出現了不小的虧損,可能在4億美元左右。

比特幣價格決定着礦機的售價,也決定着行業的繁榮和衰退,錢不好賺了,比特大陸招股書中的數據已經說明一切。

“幣市價格波動,已經導致部分礦機的預測售價降低到了成本以下”。

這一點,直接影響了它的毛利。

上半年,比特大陸毛利率爲36.20%,較2017年的48.17%,減少了12%,按上半年28.5億美元的營收估算,減少的毛利潤約3.42億美元。

比礦機價格越來越便宜,更慘的是,銷量也越來越差。

早年的“南瓜張”(嘉楠耘智創始人張楠賡)提出一個預訂條款:不承諾發貨日子,不做銷售服務,不接受更改收貨地址,即使最後不發貨也不退款。即便這樣,訂單依然滾滾來。

比特大陸也曾如此。如此強勢的銷售體系,在財務報表中就體現在預收款項。

2017年年底,比特大陸預收款項達10.05億美元,2018年6月30日,預收賬款只有1.26億美元。礦機便宜,大家也不買賬了。

上半年比特大陸存貨週轉率爲2.51,較2017年4.39下降42%,這意味着比特大陸的存貨變現能力幾乎下降一半。於是,礦機存貨越堆越多,截至6月30日,存貨額達8.87億美元。

注意,這還是減值後的存貨額。礦機價格下降明顯,上半年,比特大陸存貨減值高達3.91億美元。

小小礦機,創造了巨大財富,但買賣礦機卻仍是一門“脆弱”的生意。

老大的日子都不好過,嘉楠耘智也好不到哪裏去。這也難怪港交所會質疑其模式和前景。

/03/

集體謀求轉型的礦機生產商

業績嚴重受比特幣價格制約,轉型必不可免。春江水暖鴨先知,處在比特幣世界中心的礦機生產商們又怎會不明白?

不只嘉楠耘智,比特大陸、億邦國際,掌握全網90%算力的礦機三巨頭,都想搶在潮水退去之前,登陸資本市場。

“未來增長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滲透到現有業務以外的新市場,特別是對高效能和高計算能力有需求的其他類型加密貨幣,或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嘉楠耘智在招股書這樣說。

嘉楠耘智2016年就開始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的ASIC芯片,並計劃2018年4季度批量生產。

比特大陸也在招股書中多次提到開始轉型AI,試圖改變單一的盈利模式。

比特大陸CEO吳忌寒還曾對媒體表示,公司生產的加密貨幣礦機的ASIC芯片,也是特定類型深度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預計未來5年內,比特大陸40%的收入將來自AI芯片。

圖片來源:比特大陸招股書

億邦國際雖說不會放棄“老本行”繼續開發電信網絡入網設備,但也明確表示要進軍人工智能行業,預計首款人工智能計算機硬件模型將於2019年下半年面世。

圖片來源:億邦國際招股書

轉型,轉型,上市轉型,應該是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們當下的頭等大事,大家都希望將自己芯片研發的優勢延續到AI領域。

只是,嘉楠耘智上市申請失效,億邦國際因陷入P2P網貸平臺銀豆網爆雷案而處於輿論風口浪尖,比特大陸仍在接受港交所和證監會的問詢。它們未來的上市之路應該充滿了變數。

比較確定的或許是,將來礦機三巨頭還將在AI領域相聚,相愛相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