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碧芬╱臺北報導】

東海大學校地寬廣達136公頃,是臺中市西屯區的重要綠地,緊鄰臺中市臺灣大道,旁邊有榮總醫院,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指出,現在的大臺中城市規畫為東海大學帶來新的契機,正重新考慮校園整體空間配置,讓鄰近臺灣大道的校地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活機能區。

在王校長前瞻東海未來角色之前,東海大學的師生早就是西屯區居民心目中的「裏長」,日常生活問題解不開,找東海團隊的解題速度更快。東海大學副校長詹家昌說,東海授課內容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系統化把臺中地區面臨的問題學理化,這是相當接地氣的學習態度與研究方法。

詹家昌表示,教育部近年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東海提報通過B類「誠食夥伴、好氣社區」、C類「青銀共創、樂齡樂活—臺中市西屯區優質長照支持系統之建立與協作」,特別是C類深耕型最難申請,全國僅有7所大學通過,其他6所皆是國立大學,「東海能夠勝出,是來自於東海立校精神的展現!」

「青銀共創、樂齡樂活—臺中市西屯區優質長照支持系統之建立與協作」計畫目前仍持續進行,詹家昌表示,它的核心任務是協力建構長照2.0服務示範體系,提供優質而可持續的高齡照顧服務,解決社區現有問題,「這是民眾說我像『裏長』的起源」,進而要培植高齡示範社區,因為東海老師多數住在校園,老師們的父母或退休老師,都是示範社區的參與者,而且校園裡有年輕學生和高齡者共居,校級成立的「樂齡生活與科技創新中心」裡許多新技術可以老少共學,沒有違和感。

相關文章